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张廷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1100024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来言:“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帝为改赐之。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甚,来数抑之。武还,诉于帝。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谁也?”佐以来对。帝叹息称其贤,曰“识之”。及报命,奖谕甚至。

英宗即位,以杨士奇荐,擢山西左参政。言:“郡县官不以农业为务,致民多游惰,催征辄致已命。朝廷悯其失业,下诏蠲除,而田日荒闲,租税无出,累及良民。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仍令提学风宪官督之,庶人知务本。”从之。

来居官廉,练达政事。 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逮下狱,当徙。遇赦,以原官调补广东。来自此始折节为和平,而政亦修举。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明年改左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京师,来督兵勤王。渡河,闻寇退,乃引还。

景泰元年,贵州苗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琎卒于军,进来右都御史代之。与保定伯梁珤,都督毛胜、方瑛会兵进讨。贼平,班师。诏留来、珤镇抚。寻命来兼巡抚贵州。奏言:“近因黔、楚用兵,暂行鬻爵之例。今寇贼稍宁,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宜召商中盐,罢纳米例。”从之。

三年十月召还,加兼大理寺卿。珤以来功大,乞加旌异。都给事中苏霖驳之,乃止。来还在道,以贵州苗复反,敕回师进讨。明年,事平。召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尚书悉罢。来归。成化六年卒于家。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B.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C.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D.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中国古代帝王或肱股之臣诏令文书的文体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
B.“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C.“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D.“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参加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来为人正直,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王来多次对陈武进行打击,陈武向皇帝诉说此事,但皇帝并没有怪罪王来。
B.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
C.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王来与梁、毛胜、方瑛联合讨伐苗人,平定之后,皇帝下诏,让王来与梁瑶一起留下来镇守。
D.王来一生官职调动升降非常频繁。曾因杨士奇推荐,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也曾因英宗复辟被罢官。成化六年,死于家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
(2)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顾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转斗入城,被执,十人皆死。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脱归。导众攻城,克之,授百户。大小数十战,皆有功,进坚城卫指挥佥事。从伐蜀,攻罗江,擒元帅以下二十余人,进降汉州。蜀平,改成都后卫。洪武六年,擒重庆妖贼王元保。

八年调守贵州。凡十余年,讨平诸苗洞寨以百数,皆诛其渠魁,抚绥余众。恩信大布,蛮人帖服。是年二月,召还京。

建文元年,为左军都督,从耿炳文御燕师,战真定,被执。燕王解其缚曰:“此天以尔授我也!”送北平,辅世子居守。南军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燕王即位,论功,封镇远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命仍镇贵州。

永乐元年,上书,请严备西北诸边,及早建东宫。帝褒答之。六年三月召至京,赐金帛遣还。思州宣慰使田琛与思南宣慰使田宗鼎构兵,诏成以兵五万压其境,琛等就擒。于是分思州、思南地,更置州县,遂设贵州布政司

成性忠谨,涉猎书史。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再镇贵州,屡平播州、都匀诸叛蛮,威镇南中,土人立生祠祀焉。其被召至京也,命辅太子监国。成顿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时群小谋夺嫡,太子不自安。成入辞文华殿,因曰:“殿下但当竭诚孝敬,孳孳恤民。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十二年五月卒,年八十有五。夏国公,谥武毅。

(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二》,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
B.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
C.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
D.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砑语的植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政司,明清两代承宣布政使司的简称。长官为布政使,掌営全国的民政、田陚、户籍。
B.世子,天子或诸侯之嫡子中的储君称谓。奴隶社会还可称为太了、但在封建社会就不能再称“太子”了。
C.世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D.赠、谥,古代帝王、官员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赠予一个表示褒贬的称号。明清定溢属礼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成孔武有力,忠勇可嘉。他身材魁伟,臂力过人,善于骑马使槊。攻打镇江时,与十名勇士转战被捉,但他最终逃脱而归。
B.顾成审时度势,受到燕王赏识。顾成讨伐燕王被俘却被释放,并被邀请辅助世子留守北平。北平被围之时,城中防御、调度都听从于顾成。
C.顾成镇守贵州,政绩卓著。他善于用兵,恩威并用,屡次平定诸蛮叛乱,以至当地人还为他建立生祠来祭祀。
D.顾成性情忠诚,谨慎从事。他在贵州时常出谋划策,但始终不肯统兵,赏赐兵器也不接受。后来受命辅佐太子监国,他婉言谢绝。
4.把下面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凡十余年,讨平诸苗洞寨以百数,皆诛其渠魁,抚绥余众。
2018-04-29更新 | 3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崔亮,字宗明,藁城人。元浙江行省掾。明师至旧馆,亮降,授中书省礼曹主事。迁济南知府。以母忧归。洪武元年冬,礼部尚书钱用壬请告去,起亮代之。初,亮居礼曹时,即位、大祀诸礼皆其所条画,丞相善长上之朝,由是知名。及为尚书,一切礼制用壬先所议行者,亮皆援引故实,以定其议。考证详确,逾于用壬。二年,议上仁祖陵曰“英陵”,复请行祭告礼。太常博士孙吾与以汉、唐未有行者,驳之。亮曰:“汉光武加先曰‘昌’,宋太祖亦加高祖陵曰‘钦’,曾祖陵曰‘康’,祖陵曰‘定’,考陵曰‘安’,盖创业之君尊其祖考,则亦尊崇其陵。既尊其陵,自亦祭告,礼固缘人情而起者也。”廷议是亮。顷之,亮言:“《礼运》曰:‘礼行于郊,则百神受职。’今宜增天下神祇坛于圜丘之东,方泽之西。”又言:“《郊特牲》‘器用陶匏’,《周礼疏》‘外祀用瓦’。今祭祀用瓷,与古意合。而槃盂之属,与古尚异,宜皆易以瓷,惟笾用竹。”又请大祀前七日,陪祀官诣中书受誓戒,戒辞如唐礼。又依《周礼》定五祀及四时荐新、裸礼、圭瓒、郁鬯之制。皆允行。帝尝谓亮:“先贤有言:‘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今祭祀省牲于神坛甚迩,心殊未安。”亮乃奏考古省牲之仪,远神坛二百步。帝大喜。帝虑郊社诸祭,坛而不屋,或骤雨沾服。亮引宋祥符九年南郊遇雨于太尉厅望祭及元《经世大典》坛垣内外建屋避风雨故事奏之遂诏:建殿于坛南,遇雨则望祭。而灵星诸祠亦皆因亮言建坛屋焉。时仁祖已配南北郊,而郊祀礼成后,复诣太庙恭谢。帝以日中有黑子,疑祭天不顺所致,欲增郊坛从祀之神。亮执奏:汉、唐烦渎,不宜取法,乃止。自郊庙祭祀外,朝贺山呼、百司笺奏、上下冠服、殿上坐墩诸仪及大射军礼,皆亮所酌定。三年九月,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崔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亮引宋祥符九年南郊遇雨/于太尉厅望祭/及元《经世大典》坛垣内外建屋避风雨故事/奏之/
B.亮引宋祥符九年南郊/遇雨于太尉厅望祭/及元《经世大典》坛垣内外建屋避风雨故事/奏之/
C.亮引宋祥符九年南郊遇雨/于太尉厅望祭/及元《经世大典》坛垣内外建屋避风雨/故事奏之/
D.亮引宋祥符九年南郊遇雨于太尉厅/望祭/及元《经世大典》坛垣内外建屋避风雨故事/奏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建时代,祭祀有严格等级。“大祀”指的是帝王最隆重的祭祀,祭祀天地、宗庙等。
B.太常博士,古代官职名,在明代指太常寺中掌管宗庙祭祀之事的最高长官,正三品。
C.陵在秦代以后专称帝王的坟墓,汉朝之后大部分的皇帝陵都有称号,如茂陵、昭陵。
D.《礼运》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主要写先秦礼制的书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亮能力出众,多次被人举荐。任礼曹时操办得宜,被丞相李善长举荐;礼部尚书钱用壬辞职时,举荐他为新任礼部尚书。
B.崔亮恪尽职守,为官认真负责。任礼部尚书后,他对钱用壬先前考虑施行的所有的礼仪制度都进行了详细准确的考查验证。
C.崔亮精通礼制,尊崇古代礼仪。建议加封仁祖陵名为“英陵”,制定五祀及四时荐新、裸礼、圭瓒、郁鬯的规定,他都有所依据。
D.崔亮多次建言,受到太祖赏识。太祖允准他关于增设神祇坛、祭祀用品材质更换的建议;命他酌情裁定朝廷诸多礼仪制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虑郊社诸祭,坛而不屋,或骤雨沾服。
(2)亮执奏:汉、唐烦渎,不宜取法,乃止。
2022-07-29更新 | 8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偶优负奇气。嘉请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四十一年,倭大举犯福建。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闽中连告急,宗宪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抵福清,遇倭自东营澳登陆,击斩二百人。闽宿寇几尽。于是继光至福州饮至,勒石平远台。隆庆初,蓟门多警,部议用继光专训边卒,乃召为神机营副将。二年五月命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总兵官以下悉受节制。至镇,上疏言:蓟门之兵,虽多亦少。其原有三。营军不习戎事,而好末技,壮者役将门,老弱仅充伍,一也。边塞逶迤,绝鲜邮置,使客络绎,日事将迎,参游为驿使,营垒皆传舍,二也。守塞之卒约束不明,行伍不整,三也。而又有士卒不练之失,虽练无益之弊。何谓不练?夫边所藉惟兵,兵所藉惟将;今恩威号令不足服其心,分数形名不足齐其力,缓急难使。练兵之要在先练将。今注意武科,多方保举似矣,但此选将之事,非练将之道。何谓虽练无益?今一营之卒,为炮手者常十也。不知兵法,五兵选用,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三军之士各专其艺,金鼓旗帜,何所不蓄?今皆置不用。害不除,边备曷修?继光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亦赖当国太臣徐阶高拱张居正先后倚任之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继光悒悒不得志,强一赴,逾年即谢病。给事中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居三年,继光

(摘编自《明史·戚继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亦赖当国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先后倚任之/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
B.亦赖当国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先后倚任之/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
C.亦赖当国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先后倚任之/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
D.亦赖当国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先后倚任之/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指挥,即都指挥使,明代在全国省区及要地设立了十六个都司,都司的主管官为都指挥使,正二品。
B.隆庆,年号。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宪宗皇帝、嘉靖皇帝等。
C.金鼓,军中用器。“金”用以传布停止的命令,“鼓”用以传布发动进攻的命令,执金鼓即可号令三军。
D.卒,古时称大夫死。一般而言,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称“不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戚继光洒脱不拘,有不凡志气。他在嘉靖年间承袭官职,曾代理都指挥金事,担任浙江都司、神机营副将、都督同知等职。
B.戚继光有勇有谋,有抗倭之功。他受皇帝传令灭倭,采用逐一击破的策略,将横屿、牛田、兴化等各地倭寇几乎消灭干净。
C.戚继光熟悉用兵,有军事才能。他认为边防所依靠的只有士兵,练兵关键在先练将,武将经科举、荐举选拔,不是练将,不利于练兵。
D.戚继光受到排挤,郁郁不得志。他在北方时先后得到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的信任,但张居正死后,他就受排挤并被调到广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恩威号令不足服其心,分数形名不足齐其力,缓急难使。
(2)继光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
5.戚继光到蓟门镇后上书指出“蓟门之兵,虽多亦少”,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戚继光这样说的原因。
2021-08-23更新 | 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