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6647772
下列各句中,对相关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连设三喻,用草、絮、雨来比喻闲愁,词表面写艳情,实则表现了作者退隐后孤寂处境和怅然若失的心情。
B.“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面对易落的春花,词人怎能不借酒消愁,即使喝多伤身也在所不惜,表达了一种殉身无悔的情意。
C.“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西晋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这里用这个典故抒发自己的思乡归隐之情。
D.“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诗人通过描摹古战场,营造了凄凉低沉,悲惨哀怨的色调和氛围,与开头惊天动地,人声鼎沸的气氛形成强烈对比,有天怒人怨的意味,揭露了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
【知识点】 解读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入蚕丛、鱼凫的传说以及五丁开山的神话,为诗歌增加了传奇的色彩。
B.诗以黄鹤、猿猱来衬托神话的神秘;以“回川“之险来衬托山势的高危。
C.“但见悲鸟号古木”一句,表现旅愁和蜀道环境的空寂苍凉。
D.写连峰枯松,是写静态,突出山险;写急流瀑布,则写动态,突出其势。
2020-04-10更新 | 4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对《插秧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极其通俗的语言,展示了插秧时的繁忙景象。
B.“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运用了夸张手法,说明插秧就是一场抢天时的战斗,突出了劳动的艰辛。
C.第三、四句写天公发威,大雨滂沱,而诗人别出心裁地把雨具“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新鲜独特,而且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
D.第五、六句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分秒不能停。
2020-09-18更新 | 12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按要求选择。
(1)下列诗句表现出了一年中不同的时节,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以下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②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③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④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泽东《算子·咏梅》)
A.①③②④B.④①②③C.④②①③D.②①③④
2020-06-30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