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 《新唐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4 题号:619604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白居易传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        燕:通“宴”,宴饮。
D.不尚艰难                            艰难:艰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鸡林国行贾售其国相/今漂沦憔悴,转徙江湖间
B.久,转中书舍人/歌以赠,凡六百一十六言
C.权贵有嫌出位/必令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D.刘宾客齐名/生彘肩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B.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C.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D.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5.把文中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2)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岑文本,字景仁,邓州棘阳人。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太宗既藉田,又元日朝群臣,文本奏《藉田》《三元颂》二篇,文致华赡。李靖荐于帝,擢中书舍人。时颜师古为侍郎,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乃授文本侍郎,专典机要。是时,魏王泰有宠,侈第舍,冠诸王。文本上疏,劝崇节俭,陈嫡庶分,宜有抑损。帝善之,赐帛三百段。始,文本贵,常自以兴孤生,居处卑,室无茵褥帏帘。事母以孝显,抚弟侄笃恩义。生平故人,虽羁贱必钧礼。帝每称其忠谨。晋王为皇太子,大臣多兼宫官,帝欲文本兼摄,辞曰:“臣守一职,犹惧其盈,不愿希恩东宫,请一心以事陛下。”帝乃止,但诏五日一参东宫。每进见,太子答拜。始为中书令,有忧色,母问之,答曰:“非勋非旧,责重位高,所以忧也。”有来庆者,辄曰:“今日受吊不受贺。”或劝其营产业,文本叹曰:“吾汉南一布衣,徒步入关,所望不过秘书郎、县令耳。今无汗马劳,以文墨位宰相,奉稍已重,尚何殖产业邪?”故口未尝言家事。弟文昭任校书郎,多交轻薄,帝不悦,谓文本曰:“卿弟多过,朕将出之。”文本曰:“臣少孤,母所钟念者弟也,不欲离左右。今若外出,母必忧,无此弟,是无老母也!”泣下呜咽。从伐辽东,事一委倚,至粮漕最目、甲兵凡要、料配差序,筹不废手,由是神用顿耗,容止不常。帝忧曰:“文本今与我同行,恐不与同返矣!”至幽州暴病,帝临视流涕。卒,年五十一。是夕,帝闻夜严,曰:“文本死,所不忍闻。”命罢之。赠侍中、广州都督,谥日宪,陪葬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岑文本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
B.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
C.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
D.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藉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地。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
B.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和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合称“三元”。
C.嫡是指正妻及其所生子女,庶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文中的“嫡庶”指嫡子与庶子。嫡庶的差别经元明清而逐代减弱。
D.东宫,中国古代宫殿名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太子)。又称“春宫”“青宫”“储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文本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出众。他上的两道奏章均文辞华丽;在草拟诏令时能口述给多人记录而不遗漏意思。
B.岑文本贵而不奢,注重孝悌忠义。他身份显贵后,住所依然简陋;他孝顺母亲,善待弟侄,待人谦和,得到皇上称赞。
C.岑文本不攀权贵,始终心怀忧惧。他拒绝东宫太子让他兼任的官职,做了中书令后不喜反忧,不接受他人的贺礼。
D.岑文本鞠躬尽瘁,操劳过度病故。在征讨辽东时,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最终精力耗费过度,在幽州暴病而亡。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母以孝显,抚弟侄笃恩义。生平故人,虽羁贱必钧礼。
(2)今无汗马劳,以文墨位宰相,奉稍已重,尚何殖产业邪?
2020-04-10更新 | 11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父彦谦,仕隋,历司隶刺史。玄龄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书兼草隶。开皇中,天下混壹,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视今虽平,其亡,跬可须也。彦谦惊曰:“无妄言!”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尉,校仇秘书省。汉王杨谅反,坐累,徙上郡。顾中原方乱,慨然有忧天下志。会父疾,绵十旬,不解衣;及丧,勺饮不入口五日。太宗以燉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公为秦王,即授府记室,封临淄侯。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王尝曰:“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禹也。”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高祖曰:“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帝尝问:“创业、守成孰难?”玄龄曰:“方时草昧,群雄竞速,攻破乃降,战胜乃克,创业则难。”魏征曰:“王者之兴,必乘衰乱,覆昏暴,殆天授人与者。既得天下,则安于骄逸。人欲静,徭役毒之;世方敝,裒刻穷之。国繇此衰,则守成为难。”帝曰:“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征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成之不为易。然创业之不易,既往矣;守成之难,方与会等慎之。”五年,女为王妃,男尚主,自以权完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顷之,进司空,仍总朝政。居宰相积十玄龄固辞,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顾公筋力未衰,毋多让!”晋王为皇太子,改太子太傅,知门下省事。以母丧,赐茔昭陵园。起复其官。会伐辽,留守京师。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凡粮械飞输,军伍行留,悉裁总之。玄龄数上书劝帝,愿毋轻敌,久事外夷。固辞太子太傅,见听。

(选自《新唐书·房乔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B.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C.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D.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坟籍,泛指古代典籍。在文中是说房玄龄通晓古代文献典籍,知识广博精深。
B.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土科,录取后为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
C.徭役,中国古代国家强迫人民(主要是农民)从事的无偿劳动。
D.太傅,官名,古代三公之一。文中指太子老师,地位和权力堪比宰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玄龄眼光独特。别人都认为隋朝会长治久安,只有房玄龄认为其将因内乱而走向灭亡,令其父亲惊讶。
B.房玄龄深谋远虑。李世民担任太子时,与其他人争先收取珍怪之物的做法不同,房玄龄重视帮太子网罗人才。
C.房玄龄才能杰出。皇帝把房玄龄比作萧何,征辽的时候,皇帝特意让房乔留守京城以保证后勤供给。
D.房玄龄不贪权位。房玄龄位高权重之时多次想辞掉宰相之职,都因为皇帝对其非常倚重,而没得到允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父疾,绵十旬,不解衣;及丧,勺饮不入口五日。
(2)征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成之不为易。
2022-07-08更新 | 3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退之,邓州南阳人。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娃字之。改江陵法曹参军。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明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初,宪宗将平蔡,命御史中丞裴度使诸军按视。及还,且言贼可灭,与宰相议不合。愈亦奏言:诸道兵羁旅单弱不足用,而界贼州县,百姓习战斗,知贼深浅,若募以内军,教不三月,一切可用。又欲四道置兵,道率三万,畜力伺利,一日俱纵,则蔡首尾不救,可以责功。执政不喜。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既至,集军民,谕以逆顺。辞情切至,廷凑畏重之,转吏部侍郎。时宰相李逢吉恶夺绅,欲逐之,遂以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诏不台参,而除绅中丞。绅果劾奏愈,愈以诏自解。其后文刺纷然,宰相以台、府不协,逆罢愈为兵部侍郎,而出绅江西观察使。绅见帝,得留,愈亦复为吏部侍郎。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嫂郑丧,为服期以报。愈卓然树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师说》等数十篇,皆奥衍闵深,为不袭蹈前人者。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B.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C.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D.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字,称呼别人的字表示尊敬。
B.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即殿试)被正式授予官职的人。
C.宫市,唐德宗年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
D.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这种进谏的文书带有机密性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童年孤苦,勤勉好学上进。他三岁丧父,依靠兄嫂生活,很小就用功读书,成人后,通晓《六经》、诸子百家等学说。
B.韩愈操行正直,直言无所顾忌。曾因批评宫市而被皇帝贬官,又在平蔡事件中,提出了自己的灭贼建议而致宰相不高兴。
C.韩愈仕途坎坷,屡遭皇帝贬谪。朝廷派他去安抚镇州的玉廷凑,元稹为他鸣不平并感到可惜,认为韩愈的才华无法施展。
D.韩愈鼓励后辈,注重培养年轻人,即使自己早饭供应不上,也毫不介意。《师说》中的李蟠就是勤勉好学的年轻人的代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
(2)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
5.韩愈认为“贼可灭”的可行性做法有哪些?
2022-02-24更新 | 3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