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708638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廖永安,字彦敬。德庆侯永忠兄也。太祖初起,永安兄弟偕俞通海等以舟师自巢湖来归。太祖亲往收其军,遂以舟师攻元中丞蛮子海牙于马场河。元人驾楼船,不利进退,而永安辈操舟若飞,再战,再破元兵,始定渡江策。顷之发江口永安举帆请所向命直指牛渚西北风方骤顷刻达岸。太祖急挥甲士鼓勇以登,采石镇兵皆溃,遂乘胜取太平。授管军总管。以舟师破海牙水栅,擒陈兆先,入集庆。擢建康翼统军元帅。以舟师从取镇江,克常州,擢同佥江南行枢密院事。又以舟师同常遇春自铜陵趋池州。合攻,破其北门,执徐寿辉守将,遂克池州。偕俞通海拔江阴之石牌戍,降张士诚守将栾瑞。擢同知枢密院事。又以舟师破士诚兵于常熟之福山港。再破之通州之狼山,获其战舰以归。遂从徐达复宜兴,乘胜深入太湖。遇吴将吕珍,与战。后军不继,舟胶浅,被执。

永安长水战,所至辄有功。士诚爱其才勇,欲降之,不可,为所囚。太祖壮永安不屈,遥授行省平章政事,封楚国公。永安被囚凡八年,竟死于吴。吴平,丧还,太祖迎祭于郊。

洪武六年,帝念天下大定,诸功臣如永安及俞通海、张德胜属辈皆已前没,犹未有谥号,乃下礼部定议。议曰:“若楚国公永安等,皆熊罴之士、膂力之才,非陷坚没阵,即罹变捐躯,义与忠俱,名耀天壤。陛下混一天下,追维旧劳,爵禄及子孙,烝尝①著祀典。易名定谥,于礼为宜。臣谨按谥法:以赴敌逢难,谥臣永安武闵;杀身克戎,谥臣通海忠烈;奉上致果,谥臣张德胜忠毅。”诏曰:“可。”九年皆加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柱国。已,又改封永安郧国公。无子,授其从子升为指挥佥事。


注:①烝尝:烝尝,本指秋冬二祭。后亦泛称祭祀。郑玄笺:“冬祭曰烝,秋祭曰尝。” 

                                   (节选自《明史·廖永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顷之发/江口/永安举帆/请所向命/直指牛渚/西北风/方骤顷刻/达岸/
B.顷之/发江口/永安举帆请/所向命/直指牛渚西北/风方骤/顷刻达岸/
C.顷之发江口/永安举/帆请所向/命直指/牛渚西/北风方骤/顷刻/达岸/
D.顷之/发江口/永安举帆/请所向/命直指牛渚/西北风方骤/顷刻达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时人的别名,亦称“表字”,男子20岁行冠礼,女子15岁行笄礼,均要取字,供别人呼唤。
B.封,帝王把自己的大量土地赏给亲属或臣僚。例如:封侯(封拜侯爵),封君(领有封地的君主)。
C.谥号,古代君主、诸侯、大臣等具有地位的人死后,据其生平德行,评定褒贬,给予的评判性称号。
D.从子,宗法意义上,从父兄弟之子称为从子,唐宋时才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作从子。此处意同侄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廖永安投奔太祖,屡立战功。太祖起兵不久,廖永安率水军前来归附。先后打败了元中丞蛮子海牙,生擒陈兆先,夺取镇江,攻克常州,攻破池州,捉拿了徐寿辉的守将,占领石牌戍,降服了栾瑞。
B.廖永安战功显著,不幸被捕。廖永安率领舟师在常熟的福山港打败了张士诚的部队,又在通州的狼山再次打败敌人,缴获敌战舰而归。恰遇吴将吕珍,与之交战,后援不继,船只搁浅而被俘。
C.廖永安拒降遭囚,死后归乡。太祖十分赞赏廖永安的忠勇,遥授行省平章政事,赐封为楚国公。廖永安被囚禁了八年,最后死于吴地。平定吴地后,迁墓葬归故里,太祖在郊外亲自迎祭。
D.廖永安死为鬼雄,谥郧国公。廖永安拒降被杀,死为鬼雄。朝廷普定功劳,但还没有给他谥号,太祖下令礼部议定,加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柱国。不久,又改封为郧国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安长水战,所至辄有功。士诚爱其才勇,欲降之,不可,为所囚。
(2)若楚国公永安等,皆熊罴之士、膂力之才,非陷坚没阵,即罹变捐躯,义与忠俱,名耀天壤。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夫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实不获已而用之。不可以国之大、民之众,尽锐征伐,争战不止,终致败亡,悔无所追。然兵犹火也,弗戢,将有自焚之患;黩武穷兵,祸不旋踵。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隋之炀帝,国非不大,民非不众,嗜武好战,寻干戈,征伐不休,及事变兵败辽城,祸起萧墙,岂不为后世笑乎?吁,为人君者,可不慎哉?

(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

材料二:

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谈殿阻兵反叛。将军蔺謩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魏征谏曰:“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太宗从之,岭表悉定。

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故汉光武云:‘每一发兵,不觉头须为白。’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至如颉利,往岁数来侵我国家,部落疲于征役,遂至灭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但经历山险,土多瘴疠,若我兵士疾疫,虽克剪此蛮,亦何所补?言语之间,何足介意!”竟不讨之。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北狄世为寇乱,须早为之所。朕熟思之,惟有二策:选徒十万,击而虏之,涤除凶丑,百年无患,此一策也。若遂其来请,与之为婚媾。朕为苍生父母,可利之,岂惜一女!北狄风俗,多由内政,亦既生子,则我外孙,不侵中国,断可知矣。以此而言,边境足得三十年来无事。举此二策,何者为先?”司空房玄龄对曰:“遭隋室大乱之后,户口太半未复,兵凶战危,圣人所慎,和亲之策,实天下幸甚。”

(选自《贞观政要·征伐》,有删改)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苻坚自恃兵A强B欲C必吞D晋室E兴F兵G百万H一举而亡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指每天,与“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中的“东”用法相同。
B.萧墙,指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祸起萧墙”意为祸乱发生在内部。
C.诏,皇帝颁发的命令,一般以制式文书的形式发布,称“诏书”或“诏令”。
D.“苟可利之”与“欲苟顺私情”(《陈情表》)两句中“苟”字的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炀帝拥有辽阔的国土,国家人口众多,只因他穷兵黩武,征战不停,最终导致国家灭亡,为后世人所耻笑。
B.岭南各州县上奏告发冯盎、谈殿起兵反叛,唐太宗命令将军蔺誓前去讨伐,在魏征的劝阻下,唐太宗最终没有攻打冯盎。
C.魏征认为,虽然冯盎交结远人,攻城略地,设置州府,但没有一兵一卒攻出岭南,希望唐太宗派人去了解实际情况。
D.面对北狄时常制造叛乱的局势,唐太宗在出兵征伐与和亲之间犹豫不决,于是征询大臣们的意见,房玄龄建议采用和亲之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实不获已而用之。
(2)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
5.材料二中,唐太宗不讨伐林邑的原因有哪些?
2024-02-16更新 | 8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为太中大夫。(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全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①及高祖时,中国初定                       ②养生丧死无憾
B.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①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             尽心焉耳矣
D.①人众车舆,万物殷富                       ②弟子不必不如师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项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                      倍:通“背”,违背、背弃          

②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打发、迁徙

B.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使:派遣       

②谨庠序之教,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C.①高祖大悦,为太中大夫                         拜:授予官职   
   ②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资质、禀赋
D.①掘烧君王先人冢墓,种宗族                  夷: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②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向时:先前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B.足下,称呼对方的敬辞,下称谓上,或同辈、朋友相称,都可用“足下”,意为“您”。
C.剖符,古代分封诸侯或功臣时,将符节一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作为信守的约证。
D.北面,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坐在南面,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南的。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C.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汉朝的管制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5.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2018-06-20更新 | 4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杜环,字叔循。其先卢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谨饬,重然诺,好周人急。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哭于九江城下,无所归。或告之曰:“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母附舟诣谭,谭谢不纳,母大困。念允恭尝仕金陵,亲戚交友,或有存者,庶万一可冀;复哀泣从入至金陵。问一二人,无存者。因访一元家所在,道上对以“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家直鹭洲”。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颇若尝见其面者,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存者,不足附,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住奉母乎?”时兵后岁饥,民骨肉不相保,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媵女从其行,至暮,果无所遇而返。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母性褊急,少不惬意,辄诟怒。环私戒其家人,顺其所为,勿以困故,轻慢与较。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进匕箸。以母故,不敢大声语。越十年,环奉诏祠会稽,还道嘉兴,逢其子伯章,泣谓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归半岁,伯章来。母见少子,相持大哭。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竟绐以他事辞去,不复顾。环奉母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将死,举手向环曰:“吾累杜君!吾累杜君!愿杜君生子孙,咸如杜君!”言终而气绝。环俱棺椁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岁时常祭其墓云。史官曰: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佳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

(节选自宋濂《宋文宪公全集》)

1.下列对文中化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
B.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
C.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
D.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东,中国历史的地理概念,古代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地理左东右西;晋、南朝之时,又常称“江东”为“江左”。
B.兵部主事,我国明清时为兵部司官中职位最低的官员,掌管章奏文移及缮写诸事,协助郎中处理该司各项事务。
C.坊,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古代把一个城邑划分为若于区,通称为坊。与“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的“坊”相同。
D.棺椁,我国古代丧葬文化直接相关的物品。棺,指的是装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环因为侍奉父亲到江南一带做官,就在金陵安了家。他为人严正规矩,讲究信用,乐于解决周围人的困难。
B.张氏因突然变故而无家可归,只好投奔故旧,但是未被谭敬先接纳,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常允恭故人之子杜环。
C.杜环见到张氏,深感惊讶,随即热情接待张氏。他和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侍奉张氏,使张氏在杜家安度了晚年。
D.作者被杜环扶危济困、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操感动,撰文记载杜环的事迹,并对他予以高度评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
5.本文写人叙事多处运用衬托手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023-03-20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