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王维(701-76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855 题号:6199203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
2016·天津·高考真题 查看更多[15]
【知识点】 王维(701-761)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诗意速通:闲居小台,足不出户,即可望见云雾缭绕的绵绵青山。鸟儿们在缓缓落下的夕阳的映照下返回自己的巢穴。好一派闲适的秋原风光,好一些闲适的山间隐士。我想,这小台隐藏在这葱茏山林中,人们在远方的山林边际,是根本无法看到的!裴秀才呀,像我这样的好客,哪怕是夜晚,兴之所至,也会乘着夜色来你这小台,你可得记住,你屋子的门不要关上!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
2019-12-15更新 | 11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判官赴河西

王维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动。

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注释】①张征虏:张飞,三国蜀将;②霍冠军:霍去病,西汉名将。
1.下列对原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一反送别诗凄悲的基调,豪情满怀,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格调相似。
B.诗人认为戍守边关,建立军功主要目的是要保卫国家,报效祖国,而非追求功名利禄。
C.诗人借用张飞被封征房将军、霍去病被封冠军侯之典,旨在表达自己渴望出征之愿。
D.尾联写张判官身负长剑,突出其慷慨赴边的英武,诗人高歌相送是对友人出塞的激励。
2.请结合全诗分析“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的作用?
2019-09-30更新 | 8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说明诗人是初次造访,并不知道香积寺的确切位置,但面对人迹罕至的云峰,正激发了诗人探访古寺的兴致。这一起语凭空而出,凸显古寺的幽远与神秘。
B.诗中描写的“钟声”与“泉声”打破了静谧清幽的气氛,与“古木无人径”和“日色冷青松”的寂静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觉得精神一振。
C.这首诗的前六句纯乎写景,然无一处不透露诗人“晚年惟好静”的情趣。诗人通过对古寺周围景物的描写,使得寻幽访胜和体悟禅理两方面完美契合,从而成为其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D.全诗采用了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从“入云峰”到“空潭曲”逐步接近香积寺,这中间过渡毫无痕迹,浑然天成。
2.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颈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020-03-18更新 | 2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