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少年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伫倚危楼”,采用叙事的表达方式,勾勒出一个久久地立在高楼之上的主人公形象。
B.“草色烟光残照里”,这一句中“残照”点明时间,已是黄昏,主人公却还不忍离去;又给景色增添一份感伤。
C.最后两句点破诗歌主旨,为何难以摆脱“春愁”,只因“为伊”的相思。这一佳句后来被王国维视为治学的第一境界。
D.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2.本词中有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请写出并赏析。
12-13高一下·上海金山·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游

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1.本学期我们学过的柳永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词的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长安古道马迟迟”的意思是,词人在长安古道上缓辔而行,既表现了词人对争逐之事已经灰心淡薄,也表现了一种对今古沧桑若有深慨的思致。
B.“目断”句指词人视野受到限制,眼睛只能断断续续看到地平线上的一些景物。
C.“归云一去无踪迹”,归云,即行云,此句指的是云飘远方,无影无踪了,是对一切消逝不可复返之事物的一种喻托。
D.“不似少年时”意为词人伤今感昔,再也没有过去那种放浪形骸的作为了。
3.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对本词进行赏析。
2019-12-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下列小题。

少年游

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注] ①前期:以前的期约。②狎兴:狂放游乐的兴致。③萧索:零散,稀少。

1.下列对这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首词由秋日中的长安古道起笔,情调闲适,为全词的抒情做了铺垫。
B.“夕阳”至“目断四天垂”三句,绘出一幅空阔寥落的茫茫秋野之景。
C.“夕阳鸟外”是说飞鸟隐没在长空之外,而夕阳之隐没更在飞鸟之外。
D.“归云”乃作者自喻,“一去无踪迹”表现其归隐的洒脱和胸襟的豁达。
E.“不似少年时”,含有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眼下处境的失意之情。
2.“高柳乱蝉嘶”一句中“乱”字用得妙,请结合全词,分析其妙在何处?
2018-10-2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