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当代 > 其他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62453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西汉和东汉各历时约两百年,中间经过“新莽”的中断15年,如果视为一个朝代,则它连亘4个多世纪,为上承秦始皇下迄清朝两千年来帝祚最长的一个朝代。中国的人口,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至汉亡时仲长统的估计,应逾千万户。则两汉在正常状态下,人口总数应当是5000万到6000万之间,公元前及公元后并无显著的差别。

以疆域及兵力威势之所及而言,则两汉间的变动亦少。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也能大概维持。汉武帝还要竭全国之力伐匈奴。这游牧民族在王莽后永远地分为南北,给东汉窦宪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在公元89年的北征,出塞三千里,他的部下更追逐五千里,以致北单于“不知所终”。西汉既有张骞之通西域,东汉则有班超打破他的纪录。只是东汉有一个边疆问题,其棘手的程度,为西汉所无,此即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这些藏族游牧民族,没有统一的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草原地带既无法占领,东汉的移民实边也极耗费。招羌人内属不仅无实效且有后患,汉亡之前董卓的拥兵自重,即靠羌人编成的部队撑腰。

在当时人看来,两汉实际上只是一个朝代。光武帝刘秀,出自汉文景帝的苗裔,也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因为对光武讲,其后各帝均为同辈和晚辈。光武更将篡权吕后的灵位撤去,而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因之他自己更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所得,已给我们一个体会汉朝日常生活的机会。汉朝一般人的思想,认为生与死没有绝大的差别。阴冥虽有蛇鬼妖孽,生人也要对死者祭祀供献,却用不着洗罪感恩皈依超度。因为如此,所以汉代坟墓里缺乏我们今日认为有宗教性的标识与装潢,却有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镌刻。可以说汉朝四百多年内,文化生活已有长足的进步。从多方面讲,中等以上住户的生活,较之近世纪,已无显著差别。中外学者一致将这成就归功于两汉的重农政策。看来,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同时在这种原始的重农政策之下,东汉与西汉,也确实有承前接后的联系。若非如此,则其人口与版图,就甚难如此互相凑合。

从现代的眼光看来,西汉帝国仍在草创时代,各种统治办法离不开一种试验性质。东汉则在帝国的粗胚胎稳定之后,由于立法不能展开,因而也没有创制机会。君权既要保持各地方的对称与均衡,就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这情形曾引起仲长统说,三公都是虚设,到头仍是寡头政治。同时官僚机构的组织,由上至下,只用刑法做主宰,没有民法的支持。法律既不能相次展开,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政府在技能上无力处理社会所产生的各种繁复问题。严格讲来,东汉或后汉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此即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明帝刘庄的用严刑峻法巩固其帝国与章帝刘炟的重申儒家宗旨。这样看来,东汉的历史没有写得好,也不足为怪。一个国家的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的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只好说是时势所必然。

(节选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下列理解中,不能说明两汉基本上可以视为一个朝代的一项是
A.从疆域及兵力威势所及、原始的重农政策、400年的法制状况、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等方面来看,两汉都存在很大的相似性。
B.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能够大概维持,而东汉与匈奴的关系与西汉变化不大,仍需武力讨伐和出使西域。
C.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而将吕后的灵位撤去,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
D.东汉有一个边疆问题,为西汉所无,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过着游牧的生活,无统一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该地区无法占领,也难以移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羌人区域无法占领也不易移民实边的情况下,汉朝招羌人内属,也会带来后患,董卓就曾依靠羌人拥兵自重,威胁汉朝的生存。
B.仲长统认为,三公都是虚设,国家仍是寡头政治,这是他根据当时君权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而得出的结论。
C.汉代坟墓里缺乏宗教性的标识与装潢,是因为当时一般人虽然也相信阴间地府之类的说法,但没有罪恶感,所以不需要举行宗教式的仪式。
D.两汉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表现在东汉就是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这是时势所必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出身和他在太庙的奉祀情况来看,他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B.东汉曾击退匈奴数千里,致北单于“不知所终”,出使西域也曾有过破纪录的表现,说明东汉的整体实力强于西汉。
C.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两汉的重农政策既体现出这一特点,也促进了许多住户生活水平的提高。
D.由于东汉法律只重刑法,没有民法的支持,当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社会产生各种繁复问题时,政府在技能上就无力处理。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社会性别”一词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墨尔·卢宾提出的。主要是指自身所在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它在社会环境的反应中形成,并在社会文化的变化中不断改变。社会性别不仅因时间而异,而且因民族地域而异, 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构成。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学者普遍采用这种视角来研究社会问题。
  ②近年来,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性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学者重视。为了考察社会性别因素在量化层面上如何影响公民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关注程度,社科院的一份调查问卷设计了“你时公共政策制定的关心情况”的问超。备选项有四个:“非常关心”、“关心”、“不关心”、“次傅”。不同社会性别的公民对该问题的回答结果见表1.
  表1:______
社会性别非常关心关心不关心厌倦
292120234143
15.5%64.0%18.2%2.3%
12740338129
9.5%59.9%28.4%2.2%

  ③从表一中看出,不同社会性别的公民,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对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这是我国公民参与领域的主流。男性选择“关心”的人数占49.9%,这意味着大多数公民对于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较高的认同感。从表一中同样能看成,在对公共政策制度过程的关注度上,不同性别的公民群体表现持一定的差异性,即女性公民群体比男性公民群体为低。
  ④而公民采用什么行为模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也是社会学家研究的重点,为了解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偏好,社科院的调查问卷害设计了如下问题,“如果有下列方法可供选择,你会选择哪种方法参与和影响政策制定?”该问题为多项选择题,备选项及具体答题情况见表2.共有4203人次进行了回答,其中,男性公民为2458人次,女性公民1745人次。
  表2:不同性别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偏好
社会性别全民公决自己投票委托他人借助组织消极抵抗进行静坐上书辅导网上表达酌情处理
71554410710911261135265332
%38.0729.85.705.805.963.257.1914.1117.68
41837777767742109197320
%31.1928.335.755.675.753.138.1314.7023.88
11339211841851891092.44462652
%26.9621.914.384.404.502.455.8110.9915.51

  ⑤在十项选择中,研究者可以发现当今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方法偏好,前四列中,“公民公决”、“自己投票”占选择人生的比例为48.87%。“借助组织”和“委托他人”这两项合计总选择人数的比例仅仅为8.78%。后六项中。选择“进行静坐”、“消极抵抗”这两种参与方法的人次仅仅占总参与人次的5.54%。“进行静坐”、“消极抵抗”虽然没有违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但并不是值得提倡的参与方法,因为这种参与方法容易使公民参与走向无序化,引发对抗情绪,收到不良的参与效果。
  ⑥此外,为了更深入地讨论男、女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偏好,社会学者以性别为基础,将我国男女公民对于参与方法的选择人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做图(见图1)
  图1:男女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方法偏好的区别

  ⑦图1现实我国男女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方法偏好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是由于社会性别而不是自然性别的原因所致。与自然性别不同,社会性别是社会对性别群体的期待,要求和评价。是自然性别群体社会化的结果。
  ⑧研究表明:我国女性公民无论在社会政策制定的关注度还是擦怒政策制定的方式选择上,都较男性公民有更多的工作要做。特别在基层政府政策参与的层级上。女性的参与人数显著低于男性群体。这里有两个可能的解释,一个是来自传统文化的阻力,严重阻碍了女性群体的政策参与;另一个是近年来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群体的性别观念向传统回归的速度较快,这对于民主政治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根据文意和表格内容,为表1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对“社会性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性别是社会对性别群体的一种认定。
B.社会性别是自然性别生活区N天化的结果。
C.社会性别相同的人对政策的关注相同。
D.社会性别作为研究视角比自然性别可惜。
3.根据表2的相关内容,概括当今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方法偏好。
4.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5.假如要在一个“女性的社会性别与政策制定”的论坛发言,且只能选择上文中的一张图或者表作为展示素材,你会选择哪一张?请阐释理由。
2017-05-02更新 | 5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匠吴良镛: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

①2012年2月14日,两院士新中国建筑教育类奠基人、建筑学家吴良镛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家。这是吴良镛一生中获得的最重要的荣誉。

②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南京城南谢家祠。他名字中的“镛”,乃古乐器——奏乐时用来打节拍的一种大钟。父亲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强音。吴良镛从小爱好广泛,吟诗作画,读完《红楼梦》后,突发宏愿,将来也建造一座像大观园那样秀美的园林建筑。

③1940年,吴良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大学里,吴良镛的才华很快显露,他发表在校刊上的文章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看到,梁先生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建筑奇才,便让他当自己的助手。得到梁思成先生的赏识,吴良镛欣喜不已,这也让他能有机会看到梁思成从国外带回的最新的建筑领域前沿资料,开阔了眼界。从此,梁先生成了吴良镛学术与人生的引路者。

④1948年,在梁思成的推荐下,吴良镛赴美留学深造。在美国求学期间,吴良镛深受沙里宁的器重。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沙里宁对弟子吴良镛不吝溢美之词:“在他的工作中,灌注了一种称之为中国现代性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来自一般的人类文化发展,而且来自中国实际生活的发展,一种新与旧的结合,基于中国自身的坚定不移的精神……”

⑤1950年,正当吴良镛想继续深造时,忽然收到恩师梁思成的信函——“新中国急需建筑人才,见信速归!”吴良镛赶紧收拾行囊,回到祖国。归国后的吴良镛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执教,与恩师梁思成一样,他的刻苦勤奋也是出了名的。吴良镛学术思想前卫,讲课时,妙语连珠;为人随和风趣,也很正派,亦师亦友,能跟学生打成一片,平时生活也很朴素。

⑥20世纪50年代初,针对建筑人才匮乏的问题,吴良镛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建筑专业要与建筑教育相结合,从而更有效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生力军。在吴良镛的努力下,清华建筑系人才辈出,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

⑦改革开放后,高瞻远瞩的吴良镛提出了许多系统的设想与建议,一直致力于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之路。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进行旧城改造中,吴良镛也遇到了与恩师一样的困境,为保护北京历史遗迹四处奔走呼吁。为此,他对北京旧城区进行调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类四合院”的住房体系构想,这样既能满足民众现代生活的需求,又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老北京的建筑古韵。他的“有机更新”理念,很快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菊儿胡同改造中得以应用。在他看来,城市和人体一样,永远处于新陈代谢之中,应该保留相对完好的,逐步剔除破烂的没有文物价值的,但是新的建设要自觉地顺其肌理,用插入法以新剔旧。

⑧吴良镛认为,北京的旧城改造最迫切的任务是要创造一种社会型住宅,因地制宜,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美观舒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风貌相吻合,做到两者相得益彰。按照吴良镛的“有机更新”理论改造完成的菊儿胡同今非昔比,白墙黛瓦,柳绿花红,一派祥和宁静的景象,既保持了老北京的建筑特色,又弥漫着现代生活气息,体现了吴良镛“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成为北京危房改造中的典范之作。1993年,菊儿胡同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一位英国建筑评论家说:“菊儿胡同的成功改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危房改造,都具有指导借鉴意义,它既能保持城市历史底蕴,又能使城市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新旧交融,相得益彰,开辟出一条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途径。”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1922年的春深时节,吴良镛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年少的他,目睹了收账人无情揭走自家的屋瓦,凄风苦雨中一家人被迫告别祖居。1940年在重庆合川参加大学招生考试时,他亲历了日军战机对大半座城市的轰炸。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血泪,促使青年吴良镛默默许下宏愿,在内心树立起“谋万人居”理想。

(摘编自田雅婷《吴良镛:筑梦人生》)

②针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吴良镛提出了以城市规划、建筑与园林为核心,整合工程、社会、地理、生态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模式。融贯多学科研究成果,他创建了“广义建筑学”理论。在1999年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领军者,吴良镛宣读了由他起草的《北京宪章》并获得通过。这标志着“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被世界建筑学界普遍接受和推崇,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摘编自田雅婷《吴良镛:筑梦人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幼年时全家曾流离失所,青年时目睹日寇的轰炸,这些使吴良镛许下了“谋万人居”的宏愿。他父亲对他也有这样的期望,希望他能奏出生命的强音。
B.本文选取了吴良镛人生中的一些片段,不仅再现了他作为一个建筑学家的建筑理念和卓越成就,还揭示了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有理想、有情趣、爱国爱民的精神品质。
C.吴良镛在建筑方面的才华,得到梁思成的赏识,也得到世界建筑大师沙里宁的高度评价,沙里宁认为吴良镛身上有一种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现代性的精神。
D.为了保护北京的古建筑,吴良镛不仅呼吁各方面重视历史遗迹,而且亲自调研,针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自己的科学见解,并得到实施。
E.吴良镛深受恩师梁思成的影响,工作刻苦勤奋,重视保护历史遗迹,因此菊儿胡同得以成功改造,并获得世界大奖。
2.世界建筑大师沙里宁赞美吴良镛,说他的工作有“中国现代性的精神”, 这种精神的实质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吴良镛工作的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3.为什么说“梁先生成了吴良镛学术与人生的引路者”?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请结合全文概括吴良镛取得卓越学术成就的原因,并选取其中的一点结合本文谈谈你的感悟和认识。
2018-01-08更新 | 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染绿的声音

徐 迅

山居的日子,是在山中一座精巧的石头房里度过的。天天,我都为一种巨大的宁静所震慑着。经过许多尘嚣侵扰的心灵,陡然回归到这旷古未有的宁静之中,而又知道周围全是绿色的森林,心里似乎也注满了一汪清涟之水,轻盈盈的,如半山塘里绽放着的一朵睡莲。

也有声音,在白天的山峦,偶尔也有人语喧哗,幽谷回鸣。更多的是鸟声,从黎明的晨嗓到傍晚的暮啼,耳闻着那密密松林里传出的啾啾岛鸣,还可以看见那墨点般的小鸟,如大森林的音符跳荡着、栖落着。鸟鸣常常使大森林归于虚静,它天生就是一种虚幻的精灵呢!鸟声让人着迷地听,这时听出的就是一阵阵溅绿的声音。

当然有许多声音是有颜色的。如皑皑白雪、潺潺流泉,响动的就是一大片白;如春花秋菊的凋谢,细心的人也会听出它的艳红和鹅黄的色调。在大森林里,此时使我激动的不是这种颜色的声音,而是满山攒动着的森林——那浓绿浓绿的声音。满山密密的松林、枫树、珍珠黄杨、翠竹……树丛间刮过的风也是绿的,绿将大森林融为碧翠的一体,分不清颜色的浓淡深浅。那声音自然也不用侧耳倾听,触目皆是——大森林的宁静固然会使人坠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独和虚空当中。而这染了绿的声音,却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黎明的时候,“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森林里露珠“扑扑”滴落的声音,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轻柔而凝重的绿色;森林静静肃立,枝叶交错,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茁壮成长的蓬勃的绿色;狂风呼啸,排山倒海咆哮着的松涛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悲壮和磅礴的绿色;阳光拂动滔滔无边的绿海,阳光掠去又显出一江春水,在我听出的是恬淡而平和的绿色……山居无事的时候,只要静静地穿行在这无边的大森林之中,我满心的尘垢,便一下子就被荡涤得无影无踪,只觉得身心惬意和愉悦,心中陡然就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盈注着生命那清凉的绿意来。

听惯了这种声音,在夜里我常常睡不着觉。拥被而坐,此时周遭那染了绿的声音已渐渐无声无息,看很白的月光,慢慢浮上窗根,月光里的绿色冷冷如春水荡漾着,使人感觉到那绿色的声音一定是为浓浓的月光所消融,隐翳在莽苍的大森林之中了。但这时这刻,我思想的羽翅还翩翩起伏着,希冀那染了绿色的声音出现。有风的夜晚,我看窗外的大山果然是混沌未开的一团绿色,那染了绿的松涛之声,铺天盖地地在我石屋周围如狂飙般的春潮,惊涛拍岸,振聋发聩,让我激动得恨不得长啸……这些年,我知道我常常谛听水声,谛听鸟声,不仅是因为我对尘嚣之声异常地厌倦和唾弃,更多的是在寻找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那是我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思想的源泉……若能轻轻地裹在这染了绿的声音里,心就会轻灵得像一朵绿荷,即便泊在波涛里滚动,那梦也是常常染了绿呢!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3段写作者黎明时候的独特感受,能闻声而见色,见色而闻声。见人所未曾见,闻人所未曾闻,言人所未曾言,思维独特,而自然出新。
B.第4段写作者夜里听染了绿的声音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是思想内容的进一步深化,表达了寻求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的美好理想。
C.作者在结尾处说“若能轻轻地裹在这染了绿的声音里,心就会轻灵得像一朵绿荷",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回归大森林,融入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D.散文以“染绿的声音”为题,颇为新颖,绿色有声,令人费解。这染了绿的声音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翻然出新,不落窠臼。
2.第4段中,作者说“更多的是在寻找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请写出“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的含义。
3.第3段中,作者在写“森林——那浓绿浓绿的声音”之前,先谈到许多声音是有颜色的,如白雪流泉、春花秋菊,分析这样行文的作用。
2019-11-22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