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牧(803-853)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687503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湘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塑造了一位独在异乡,没有良友相伴,专注幽独,黯然伤神的诗人形象,全诗浓厚的思乡之情也油然而生。
B.颔联描绘出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寒夜孤灯,诗人思念故乡旧年往事;窗外孤雁鸣叫,加上被贬谪,诗人深愁难眠。
C.尾联勾勒出一幅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出诗人回乡后面对家乡美景的喜悦之情。
D.全诗情感至深,含蓄蕴藉,既抒发了诗人在外旅况的落寞、凄凉的内心情愫,也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2.请从虚实的角度鉴赏这首诗的颈联。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杜牧(803-853)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侵晓即拂晓,天色渐明之时。
1.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手法的? 试简要分析。
2.尾联是怎样传达诗人的思乡之情的?
2017-05-15更新 | 12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偶题

杜牧

荷花兼柳叶,彼此不胜秋。

玉露滴初泣,金风吹更愁。

绿眉甘弃坠,红脸恨飘流。

叹息是游子,少年还白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标题,“不胜秋”是不能承受秋寒,荷花衰败,柳叶飘零,营造出秋季萧瑟凄凉的氛围。
B.颔联中“玉露”即白露,“金风”即秋风,露滴如泣,风吹似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C.“绿眉”指柳叶,叶形如眉,“红脸”指荷花,粉红如脸。“甘”是不甘、岂甘,柳叶不甘坠落。
D.整首诗由物及人,结尾两句点明题旨,升华了全诗的意境,为诗歌笼上一层凄婉色彩,余韵悠长。
2.这首诗借助哪些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0-03-05更新 | 8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1】

杜牧

去夏疏雨余,同倚朱阑语。

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注】张郎中,即张文规,出为安州刺史。公元841年,诗人途经安州,曾与张文规同游。本诗写于公元842年诗人再一次途经安州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细雨将停未停,诗人和友人在朱阑边谈心,首联的“同倚”渲染了二人关系亲密。
B.去年看到的楼下流水,现在不知道流到哪里,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同游人的思念之情。
C.诗歌前四句追忆旧游,后四句重在渲染离愁,先记叙,后抒情,诗歌行文脉络分明。
D.诗人从去夏的相逢,写到今年的别离,语言自然,全诗寄寓了诗人功业无成的伤感。
2.这首诗是如何表达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
2020-01-06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