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681738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徵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只是九牛一毛。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人未识”。感谢数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起来。

动漫技术在文物的文化创意中越来越受重视。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推出了数字动漫《神树的传说》,以新近发掘的海昏侯墓为素材的动画作品《海昏魔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借助动漫,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了幽默的旁白和“萌萌哒”的漫画,“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实,早在1981年,我国已有让文物“活”起来的动画作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的故事创作了《九色鹿》。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画。

移动应用程序(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体验。过去,由于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APP弥补了这一缺憾,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此APP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总览层、鉴赏层和体验层,使这幅“数字画卷”可远观、可近赏,全方位向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点开APP,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观众仿佛随着画家顾闳中一起,走进韩府。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都纤毫毕现。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有烛光追随;移动“烛光”,人物、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呈现,如同“秉烛夜读”,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对话”……忽然之间,画中人“活”了起来,乐伎轻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观众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

虚拟现实技术(VR)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以前,游客只能在兵马俑坑外观看,有了VR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坑内,变身成了一个兵马俑,低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身体——残破却依然威严。抬起抬头来,你会发现博物馆的穹顶慢慢向两边散开,建筑逐渐退去,转化成荒野,风沙弥漫,你的身体同时下沉,身处地表起伏的俑坑之中,周围是千军万马……

(取材于胡克非、张英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这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发挥其作用。
B.现代人对文物的关注,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显示出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C.数字技术让人们了解了更多文物,增强了文物欣赏的趣味性和学术性价值。
D.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得益于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
2.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VR技术带给人的体验的一项是(       
A.身不由己B.感同身受C.身临其境D.设身处地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如果用诗句来描述这一现象,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C.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知识点】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和伦理、经济等概念不一样,美更多涉及人对事物的情感评价,而且这种评价均趋于正面。以此为背景,审美的超功利性促进人追求雅化生活并对生活抱理想态度,这些都天然地通向一种健康、乐观、高尚的道德情操。也就是说,审美不是道德,但它天然孕育并涵养着道德。

中国传统文明萌芽于上古时期的巫史传统,但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上古的“巫”并没有发展出对后世文明产生强大统摄作用的宗教,而是显现出更理智清明的特点。这一特点的表现就是以美善相济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念的确立始于西周时期周公的制礼作乐。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为的雅化和群体活动的仪式化,则是审美的;乐是中国社会早期对诗、乐、舞等艺术形式的统称,它预示的心性、社会乃至天地人神的整体和谐,却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与善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这一方面说明美的未必就是善的,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降,中国儒家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

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基于这种看法,孟子认为涵养内在的“浩然之气”是培育君子之德的要务,被这种道德化的浩然之气充盈的状态就是美的状态。

当代的儒家伦理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将中国儒家关于美、德关系的看法限定在个体化的人性养成方面,但事实上,它却具有家国天下的广远视野。按《诗经·泮水》等文献,起码在春秋时期,中国即存在完整的国家礼乐教育体系,天子有辟雍,诸侯有泮官,民间有庠序。宋元以降。借助话本和曲艺等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礼乐精神更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要而言之,在中国古代,美一方面涵养道德,另一方面引领道德;它在个体层面涉及“以美立人”问题,在国家层面涉及“以美立国”问题。从中国历史看,由儒家确立的社会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之所以具有纵贯数千年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借助美和艺术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活化了社会伦理秩序,软化了诸多人伦规则的机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更深刻地体认美育之于中国当代学校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为国家道德建设开启出一条更趋行稳致远的道路。

(摘编自刘成纪《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美”与“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美为人对事物的正面情感评价,促进人对生活抱理想态度,拥有健康、高尚情操。
B.以美善相济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明优于西方文明的典型表现。
C.孔子指出美善差异及美对善的生成与涵养。孟子则正好相反,强调善向美的生成。
D.美介入道德教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来说,既立于个体又面向群体和国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从概念入手阐释了美与德的基本关系,再放入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具体分析。
B.文章引用《论语》《诗经》等文献来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中美与善之间是具有差异性的。
C.文章分析美与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相融又有差异的特点时,层次清晰且具辩证性。
D.认为审美不是道德却能孕育并涵养道德,这是文章论述中国文化中美与善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传统儒家看来,美是源发意义上人性向善的内部动因,也是道德外化的形式。
B.所谓以美储善,是基于美与善的差异而提出,指通过美来兴发、涵养人性中的善。
C.中国传统儒家推行礼乐教育。就是利用了美和艺术对人性之善的滋养和化育作用。
D.通过美育达成由美向德的自然生成,革除国民教育弊端,国家道德建设将行稳致远。
2020-03-11更新 | 7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诗以中华文化为依托,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出生和成长。臧棣曾评价新诗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中不断拓展的一个新的审美空间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新诗如何接纳古今中外的影响所呈现的迷思是其百年发展及未来所需关注的。

新诗是在古典诗歌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但是无论其间的反叛还是背向,在本质上是不可能将两者完全独立起来的。早期新文学的推手胡适大力贬低文言旧诗,提倡白话新诗,但他自身仍承认有向宋诗学习的诗作,除他之外,还有许多诗人的诗作皆有古典诗的影子,如废名、朱湘、戴望舒、卞之琳、林庚……中国新诗无论如何发展,都是在中华文化土地上生根发芽,汲取了古典诗歌精华,这一事实是不可否定的,也是不可忽视的。

追溯历史可见,早期新诗的发展离不开国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的推动,他们的学识和视野都经过国外教育的熏陶而得到了极大拓展。西方诗潮在中国的大力宣扬和广泛传播,这背后既有被迫推动的命运之歌,更有诗歌发展态势的必然趋向。留美归来的胡适对诗歌的构想无疑受到英美意象派的影响,以自己的《尝试集》率先为白话新诗铺路;深受日本俳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影响的冰心也推出自己“爱”的代表诗集《繁星》、《春水》,为新诗注入新鲜血液。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人艾青、卞之琳等人主要受法国象征派诗歌观念的影响;40年代九叶诗派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较大;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朦胧诗与西方现代派的关系也很密切;直到今天,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依然和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接受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影响是新诗自身发展的一大动力,然而也很可能带来视野的局限,对这两者应如何结合和接受所呈现的迷思是新诗一直在摸索与调适的。新诗在古典诗歌的土壤中接受阳光雨露变革旧诗,结合西方诗艺追求新理念,两者结合从而指向重生,而两者在古今中外文化间的融合和失真状态,是其不断追求中所一直呈现的迷思。朱光潜曾指出:“我们的新诗运动正在开始,我们必须郑重谨慎,不能让它流产。当前有两大问题须特别研究,一是固有传统究竟有几分可以沿袭,一是外来影响究竟有几分可以接收。”在不同的时期、文化、社会环境中,新诗的选择是不一样的。龙泉明也曾说:“新诗对传统与西方的选取,在各个时期,各个诗派与当今诗人那里,常常是有条件的,有其选择重点的。”

接受古今中外的诗歌影响是新诗百年来的重要标识,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中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如何对待这标识所体现的交融迷思却仍在摸索中,这一自身特点将有待于诗歌的自身呈现和不断拷问,也有待于在今后的诗歌发展中得到更多的领悟与解释。

(摘编自陈西西《新诗的追逐与迷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新诗就是将古典诗歌的审美元素与外来诗歌的审美元素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B.我国新诗在发展中与古典诗歌出现了反叛与背向,因为两者在本质上就是独立的。
C.我国新诗早期受到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的推动,被迫与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D.我国新诗一直没有停止摸索与调适自身应如何将我国古典和西方诗歌结合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先写新诗产生的背景,再提出新诗如何接纳古今中外的影响所呈现的迷思的问题。
B.二、三段运用例证分别剖析了影响新诗发展的两大因素——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
C.第四段引用朱光潜和龙泉明的新诗理论,论述了我国新诗追求过程中迷思的成因。
D.末段指出如何对待新诗的迷思仍在摸索之中,呼吁人们深入审视新诗这一自身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适作为早期新文学的助力者,虽然看不起文言旧诗,但是透过他的诗作能让人看到宋诗的风格。
B.《繁星》的出现为新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阅读《繁星》,我们也能感受到日本俳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C.不同诗歌流派、诗人在新诗发展过程中对如何接受古今中外诗歌的影响受时间、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各不相同。
D.现在我们还不能对新诗在中外诗歌影响下体现的交融迷思有清晰的认知,但这种认知会越来越丰富。
2018-10-14更新 | 57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清淡有味

李娟

烟花三月,与友人去西湖边的龙井村喝茶。

坐在窗前,透过雕花的窗棂向外张望,春雨过后,茶山上云烟渺渺。不远处,见采茶人背着背篓,戴着斗笠忙着采茶。不一会儿,茶山上升起淡淡的薄雾,如女子飘逸的纱裙,半山腰的采茶人仿佛站在云里一般。穿蓝花旗袍的女子端来几杯龙井,嫩绿的茶叶如雀舌,品一口清香悠然,心也一瞬间纯净透亮起来。茶,适宜和三两故友同品,有时谈天说地,有时只静静对坐着,不说什么也是好的。

知堂先生写过:“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约三两知己,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清茶如春风,几杯入喉,人就轻盈喜悦起来。细细品味这个“茶”字,原来是人在草木间,那是人生另一个美好的境界。

近日,读作家车前子的散文集《茶墨相》《苏州慢》《册页晚》。那些文字如清茶一杯,滋味无穷。读那些文字,似漫步在清清溪水边,在清流里掬一捧水,在田野上摘一朵花,落花流水皆文章。

翻阅他的书,仿佛坐在一叶小舟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书中他写饮茶、作画、听琴、读帖,文风清丽,开阔静气。

他的散文如宋代的一幅水墨,山水清明,云烟苍茫。中国水墨画讲究写意,闲闲几笔,简静自然,平淡天真。他的散文随笔,亦新亦古,洒脱随性,有着明清小品文的风骨与余韵。

车前子的文字处处有留白。一个人写作时若有十分力气,他大约只用了六七分。真正的好文章不会写得太满,真正的好作家更不会把力气用尽。一个人用力过猛地写作,仿佛年轻的女子爱上了一位男人,飞蛾扑火一般热烈和投入,让读者没有了回味和喘息,这样的作家算不得高手。真正的好作家,下笔时只用七分力气,心中之事,还留有三分。作家仿佛是习武之人,比的是内力而不是外力。好文章是四两拨千斤,处处有留白,给读者留下细细品味的空间。

古人的文章读多了,也仿佛多了几位古代的朋友。我若生在明代,真希望能与张岱做朋友。

那一晚雪落汉江,翻开他的书,读《湖心亭看雪》。张岱逸笔草草,极简极淡,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水墨丹青。此时,山川大地一派洁净。我读了又读,最喜欢此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清水淡墨,简静出尘,有意境之美。落雪之夜,品茗、读书、听雪,围炉夜话,古代文人生活的情趣和闲逸都在他的笔墨里。

写作如同作画,到了一定的境界,原来是删繁就简,也是给美人卸妆,卸去浓墨重彩,姹紫嫣红,越发注重一个“淡”字。作家多次修改、打磨的文字,如丰子恺反复画的一弯月亮,新月如眉,挂在湛蓝的天空。清淡有味,余韵悠长,让人念念不忘。

品茶、观帖、赏画、读书,人生最美的感受不过是书外情思,画外之音,茶后余味。真正的艺术大多平淡天真,不渲染,不雕琢,却能给人以安静平和的力量。

艺术之美大概如此,生活的真意也正是如此吧。

1.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中“那是人生另一个美好的境界”一句。”表达了一种对清静无为、返璞归真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厌倦。
B.读车前子的散文。如品清茶、如漫步清溪、如泛舟荷塘。这是在说车前子的散文具有简静自然。平淡天真的特点。
C.作者想要与张岱做朋友。是因为张岱的文字极简极淡。不仅有水墨丹青的意境之美。还体现了生活的情趣。
D.本文先写与友人喝茶、看采茶。再写读知堂先生、车前子、张岱等人的文字。由此引出对艺术和生活的体悟。娓娓道来
2.本文如何做到“以小见大”,请结合全文简析。
3.什么是“清淡有味”的写作,请结合全文简析。
2018-07-20更新 | 1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