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柳宗元(773-819)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8 题号:6407268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②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一二句既设置了一个秀丽悦目的空间画面,又以夜幕初启、晨曦微露这样流动的时间感引出了下面对日出的描述,可以说在时空两方面奠定了全诗活跃而又清逸的基调。
B.这首诗以空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鱼。
C.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D.五六句写日出以后,画面更为开阔,而回首骋目,只见山巅上正浮动着片片白云,好似无心无虑地前后相逐,诗境极是激昂奔放。
E.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2.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知识点】 柳宗元(773-819)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欢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晓汲清湘燃楚竹”,本就是汲湘江水,烧山中枯竹,而写成“清湘”“楚竹”,可见环境幽静,背景广阔,给人超凡脱俗的感受。
B.“欲乃一声山水绿”,耳闻划船的声响,眼见一片绿水青山,写出了清寥而带神秘色彩的境界,这情景使人怡悦,略带奇趣。
C.“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两句说明渔舟行进速度之快,渔翁在云缠雾绕中划船飘飞而去。
D.从诗句中即可大致推断出此诗作于诗人被贬永州之时,诗歌语言明白晓畅,在写自然景物的同时,寓含情意,诗中渔翁亦可看作自况。
2.诗人在《江雪》中有名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请简析这两句与本诗所含感情的同异之点。
2019-08-10更新 | 8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 ①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这首诗就作于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 ②飐:吹动。 ③文身:身上刺的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初到柳州,即登高遥望朋友们的贬所,抒发了自己难于明言的愁思。
B.颔联写诗人近处所见,疾风骤雨中的芙蓉与薜荔,它们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
C.颈联又写远景,这是颔联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境况堪忧,朋友们又是如何呢?
D.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写自己虽牵挂好友望而不见,尚且可互通音信,聊以劝慰。
2.本诗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表现了对友人的牵挂,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2020-01-06更新 | 11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柳宗元,贞元间中进士,登博学鸿词科,后入朝为宫,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革新失败后贬至永州十年,后又至柳州,此诗写于贬柳州期间。②楚客:指楚国诗人屈原;屈原爱橘,曾作《橘颂》,赞美橘树。③据《水经注·流水》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临死时对儿子说他把柑橘树当作奴仆,可以谋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从种柑写起,起句叙事平平,但从“手种”“二百株”等词句中,足见诗人对柑橘树的喜爱。
B.诗人高度认同屈原笔下柑橘树“秉德无私”的品质,并明确反对荆州人以柑橘谋利的行为。
C.颈联中“喷雪”喻指黄柑花,写出了柑树开花的美丽景象。诗人看到亲手种的柑树开花,心情愉悦。
D.诗人善用修辞,全诗通过想象、用典、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
2.清人姚鼐评价此诗时有言:“结句自伤迁谪之久,恐见柑之成林也。而托词反平缓,故佳。”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2-11-10更新 | 1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