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639015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提出的经济主题和议题非常契合当前世界的需要,可谓恰逢其‘时’”,知名智库欧亚问题研究所专家汉内斯德凯泽如此评价。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因此,全球治理体现为一种秩序性追求,核心是如何在制度上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有人注意到,在法国近代的《人权宣言》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发布的《人权宣言》中,都引用了《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论断。事实上,无论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理想,还是讲信修睦、善待他人的平和禀性,在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中,和谐共存是最基本的关键词。从“仁者爱人”“民惟邦本”“言必信,行必果”到“君子喻于义”“和而不同”“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诸多中国百姓日用而不觉的处世之道,如同一股清流,为完善当前全球治理注入了新内涵,提供了新思路。 

于强烈的纷争对抗中寻找共同点,引导各方换位思考,巧妙化解分歧,直到最终达成各方满意的结果——在不少国际观察人士眼中,不管是调解地区争端,还是倡导解决危机,中国人的方法总能“令人耳目一新”。灵活、务实的解决方案背后,是中国对支配性、排他性思维的坚决摒弃,对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理念的坚定支持。从“亚洲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出“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在多个外交场合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需要各国“商量着办”,主张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声音“荡涤着利己、功利的价值取向,弥合着对抗、冲突造成的鸿沟”。 

今天的中国,早已是全球各种重大场合的“主人”,有中国与没有中国,世界的风景确实不一样。从建立亚投行到创设金砖银行,从举办APEC会议到主办二十国集团峰会,针对重大跨国性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的现状,中国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体制机制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同时,中国也用自身经历告诉世界:一张公平公正的 “圆桌”往往更重要。 

世界发展不应单峰耸立,更不应有孤岛。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只有“每一朵浪花有它的精彩”,彼此声 浪相助,才能形成滚滚发展的春潮。中国愿为全球治理搭台铺路,为世界各国和人民谋求实实在在的好处。 

(《人民日报: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提出了相关的经济主题和议题,展现了中国智慧。
B.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息息相关,各国之间的关系唇亡齿寒,因而中国声音就显得尤为重要。
C.“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理想和“和而不同”处世之道,其实质是和谐共存的理念。
D.中国百姓日用而不觉的处世之道,是解决当前世界诸多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值得推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汉内斯德凯泽的评价,也是后文“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体现。
B.文章第二段指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以及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后文立论的基础。
C.两个《人权宣言》都引用《论语》的论断,是为了说明中国智慧已经广泛运用于国际社会。
D.文章结尾,用“浪花”作比,再次重申了世界发展中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理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各国人民要想获得幸福,拥有和平,仅仅依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不够的。
B.运用“相互补台”“商量着办”的中国智慧就能解决好中东等地区争端和危机,实现和平。
C.“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重注重义”的中国方案,可能是论语中儒家思想的借鉴。
D.事实证明,经济化全球浪潮中,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机制做出了贡献。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提笔忘字、书写能力弱化,常用汉字面孔模糊,遇到吃不准的字词就想着求助手机,遇到高难度字词更是望“文”兴叹……在充分享受互联网时代各种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弱化,成为在京参加“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第四期国家级培训的专家学者们无法回避的“集体焦虑”。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坦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客观上正造成书法社会交流功能的退化,带来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不断弱化的问题。“汉字书写危机”不容忽视。

“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书法家,而是让每个孩子都写好汉字,让每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以此为基础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说

由教育部和中国文联共同实施,委托中国教育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和教育书画协会联合承办的“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于2015年启动,目标是用5年左右时间,培训全国中小学书法种子教师和省地县三级书法教研员约7000名,并以此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

(摘编自张西流《化解“汉字书写危机”应从孩子抓起》)

材料二:

事实上,从技术层面而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手写汉字的功能逐渐被键盘取代是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就像当年毛笔和纸张取代了刻刀和木简一样。

但是,从文化角度来说,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化,形成了独特的象形方块字。在手写汉字被逐渐淡忘的过程中,由汉字衍生出来的相关文史哲知识和信息,也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模糊。学习手写汉字,不仅是在学习一种语言,了解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知识,更是在领悟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和由此衍生出的人生哲学。

不能简单地把书写退化现象完全归因于电脑的使用,汉字书写问题与计算机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写字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国人对文化的淡漠、精神的缺失。近年来人们对物质诉求过高,而忽略了精神上的追求,读书的人越来越少,阅读量的减少带来了识字量的下降及提笔忘字几率的增加。

“中华文明有着良好的健康的基因。无论键盘也好,其他也好,无论汉字书写方式怎么变,也不能改变汉字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保持我们的文化、保持汉字的规范性使用,是汉字书写和传承的基本途径。当代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

(摘编自《提笔忘字,是语文教育最大的悲哀!》)

材料三: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逾八成承认写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现象。应当承认,新技术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美国学者杰茜卡·贝内就曾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因汉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电脑输入对汉字手写的冲击尤为严重。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是取决于它是否吸收了外来的精华,而是决定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学习母语是权利”,法国规定“法产商品的商标使用法文”,韩国主张“立志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俄罗斯把保护母语纳入了安全战略。在邻国日本,从小学到初中都有习字和书法课,大学文科里书法也是必修课。汉字是文化的根,是滋养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

(摘编自郭立场《不要让汉字沦落为“失落的文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笔忘字、书写能力弱化,常用汉字面孔模糊等现象,现在已经普遍存在,在中小学学生群体中显得更为严重
B.“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实施的目的是培训书法教师和教研员,并以此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
C.从技术层面来讲,手写汉字的功能逐渐被键盘取代难以逆转;从文化角度来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应该传承。
D.因为汉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所以电脑的输入对汉字手写有较大的冲击,这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能够让孩子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B.关于汉字书写危机原因的形成,人们的观点有所不同,尤其是关于电子设备的问题,有人认为它们可以造成书写危机,而有人的观点则与之不同。
C.学习手写汉字,不是在学习语言,而是在领悟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及其相关的人生哲学,因此说汉字书写方式不能改变其载体的实质。
D.“学习母语是权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的,学习和保护汉字也是在守护我们的文明。
3.如何解决汉字书写危机的难题?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2019-10-26更新 | 5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魏晋南朝人品评人物,非常重视人物风度的清俊爽朗之美。《世说·容止》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又载:“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这里赞誉人物的风神姿貌,用了“爽朗清举”“俊爽”等词语,大致都是清俊爽朗的意思。当时玄学盛行,上层人士往往把超脱尘俗、神游物外当作雅人雅事,他们认为清俊爽朗的风度是一个人在思想、感情、性格方面超脱尘俗的标志。《世说》等书关于风姿、风神的记载都是针对人物的外部风貌说的,文学批评风骨论中的“风”是针对思想感情呈现为作品的外部风貌说的,二者特色都是“清”。可见文学批评中“风”的概念是从人物品评借用而来的,而且借义同原义仍相吻合。。

至于品评人物的所谓“骨”,是指骨相、骨法而言的。《赏誉》载:“王右军目陈玄伯垒块有正骨。”《轻诋》载:“旧目韩康伯,将肘无风骨。”注引《说林》曰:“范启云: 韩康伯似肉鸭。”“垒块”原意指众石错落突兀,这里借指人的骨骼挺拔。陈玄伯骨骼挺拔,故王羲之评为“有正骨”。韩康伯肥胖臃肿,有似肉鸭,骨骼为血肉所掩,故被人评为“无风骨”。肥胖使人体好像无骨,借用到文学批评方面,则肥辞使文无骨,故《风骨》说:“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

让我们再来考察一下六朝画论中的风骨论。人物画评论中关于风骨的概念,是直接从当时人物品评的言论中得来的。顾恺之《论画》一文中多次运用“神”“骨”等词品评古画,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序》认为画有六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气韵生动即指风,骨法用笔即指骨。谢赫把气韵生动、骨法用笔放在六法第一、第二位,可见他对风骨的重视程度。画论中风、神、气韵等词,都指人物的神情风貌在画中表现的生动性而言; 骨、笔迹、骨法用笔等词语,则指人物的骨相形貌在画中是否被勾勒得遒劲有力而言。人物品评、画论中风骨连称,除二者都很重要外,还由于二者的关系颇为密切。

文学批评中的风骨论和画论中的风骨论的关系比起和人物品评的关系更为接近,因为文论、画论二者都是文艺理论。画论中的风骨论产生时代较文论中的风骨论要早,文论中的风骨论,或许主要是从画论移植而来的,从画论中的风骨论发展到文论中的风骨论,有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画论中首先强调气的生动,借用到文论,刘翱也强调“风”在作品艺术表现中的首要地位。他在《风骨》中说“诗总六义,风冠其首”。其二,幽论中也报强调骨法用笔,移同到文学创作上,骨法用笔犹如端直劲健的语言。在绘画上,骨法用笔和随类赋采在步骤上有先后之分,即先勾勒轮廓,再施色彩; 在写作上,端直助键的语言和美丽的辞藻在运用上却是不可能划分为先后两个步骤的。

从人物品评到画论再到文论,三者的评论对象虽有有不同,但风骨概念的基本特征却没有改变,“风”均指清俊爽朗的风貌,“骨”均指端直劲健的骨骼。

(节选自王运熙《从〈文心雕龙·风骨〉谈到建安风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批评风骨论中的“风”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是作品内在思想感情的外在呈现。
B.文学批评风骨论中的“骨”是指作品端直劲健的语言,内容贫乏,辞句堆砌的作品都无“骨”。
C.文学批评风骨论虽然源于人物品评,但它与画论中的风骨论的关系更为接近。
D.文学批评中风骨论的产生晚于画论中的风骨论,它主要是从画论中移植过来的。
2.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晋南朝人赞誉人物的风神姿貌“爽朗清举”“俊爽”。其实就是肯定他在思想、感情、性格方面超脱尘俗。
B.六朝人物通论中的“风骨”概念直接源于人物品评的言论。谢赫认为,“风”指气韵生动,“骨”指骨法用笔。
C.在六朝人物品评和画论中,“风”与“神”“气韵”等词,“骨”与“笔迹”“骨法”等词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
D.无论是魏晋南朝的画论还是文论,都把气韵生动放在首位。刘勰《风》中所说的“诗总六义,风冠其首”便是明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学盛行致使魏晋南朝上流社会看重超脱尘俗、神游物外的雅人雅事,这影响到当时人物品评的取向,也对后世的画论、文论产生了影响。
B.画论中的“骨”即骨法用笔,是指面中人物轮廓分明、遒劲有力,所以,韩康伯肥胖臃肿,不符合审美标准,陈玄伯因骨骼挺拔而受到赞誉。
C.从人物品评到画论再到文论,均有“风”“骨”概念,其基本特征前后一致; 又因为二者的关系颇为密切,地位重要,常常风骨连称。
D.“风骨”这个概念本为魏晋南朝人品评人物的用语,“风”指清俊爽朗的神情风度,“骨”指挺拔端直的骨骼,后来被借用到文学批评中。
2018-03-23更新 | 6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宁,完成下列小题。

“轴心时代”的概念是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及目标》-书中提出的,指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这600年间,印度、中国、古希腊、伊朗和以色列地区不约而同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哲学家或宗教家,由他们提出或在其手中成形的思想观念,奠定了各大文明之后2000多年的走势。按照这一论说,“轴心时代”的思维方式一直在深刻地影响我们,或者说我们的精神生命一直为其所塑造。

这种论说虽提供了学术话语上的一些便利,却不乏局限性和束缚性。因为它很可能遮蔽或淡化了“轴心时代”之前人类文明的漫长发展。例如埃及文明崛起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文明大约也在同一时期兴起。不仅有大量文献,而且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和遗址来证明这两个文明的存在和演进以及当时文化之高度发达。中国文明的诞生相对较晚,但也早在公元前8世纪之前就相当发达了。夏出现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黄河中下游一带存在过的商,有大量青铜器传下来,也有不少相关文献流传至今;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之间的周是一个更伟大的历史发展阶段。

历史上的“西方”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并非现在欧洲和北美等地所能涵盖。现代西方文明有两个源头,即古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都属于“轴心期”文明。但西方文明最终的起源还可往前追溯到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这两个文明都是古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的祖先。

古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均非原生文明,而是因毗邻埃及和两河流域这两个原生文明,利用其技术、理念成果崛起的后发或次生的文明。众所周知,亚非大陆产生了四大原生文明,即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黄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四大文明”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诞生于大河流域的大平原或水网密布的大河中下游及三角洲地区,而非诞生在希腊或巴勒斯坦那样的干旱、贫瘠且交通不便的土地上。

古希腊曾是一片荒蛮之地,只是在大量引进东方元素,在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和技术等方面发生“东方化革命”以后,才发展壮大起来。同样的,希伯来人的先祖在两河流域学到了很多东西,《圣经》中的创世纪、大洪水、诺亚方舟等故事便是最明显的例子。再后来,游牧的希伯来人又客居埃及几百年,学会了农业和定居。

完全可以说,没有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便没有古希腊和希伯来文明;同样地,中国文明在“轴心时代”之前,已有夏商周的丰厚积累。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时兴的学术概念,便有意无意夸大其重要性。那几百年里产生了老子、孔子、佛陀、以色列先知和希腊哲学家,的确非常重要,但之前的文明历程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同样居功至伟。“轴心时代”概念的确给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话题,但我们不能受其束缚,跟在西方学者后面亦步亦趋,过分夸大“轴心时代”的重要性,仿佛之前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

(阮炜《如何看待“轴心时代”?》,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轴心时代”这种论说只关注人类发展史上某一阶段的文明,可能没有看到在此之前人类文明所取得的成就。
B.“轴心时代”诞生了一大批伟大的哲学家或宗教家,与他们相关的思想观念奠定了各大文明之后的长期走势。
C.中国文明的诞生虽比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要晚一些,但文明相当发达的夏商周时代也在“轴心时代”前。
D.卡尔·雅斯贝斯提出了“轴心时代”的概念,并认为我们的精神牛命一直为历史久远的“轴心时代”思维方式所塑造。
2.下列关于“古希腊文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所说的西方只是历史上的“西方”的一个部分,古希腊文明也只是现代西方的文明源头之一,更不是西方文明的最终起源。
B.古希腊文明存在的时间主要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是利用紧邻的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发展起来的后发或次生文明。
C.“四大文明”是原生文明,其诞生地都与大河相关,而希腊只有干旱、贫瘠且交通不便的土地,故古希腊文明不是原生文明。
D.“东方化革命”指古希腊人向东方的两河流域文明学习,而经过“东方化革命”,古希腊从一片荒蛮之地发展壮大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兴起的时间都远在“轴心时代”之前,这其实是对“轴心时代”学说的一种继承。
B.希伯来人的先祖深受古希腊人的启发,他们也向两河流域文明学习,《圣经》申的创世纪、大洪水、诺亚方舟等故事都日可以作为证明。
C.如果说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是古希腊和希伯米文明的先导,那么在中国,夏商周文明也居功至伟,它们也是“轴心时代”的先导。
D.“轴心时代”学说只是一个时兴的学术概念,它否定历史,仿佛历史上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些都决定了它的生命力和局限性。
2018-06-29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