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晋 > 陶渊明(365-427) > 《饮酒》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58 题号:685375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前两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2.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3.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两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知识点】 《饮酒》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趣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释】①裛(yì):古同“浥”,沾湿。②轩;窗。
1.下列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一、二句写带露采菊,时间在清晨;七八句写倦鸟归林,时间在傍晚。都是作者眼前所见之景。
B.“忘忧物”指“菊”,通过赏菊,作者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和仕途的忧愁。
C.“壶自倾”有斟酒之意,还有酒壶倾尽之意,写出诗人独酌时间之长,从而表现诗人愁情之重。
D.末尾两句即有对隐居悠闲之乐的形象描绘,也体现了归隐后的悠然自得,寄情田园之情。
2.作为陶渊明诗歌的常见意象,秋菊、归鸟有何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分别结合陶渊明其他诗文简要分析。
2021-09-15更新 | 7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二十首(其四)

晋·陶渊明

栖栖①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②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注】①栖栖:心神不安的样子 ②翮( hé ):鸟的翅膀。
1.下列对本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只失去同伴,在暮色中独自飞翔、徘徊哀鸣的孤鸟形象。
B.诗的五、六两句是说这只鸟鸣叫着想要飞向远方,就不必来来去去的依依不舍。
C.《归园田居》和《饮酒》都是陶渊明的得意之作,能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作。
D.诗的七、八两句和曹操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抒发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E.作者认为,既然自己和这只鸟一样,已经找到了理想的归宿,就不会再离开了。
2.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
2018-08-11更新 | 19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七)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①裛(yì):通“浥”:沾湿。②轩: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清晨带露摘花,五、六句写纵情饮酒,诗人借此忘却忧愁、消解郁愤。
B.“壶自倾”用语极妙,运用拟人手法,写出酒壶的善解人意,也暗示自酌时间之长。
C.七、八句写日落之时,群动止息,飞鸟归林,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D.结尾两句表明诗人闲情逸致,归隐田园后歌咏自得,“聊复”一词就表现了诗人从“济世之志”中彻底解脱后的畅快之情。
2.陶渊明在诗中借“菊”和“鸟”,分别表达了怎样情怀?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09-05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