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627043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面小题。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不仅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基本物质保障,而且也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重要环境。人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家庭的幸福。因此,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情感的港湾、文明的载体。中华文化强调人伦之道,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如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夫勤妇俭等,这些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对维护家庭关系、家庭模式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礼记》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所谓“肥”,即健康、和谐、融洽之意。在我国先贤看来,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责任,所有角色互相配合才能成为团结协作的整体。当然,家庭之中难免会有矛盾,这就需要协调。协调得好,大家都心情舒畅,同心协力发展事业、发家致富,培养子女健康成长,这就是“家和万事兴”。

家庭关系的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之一是孝道。“百善孝为先”。孝道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得到普遍奉行。由孝道形成的浓厚的家族亲情,对家庭稳定乃至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把“孝”的准则诉诸报恩的情理。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报恩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必备品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华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像宗教那样通过教堂而主要通过家庭来培育这种品质。“立爱自亲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强调从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始,再推广到报师长教导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养之恩等。亲情之爱犹如投进湖里的石子,荡开的层层涟漪由近及远。传统的孝道还要求子孙继承祖辈的志向、理想及其崇高事业,弘扬祖辈进取的精神和坚忍的意志。这是家族乃至民族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带。

家庭关系的另外一个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是夫妇之道。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对待另一方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准。历史上,男尊女卑的现象在汉唐时并不明显,宋朝以后比较严重,这当然是需要批判的。但即便在封建社会,也有许多忠于爱情、富不易妻的真君子。如东汉时期的宋弘,不娶皇族之女,不休患难之妻,“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成为千古佳话。汉代隐士梁鸿与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这些事例对今天的中国人仍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没有稳定和谐的夫妇关系,就不可能有稳定、和谐的家庭。对传统夫妇之道进行合理扬弃,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郭齐家《家和万事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男尊女卑不是自古有之,而是经过了历史的演变,汉唐时出现,宋朝是最严重的。
B.家庭对一个人很重要,能够提供丰富的物质、精神保障,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幸福。
C.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唯有如此家庭才可能成为和谐的整体。
D.传统的孝道强调从孝顺父母始,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最终达到报效祖国的高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强调了“父慈子孝”是孝道的内容,论证了“孝道”对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B.文章论证传统夫妇之道时注重辩证论证,提出对其合理扬弃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C.文章先总论家庭和睦的重要性,然后列举家庭和睦的表现,从而论证家和万事兴。
D.文章用引用和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中华文化是通过家庭来培育“懂得报恩”的品质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一个家庭充满矛盾,一家人不能同心协力发家致富,家庭就不会幸福。
B.西方通过宗教、中国通过家庭培育熏陶,报恩思想在中西方的获得途径及内涵截然不同。
C.一代代继承祖辈志向、理想、事业、精神和意志是家族、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带。
D.一个家庭只有每个成员间的关系和谐,才能保证家庭关系、家庭模式的稳定,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
【知识点】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地理大发现时期,美洲巨大的体量突然从黑暗的大西洋中浮现,横在欧洲旧大陆面前,使欧洲人感到异常惊惧,他们用一个古希腊地理学名词“antipodes”来指称这块从大地的另一端冒出来的陌生版块。这个词的意思是“对极”,也就是“恰恰相反的事物”。对于旧大陆来说,美洲就是一种恰恰相反的存在物,换言之,美洲是欧亚旧大陆的反题和悖论,这种悖反的特性将遍布每一个方面,新大陆注定以有悖于旧大陆的固有方式介入世界史,这必将使旧大陆感到极其不适。1776年以后,美利坚建国,并且从政治与道德维度继续向其余世界展示美洲这种神秘的悖反特质。

美国的“对极性”或“反题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一个就是它的荒野。荒野并非一无是处的空空荡荡,荒野是文明的反题,文明在荒野遇到最彻底的否定力量。伯纳德·刘易斯和塞缪尔·亨廷顿为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冲突而忧心不已,但文明与荒野之间冲突却是世界史进程中的另一个伟大叙事,对此,罗伯特·卡普兰具有充分的警觉。他的《荒野帝国》研究的并非美国荒野,而是从荒野角度研究美国,美国的“反题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卡普兰的文字一再印证了“边疆史学”创始人特纳的洞察:美国的成长史是一部经久不息的“脱欧史”,亦即“去文明史”。从东岸开始,当一个定居点构筑妥当以后,他们便毫不迟疑地离开,向西行进,再度隐入荒野。这种“逃离”文明世界和再度“野蛮化”的双重变奏,塑造了美国独特的充满野性的灵魂和身体。

文明和野蛮两种元素的和谐共存,锻造了美国强悍的肌体,使得这个民族可以承载存在着巨大差异的多元生活和道德方式,尤其可以完美而无副作用地对接霍布斯、洛克和卢梭提出的以“自然状态”为根本驱动力的政治方案。“自然状态”就是“政治状态”的“antipo-des”,它和美国荒野共享一种文明秩序的“反题性”。霍布斯、洛克和卢梭要解决的最重大议题就是如何让“政治状态”和“自然状态”共同存在于一种更高的状态中。同样道理,美国要解决的最重大问题就是如何终结文明和野蛮的敌对和厮杀,让两者为构筑一种更加恢弘的空间秩序贡献各自的独有元素,正题和反题在此被综汇为合题。综观世界史,很多文明都毁于野蛮的打击,很多政治理论也无法解决治乱更替的“黄宗羲定律”,究其原因,最关键的一项就是这些失败的文明与学说不具备兼容“反题”的体质、胸怀和智慧。

(2018年11月29日《南方周末》,林国华《从荒野角度看美国》,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美洲新大陆被欧亚旧大陆称为“对极”,美利坚建国后完全延续了美洲的悖反特质。
B.相比于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冲突,文明与荒野之间的冲突更重要,卡普兰意识到了这一点。
C.“黄宗羲定律”是以“自然状态”为根本驱动力的政治方案,很多政治理论无法解决。
D.美国“逃离”文明并不是抛弃文明,而是兼容野蛮,终结文明和野蛮的敌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美洲的“对极”引出美国的“对极”,接着指出荒野是美国“对极性”的一个方面。
B.作者以卡普兰的《荒野帝国》直接印证“文明在荒野遇到最彻底的否定力量”这句话。
C.文章通过论述美国文明与野蛮的共存、正题与反题的综汇,将论证推向深入。
D.文章提到霍布斯等人要解决的最重大议题,是因其与如何让文明与野蛮共存具有相似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社会是多元的,因为美国能够兼容“反题”,能够让文明与野蛮终止厮杀。
B.美国的“对极性”使其政治具有独特的优势,自然状态与政治状态得以和谐共存。
C.综观世界史,如果很多文明有能力兼容“反题”,很有可能会避免毁于野蛮的打击。
D.美国的成长史启发我们,一个民族要强大,就要让敌对双方势力相当,发挥各自优势。
2019-03-15更新 | 11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西方文化强调“人类中心”不同,中国文化主张顺应自然,适应自然,重视“天人合一”。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当然主张道法自然,并不意味着人在自然面前只能被动顺受,中国文化主张积极面对自然,发挥人的主动性。它认为虽然成事在天,但谋事却在人。孔子甚至主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想事成,不努力肯定不行,但光靠人的努力也同样不够,必须做到“天时地利人和”才可。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更是表现在如何处理人的精神家园上。与其它文化将人的精神家园重心设置在彼岸世界不同,中国文化则是把人的精神家园放在此岸世界,认为只要努力,在现实世界中就可以实现精神圆满。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这种“重人生轻鬼神”的修养方式自然更是一种充满现实精神的人文关怀。儒家强调“人皆可成尧舜”,主张只要认真修行,人人皆可达到“圣人”境界。不但如此,即使本源于印度的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也被改造得更有人文情怀。中国文化这些特点自然构成了其它文化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其难以逾越的屏障。虽然中国文化尊重自然,但它却没有形成一套如何尊重自然特别是在尊重自然的同时改造自然的办法。

其次,它奉行道德至上。儒家本是一套道德思想,它强调“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提倡以“仁义礼智信”的方法处理人际关系。自汉武帝以后,它便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成为一种政治学说(即政治道德化)。与此同时,儒家的“礼”“序”观念也被本体论化,成为一种人们不得不接受的世界秩序。从一般意义上说,将以“德”为核心的思想落实于全社会之中,可以使整个社会充满温情与人情,因而最终也会使它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与吸引力。但由于儒家在中国封建社会之中维护的是封建等级秩序,这也就导致其不可否定的局限。另外,将道德秩序用于管理社会似乎还有一定道理,但把它用于管理社会经济与政治就不得不说有明显弊端了,它必然会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正如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说,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可能导引出资本主义的。

再次,中国文化十分注重人的精神,儒家强调通过“养浩然之气”充实人的精神,佛教强调通过修行达到成佛境界,道家强调通过顺任自然达到自由逍遥境界。而它们之间又有互补作用,不同人都可从中找到精神修炼与充实方式。所以,有人用“拿得起”(儒家的“有为”)、“放得下”(佛教的“空”)和“想得开”(道家的“无为”)来比喻中国文化儒释道互补状况,是有一定道理的。不仅如此,中国文化更注重精神修养的社会关怀。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并把人格区分为“信善美大圣神”六种境界。道家强调清静寡欲,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佛教在讲修炼成佛时,也主张用爱心、慈心、同情心去关爱众生,帮助他人,造福社会。这些无疑都是中国文化弥足珍贵的遗产。

(摘编自杨生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不是“人类中心”,而是“自然中心”,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不要改造自然。
B.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在现实世界中实现人的精神圆满,因为人的精神家园是放在“此岸世界”的。
C.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尊重自然、注重现实,因此中国文化明显优越于其他文化,是其他文化无法比拟的。
D.中国文化主张道德至上,从一般意义上看,不仅对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积极作用,而且使得社会富有温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着重从注重人文精神、奉行道德至上、重视精神修养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B.文本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时,以儒家、道家、佛教为对象,并用其部分文献作为论述依据,增强了说服力。
C.第二段中用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说法,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用于管理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弱点。
D.第三段中通过儒道佛三家关于人的精神修养的观点的对比,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精神境界具有不同的层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佛教是在印度佛教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显得更有人文情怀,这说明中国文化比印度文化更先进。
B.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形成一套如何尊重并改造自然的办法,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文化停留于对“此岸世界”的关注。
C.中国封建社会将以“德”为核心的思想落实在全社会中,因而比西方社会更稳定。
D.中国传统文化为不同的人提供了精神修炼和充实的方式,儒道佛三家的不同点就在于是否关怀社会。
2019-10-31更新 | 1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刘国芳

在古镇,女孩只是一个游客。

女孩跟几个朋友随旅行团来古镇旅游,但这个叫古镇的地方,没有一点儿古朴或古老的气息。古镇两边的房子都是新建的,虽然是仿古建筑,雕龙雕凤,但现代气息显而易见。古镇的街道铺着红石板,十分好看,但这样的街道上没有一条车辙,看不见高的低的车辆碾过的沟沟壑壑,也就是看不见一点儿历史的痕迹。街两边有很多店,但和别的地方一样,卖可乐鲜橙多王老吉以及一些用塑料袋包好的糖果糕点。走在这样的古镇上,女孩不时地皱眉,女孩跟同来的游客说:“这地方怎么叫古镇呀,一点古意也没有?”

同来的游客说:“不错,这地方不像个古镇。”再走,女孩就看见古董店了。街两边的店,全卖古董。走到这儿,女孩笑了笑,跟人说:“这儿才有一点儿古意。”

说着,女孩进店了。

在店里,女孩看见一只紫砂壶。女孩拿起来看,店主见了,赶忙过来跟女孩说:“这是民国七年的宜兴紫砂壶。”

女孩说:“真的还是假的?”

店主说:“绝对真的,不骗你。”

女孩见店主那样认真,相信了,女孩说:“多少钱?”

店主说:“100块。”

女孩又看了看紫砂壶,开口说:“50块,卖不卖?”

店主稍作犹豫,同意了。

女孩随后又进了另一家店,在这里,女孩看见一块好看的石头。石头上有图案,那图案看起来像一只猴。女孩属猴,女孩立即喜欢上了这块石头。女孩随后又开口问店主说:“这块石头上的图案怎么这么像猴,是天然的吗?”

店主说:“当然是天然的。”

女孩说:“真是天然的呀,怎么会这么像,简直是鬼斧神工。”

店主说:“说得对,就是鬼斧神工。”

这块石头店主要卖200块,女孩还价100块,成交。

在另一家店,女孩花60块钱买了一枚古币,店主说这是真正的乾隆年间的钱币。女孩看见上面锈迹斑斑,深信不疑,于是买下了。女孩买这些东西时,已经落在队伍最后了,她出了店后,便跑着追上队伍,然后跟人家说:“我买了一只紫砂壶,还有一块石头和一枚古币。”

旅行团一伙人就围着看,在问过价钱之后,大家的意见非常一致:女孩买的东西没有一个是真的。那紫砂壶是现在烧的,而且做工粗糙。那像猴的石头,是画上去的。那古币也是新铸的。女孩不信。一个人便将那块石头在地上画起来,把有图案的地方往地上画,画过后一看,上面的图案被磨掉了。

女孩被骗了,很沮丧,女孩说:“这地方的人怎么这样,还叫古镇呢,一点儿古风都没有。”

一伙游客继续往前走,走了不久,女孩累了,不想走了。女孩问导游是否原路返回,导游说返回,女孩子是不走了,在一户人家门口坐下来。

不一会儿,又走来一伙游客,游客中还有几位外国人。一个人看见了坐在门口的女孩,走了过来。游客会说中文,他跟女孩说:“我可以跟你合张影吗?”

女孩点头,说可以。

于是外国游客跟女孩合了影。还有几个游客,也跟女孩合了影。合过影了,一个游客问女孩:“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跟你合影吗?”

女孩摇头。

游客说:“这古镇没有一点古老的气息,只有你,让人觉得古朴而纯真。”

女孩忽然笑了,女孩说:“我不是古镇人,我也是游客。”

说完,女孩走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围绕古意古风来描写古镇的人、物、景、事,在“无古意”与“有古风”之间反复交缠,深入浅出,耐人寻味。
B.古镇的古董店卖的全是假古董,但价格并不高,还可以讨价还价,可见店主们还是诚信经营的,表现了古镇的古意。
C.小说结尾写道“女孩走了”,预示着古镇仅剩的一点古意也随之而去,留给读者的是渐行渐远的背影和无言的怅惘。
D.小说主要运用白描手法和语言描写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语言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多用口语化,富有生活气息。
2.文末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回答。
3.为什么游客们说古镇不像个古镇?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2019-04-02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