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张溥(1602-1641) > 《五人墓碑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617384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节选自《五人墓碑记》)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之私人毛一鹭            私人:党羽
B.买五人之头而        函:匣子
C.意气扬扬                      意气:神情
D.颜色不少变                  颜色:脸色
2.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子犹记周公被逮
A.吾社行为士先者
B.为声义
C.然五人当刑也
D.呼中丞名而詈之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用饱含情感的笔触叙述了以五人为代表的民众与阉党斗争的经过。
B.选文叙议结合,“叙”突出五人的英勇,“议”强调五人之死的意义。
C.五人就义时的慷慨从容与毛一鹭躲在厕所逃命的丑态形成鲜明的对比。
D.作者逐一写出五人姓名,紧扣题目,表达了对五人“死于义”的崇敬。
4.翻译句子:
(1)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2)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仇。魏大中被逮,道吴门,顺昌出饯,与同卧起者三日,许以女聘大中孙,旗尉屡行,顺昌瞋目曰:“若不知世间有不畏死男子耶?归语忠贤,我故吏部郎周顺昌也。”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善。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节选自《明史·周顺昌传》)

材料二: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用公之速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一鹭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节选自《五人墓碑记》)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顺昌好A为德B于乡C有冤抑D及郡中E大利害F辄为所司G陈说H以故士民I德顺昌善。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趣,指催促,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的“趣”词义不相同,
B.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C.前,指走上前,与《石钟山记》“舟行适临汝”的“舟”用法相同。
D.私人,文中指因私利相依附的人,所指就是材料一中的一鹭等人。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顺昌瞪着眼睛责问旗尉:“难道你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不怕死的男子吗?”,并要求旗尉回去向魏忠贤直言通报自己的姓名。
B.旗尉高声叫嚷“东厂拿人”,并把铁锁往地上一扔,哗啦啦地作响,没想到更加激怒群众,众人穷追猛打,打死、重伤旗尉。
C.五人抗议周顺昌被捕,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之时,本郡的士大夫们就向当局请求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
D.五人临刑的时候,慷慨自若,谈笑着死去。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色一点也没改变。有人把他们的头买下,才与身体合葬。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魏大中被逮,道吴门,顺昌出饯,与同卧起者三日,许以女聘大中孙。
(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货财以送其行。
5.两则材料记述了同一个事件,但写作目的不同,请结合文本分析。
2023-09-13更新 | 38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五人墓碑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

(二)余是夕宿日本使馆,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捕者既不至,则于其明日入日本使馆与余相见,劝东游,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遂相与一抱而别。初七、八、九三日,君复与侠士谋救皇上,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曰:“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盖念南海也。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

(节选自梁启超《谭嗣同》)

(三)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节选自林觉民《与妻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B.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C.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D.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记是一种文体,这里的“记”指刻在碑上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B.“丁卯”:天干地支纪年的一种方式,即天干地支各取其一,以“甲子”起,依次往后推演。按照此法,“丁卯”下一年是“戊寅”年。
C.“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是旧时官宦的装束,后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
D.“蓼洲周公”:“蓼州”是周顺昌的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号。号常见于籍贯和官职,“周蓼州”的“蓼州”即周顺昌的籍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四段文字刻画了五义士慷慨就义时的从容,表现了舍生取义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突出了他们嫉恶如仇的高贵品质。
B.林觉民在给妻子的心中表达了对妻子的深爱,但也说明了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会选择为国而死。
C.谭嗣同劝梁启超东游,其目的是“图将来”,可见谭嗣同不是鲁莽行事之人;而自己留下,目的是“酬圣主”,为了变法的成功,他已抱定必死之决心。
D.三篇选文中的主人公五位平民英雄、谭嗣同和林觉民,他们都愿为国家的巨大变革与进步而勇于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来谱写历史前进的华章。
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2)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2020-12-14更新 | 17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选自《五人墓碑记》)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抵罪:抵消罪行
B.人皆得以使之                    隶:像对待奴仆一样
C.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首领:头颅,借指性命
D.狂不知所之者                    佯:假装
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能容远近                       其身也,则耻师焉
B.卒吾郡之发愤一击             其无礼于晋
C.佯狂不知所                    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D.缙绅而能不易志者             皆出于此乎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为五位平民百姓树碑立传的文字,综合地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B.文中把“今之高爵显位”的种种“辱人践行”与五人的慷慨赴死作对比,反衬出“今之高爵显位”的种种丑态。
C.文中运用假设论证,把五人的英勇就义与五人寿终正寝作对比,突出五人为正义而死,死得其所。
D.文段最后一句,点明作记的缘由和目的,同时揭示出“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一进步性的观点。
4.把文章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2019-06-26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