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罗隐(833-909)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634812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长安秋夜

罗 隐

远闻天子似羲皇,偶舍渔乡入帝乡。

五等列侯无故旧,一枝仙桂有风霜。

灯欹短焰烧离鬓,漏转寒更滴旅肠。

归计未知身已老,九衢双阙夜苍苍。

【注】①罗隐:唐末五代时期诗人。应进士试,总共考了十多次,最终铩羽而归。②欹:倾斜,歪向一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首诗以“长安秋夜”为题,通过在长安秋夜的所见所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B.首句以天子比有道的羲皇,表达自己对踏入仕途有过幻想,暗含后悔之意。
C.颔联以“风霜”作喻,意指自己应试时因为朝中无人而受到的冷遇与打击。
D.颈联描绘出客居夜读与异地思家的情境,抒写自己多年在长安生活的凄凉境况。
E.全诗既有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又有对现实情景的描写,二者相互映衬,情感饱满。
2.本诗以“九衢双阙夜苍苍”作结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罗隐(833-909)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绵谷【1】回寄蔡氏昆仲【2】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1】锦江在成都南,绵州在成都东北,绵谷在绵州东北。【2】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颔联写景历来为人所称道,《唐宋诗举要》云:“三四写景极佳,而意极沉郁,是谓神行。”请作简要分析。
2.赏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2017-03-14更新 | 14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曲江春感

罗隐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

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

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注】①罗隐(833—910),晚唐著名诗人。27岁应进士试,“十上不第”,落拓江湖。②江头:指曲江,在长安东郊,是唐代新科进士宴聚的胜地。③西汉高阳人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见高祖刘邦,被委以重用。④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权相李林甫谎称“野无遗贤”,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⑤五湖: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乘轻舟以隐于五湖。归去来:晋陶渊明有赋名《归去来兮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上句描写了优美煦暖的曲江春景,一个“又”字突出诗人内心的愉悦。
B.颔联叹酒徒凋落、终南崔嵬,暗示自己的怀才不遇,隐藏了深深的怨恨和愤怒。
C.颈联以反语直刺当局,“圣代”本应谋身易,本应“无弃物”,而诗人却壮志难酬。
D.全诗充满讽刺,沉郁峭直,也代表了当时大多数有抱负、有理想的知识分子的心声。
2.请简要赏析尾联。
2022-04-06更新 | 21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察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以赋体叙事,叙写诗人一年两次在极为适合游览的季节来到名胜之地锦江游玩。
B.颔联写锦江美景,承“前值东风”与“后值秋”而来,用了拟人、夸张、动静结合等手法。
C.颈联写离愁别恨,故乡的山水,带着离情,牵绕别恨,让诗人魂牵梦绕,肝肠寸断。
D.尾联以景句作结,描绘了一幅乔木高耸,云遮雾绕的画面,情韵悠长,又余味无穷。
E.诗歌的技法工巧,诗人以情取景,以景写情,物我交融,别有韵味,结构严整工巧。
2.本诗情感真挚,试结合全诗,分析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018-03-09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