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其他隋唐作者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 题号:710726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颜延之,字延年,琅琊临沂人也。延之少孤贫,居负郭,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冠绝当时。妹适东莞刘穆之子宪之。穆之闻其美才,将仕之,先欲相见,延之不往也。

后为宋武帝豫章公世子中军行参军。及武帝北代,有宋公之授,府遣延之庆殊命。道中作诗二首,为谢晦、傅亮所赏。时尚书令傅亮自以文义一时莫及,延之负其才,不为之下,亮甚疾焉。

延之既以才学见遇,当时多相推服,唯袁淑年倍小延之,不相推重。延之忿于众中折之曰:“昔陈元方与孔元骏齐年文学,元骏拜元方于床下,今君何得不见拜?”淑无以对。

延之疏诞不能取容当世见刘湛殷景仁专当要任意有不平常言天下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辞意激扬每犯权要又少经为湛父柳后将军主簿,谓湛曰:吾名器不升,当由作卿家吏耳。”湛恨焉,言于彭城王义康,出为永嘉太守。

时沙门释慧琳以才学为文帝所赏,朝廷政事多与之谋,遂士庶归仰。上每引见,常升独榻。延之甚疾焉,因醉白上曰:“昔同子参乘,袁丝正色,此三台之坐,岂可使刑余居之?”上变色。居身俭约,不营财利,布衣蔬食,独酌郊野。当其为适,傍若无人。三十年,致事

元凶弑立,以为光禄大夫。长子竣为孝武南中郎谘议参军。孝武登阼,以为金紫光禄大夫,领湘东王师。

(颜)竣既贵重,权倾一朝。几所资供,延之一无所受,器服不改,宅宇如旧,常乘羸牛车,逢竣卤簿,即屏住道侧。见竣起宅,谓曰:“善为之,无令后人笑汝拙也。”

孝建三年卒,年七十三。赠特进,曰宪子。

(《南史列传二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延之疏诞/不能取容/当世见刘湛/殷景仁专当要任/意有不平/常言天下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辞意/激扬每犯权要/
B.延之疏诞/不能取容/当世见刘湛/殷景仁专当/要任意有不平/常言天下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辞意激扬/每犯权要/
C.延之疏诞/不能取容当世/见刘湛/殷景仁专当/要任意有不平/常言天下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辞意/激扬每犯权要/
D.延之疏诞/不能取容当世/见刘湛/殷景仁专当要任/意有不平/常言天下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辞意激扬/每犯权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子,古代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或儿子中继承帝位或王位的人。
B.致事,指一个人为了完成某个任务,专门担任与之相关的职务。
C.登阼,登上帝位。阼,本指台阶,帝王登上阼阶来主持祭祀,阼也指帝位。
D.谥,谥号,古代帝王或高官死后给子的具有褒贬色彩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延之颇有才华。他饱读天下的诗书,写的文章也冠绝一时,并且他作的两首诗曾得到谢晦、傅亮的赞赏。
B.颜延之遭人嫉恨。他曾因恃恃才傲物,不愿为傅亮之下,被傅亮嫉恨;也曾因出言不逊被袁淑和刘湛等人痛恨。
C.颜延之敢于直言。他曾因文帝器重沙门释慧琳而出言惹怒皇上;他还曾直言劝诫颜竣,让他好自为之。
D.颜延之居身俭约。他不谋求财物利益,穿布衣,吃粗食;儿子颜竣有了地位后,送的东西颜之不用。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妹适东莞刘穆之子宪之。穆之闻其美才,将仕之,先欲相见,延之不往也。
(2)延之既以才学见遇,当时多相推服,唯袁淑年倍小延之,不相推重。
【知识点】 其他隋唐作者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齐太祖高皇帝讳道成,字绍伯,姓萧氏。姿表英异,龙颡钟声,长七尺五寸。十七年,宋大将军彭城王义康被黜,徙豫章,皇领兵防 守,帝舍业南行。  后袭爵晋兴县五等男。为建康令,有能名。少府萧惠开雅 有知人鉴,谓人曰:“昔魏武为洛阳北部时,人服其英,今看 萧建康,但当过之耳。”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举兵于寻阳,朝廷惶骇,帝与楮彦回等集中书省计议,莫有言者。帝曰昔上流谋逆因淹缓以败休范必远惩前失轻兵急下乘我无备请顿新亭以当其锋因索笔下议余并注同中书人孙千龄与休范有密契,独曰: “宜依旧遣军据梁山。”帝正色曰: “贼今已近,梁山岂可得至!新亭既是兵冲,所欲以死报国耳。” 乃单车白服出新亭,筑新亭城垒未毕,帝解衣高卧, 以安众心。未时,张敬儿斩休范首,其别率杜黑蠡急攻东垒,帝挺身上马,与黑蠡拒战,自达明旦,矢石不息。将士积日不得寝食,军中马夜惊,城内乱走,帝厉声呵止之。贼帅丁文豪设伏,王道隆、刘勉并战没。初,勉高尚其意,托造园宅,名为“东山”,颇忽时务。帝谓曰:“将军以顾命之重,此是艰难之日,而深尚从容,废省羽翼。一朝事至,悔可追乎!”勉不纳,竟败。建元元年夏四月甲午,皇帝即位。四年春二月乙未,上不豫。壬戌,皇帝崩于临光殿。群臣上谥曰高皇帝,庙号太祖。上少有大量,喜怒不形于色,深沈静默,常有四海之心。博学,善属文,工草隶书,弈棋第二品。虽经纶夷险,不废素业。及即位后,身不御精细之物,主衣中有玉介导,以长侈奢之源,命打破之。凡异物皆令随例毁弃。每曰:“使我临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欲以身率下,移风易俗。其弘厚如此。

(节选自《南史·齐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曰/昔上流谋逆/皆因淹缓以败/休范必远惩前失轻兵/急下乘我无备/请顿新亭以当其锋/因索笔下议/余并注同/
B.帝曰/昔上流谋逆/皆因淹缓/以败休范/必远惩前失轻兵/急下乘我无备/请顿新亭以当其锋/因索笔下议/余并注同/
C.帝曰/昔上流谋逆/皆因淹缓以败/休范必远惩前失/轻兵急下/乘我无备/请顿新亭以当其锋/因索笔下议/余并注同/
D.帝曰/昔上流谋逆/皆因淹缓/以败休范/必远惩前失/轻兵急下/乘我无备/请顿新亭以当其锋/因索笔下议/余并注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对去世的父亲的称呼。《项脊轩志》中“先妣抚之甚厚”的“先妣”是指归有光已故的母亲。
B.萧建康,这是用萧道成任官地的地名称呼他。类似的如柳宗元被称为柳柳州,柳永被称为柳屯田。
C.晡,晡时,指下午的3时至5时,这一时段以地支命名则称为申时,为中国古代十二时辰之一。
D.建元,汉武帝创设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之后也曾被其他朝代的皇帝如南齐萧道成使用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道成为官贤能,颇有名声。他担任建康令时,善于识人的萧惠开认为其才能值追魏武帝曹操
B.萧道成临危不乱,处事沉稳。面对刘休范举兵进犯,他能冷静观察形势,准确判断,赢得了战机。
C.萧道成身先士卒,英勇战斗。他挺身上马前往东面城垒,率兵大战杜黑蠡,厮杀激烈,直到天明
D.萧道成满腹才华,勤俭节约。他善于文章、书法,为杜绝奢靡,甚至下令打破公主衣中的玉介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单车白服至新亭,筑新亭城垒未毕,帝解衣高卧,以安众心。
(2)将士积日不得寝食,军中马夜惊,城内乱走,帝厉声呵止之。
2019-04-25更新 | 8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傅伏,太安人也。伏少从戎,以战功稍至开府、永桥领民大都督。周帝前攻河阴,伏自桥夜渡,入守中潭城。南城陷,被围二旬不下,救兵至。周师还。伏谓行台乞伏贵和曰:“贼已疲弊,愿得精骑二千追击之,可捷也。”贵和弗许。

武平六年,除东雍州刺史,会周兵来逼,伏出战,却之。周克晋州,执获行台尉相贵,以之招伏,伏不从。后主亲救晋州,以伏为行台右仆射。周军来掠,伏击走之。周克并州,遣韦孝宽与其子世宽来招伏曰:“并州已平,故遣公儿来报,便宜急下。”授上大将军、武乡郡开国公,即给告身,以金马瑙二酒钟为信。伏不受,谓孝宽曰:“事君有死无贰,此儿为臣不能竭忠,为子不能尽孝,人所仇疾,愿即斩之,以号令天下。”

周帝自邺还至晋州,遣高阿那肱等百余人临汾召伏。伏出军隔水相见,问至尊今在何处。阿那肱曰:“已被捉获,别路入关。”伏仰天大哭,率众入城,于听事前北面哀号良久,然后降。周帝见之曰:“何不早下?”伏流涕而对曰:“臣三世蒙齐家衣食,被任如此,革命不能自死,羞见天地。”周帝亲执其手曰:“为臣当若此。朕平齐国,唯见公一人。”乃自食一羊肋,以骨赐伏,曰:“骨亲肉疏,所以相付。”遂别引之与同食,令于侍伯邑宿卫,授上仪同,敕之曰:“若即与公高官,恐归投者心动,努力好行,无虑不富贵。”又问前救河阴得何官职。伏曰:“蒙一转,授特进,永昌郡开国公。”周帝谓后主曰朕前三年教习兵马决意往取河阴正为傅伏能守城不可动是以收军而退公当时赏授何其薄也赐伏金酒卮。后以为岷州刺史,寻卒。

(摘编自《北齐书·列传》三十三,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帝谓后主曰/朕前三年教习/兵马决意往取河阴/正为傅伏能守/城不可动/是以收军而退/公当时赏授何其薄也/
B.周帝谓后主曰/朕前三年教习兵马/决意往取河阴/正为傅伏能守/城不可动/是以收军而退公/当时赏授何其薄也/
C.周帝谓后主曰/朕前三年教习/兵马决意往取河阴/正为傅伏能守/城不可动/是以收军而退公/当时赏授何其薄也/
D.周帝谓后主曰/朕前三年教习兵马/决意往取河阴/正为傅伏能守/城不可动/是以收军而退/公当时赏授何其薄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阴,黄河南面之地。古代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为阴。
B.听事,也作“厅堂”“厅事”,官府治事之所,后亦指私宅大厅。文中指官府治事之所。
C.至尊,皇帝的代称。此外,还称皇帝为天子、圣上、皇上、陛下、万岁、万岁爷等。
D.雍州,古代九州之一,其他八州为冀州、晋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伏擅长治军。他凭借战功逐渐升任到开府、永桥领民大都督;领兵守中潭城,南城陷落后,中潭城被围困二十天没有被攻下。
B.傅伏忠君不贰。周军攻克并州,面对韦孝宽和傅伏儿子的劝降,他怒斥儿子,并表示侍奉国君以死相报,不能存有二心的决心。
C.傅伏感恩自责。投降周帝后,他流着泪说自家三代吃北齐的俸禄,受到信任,北齐灭亡却不能殉职,以在天地之间活着为羞耻。
D.傅伏受到周帝器重。周帝认为他是北齐被平定后见到的唯一忠臣,把羊骨头赐给他,并赐给他金马瑙二酒钟,任命为岷州刺史。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已疲弊,愿得精骑二千追击之,可捷也。
(2)若即与公高官,恐归投者心动,努力好行,无虑不富贵。
2019-02-14更新 | 3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文

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诸孙也。六岁善辞章。麟德初,刘祥道表其材,对策高第。未及冠,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闻之怒,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登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之功,赋诗见情。又尝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救除名。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缣,即举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九。

(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有删改)

乙文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 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 “亦是老先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 ”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选自王定保《唐摭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B.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C.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D.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策,汉代试士,将设问写在简策上,应试者因其所问而作答,称为“对策”。后代也有以此取士。
B.及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会行冠礼,以示成年。故男子年满二十岁, 称为“及冠”。
C.左迁,降低官职。古代贵右贱左,因此将贬官称为“左迁”,将升官称为“右迁”。
D.衡庐,指衡山和庐山。两者都属于五岳,其他三岳分别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勃年少成名。他极有才华,六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就做了官,还被沛王征召做署府修撰。
B.王勃因文生祸。他因开玩笑写了一篇声讨英王斗鸡的檄文而被高宗嫌恶,定为死罪,因为父亲求情才免于死罪。
C.王勃探亲逢盛事。王父受王勃连累被降职,王勃去看望父亲时恰巧遇到滕王阁举行盛会,在会上写下《滕王阁序》。
D.王勃才情出众。甲文和乙文都记叙了王勃写《滕王阁序》的过程, 虽细节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王勃的非凡才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2)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2019-12-09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