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柳永(约971-1053)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706786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下列小题。

少年游

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注] ①前期:以前的期约。②狎兴:狂放游乐的兴致。③萧索:零散,稀少。

1.下列对这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首词由秋日中的长安古道起笔,情调闲适,为全词的抒情做了铺垫。
B.“夕阳”至“目断四天垂”三句,绘出一幅空阔寥落的茫茫秋野之景。
C.“夕阳鸟外”是说飞鸟隐没在长空之外,而夕阳之隐没更在飞鸟之外。
D.“归云”乃作者自喻,“一去无踪迹”表现其归隐的洒脱和胸襟的豁达。
E.“不似少年时”,含有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眼下处境的失意之情。
2.“高柳乱蝉嘶”一句中“乱”字用得妙,请结合全词,分析其妙在何处?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归 朝 欢

柳 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①只轮:代指车。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轮双桨”用了借代手法,借指车船,水陆来来往往的人很多,都是一些追名逐利的人,行色匆匆。
B.上阕所写的是冬日黄昏后,残月相伴,商贩往来路途的情况,以客观的描述表现了旅途行役的困苦劳顿。
C.“一望乡关烟水隔”这一过片,承接上阕的写景转入主观抒情,因为厌倦了羁旅行役而产生了思乡之情。
D.“新春残腊相催逼”说时序代谢,日月相催,在外日久,感到年光逼人,更生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2.这首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赏析。
2019-07-11更新 | 7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上阕中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________、________。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2019-11-11更新 | 1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安公子

柳永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注]①拾翠汀洲:古代妇女喜欢到河滩上拾翠鸟尾羽当作装饰品。一说拾翠是采摘香草。②画桡:装饰华美的船桨。
1.对这首词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说明下了很长时间的雨,雨点逐渐稀疏,但天已近晚,为全词营造了迷蒙冷清的气氛。
B.“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以“双双”形容鸥鹭,衬托出词人的寂寞孤独,景中有情。
C.“停画桡、两两舟人语”说明词人听到身边人的谈话声,却不知自己该走向何方。
D.“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回忆过往,嗟叹今夕,愁情更浓,唱出了全词的最强音。
2.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2019-03-19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