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其他隋唐作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902 题号:711820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灞上①秋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②。


【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②致身:献身于国家。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首联描写了秋风秋雨傍晚时分才停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画面,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的氛围。
B.颔联中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的诗人独自处在寒意包围之中,面对的只有一盏孤灯,“寒”与“独”相互映衬,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C.颈联中“空园白露滴”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孤壁野僧邻”则是运用衬托,以只有“野僧”这样一个邻居,衬托作者孤身一人的情景。
D.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前文景物层层渲染的基础上,尾联直抒胸臆。本诗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2.有人评论,此诗中的“独”和“久”两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其他隋唐作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归王官次年作

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注】 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乱”指战乱,“烧”让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烧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已洗劫一空,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
B.首联下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犹自”充满着人世沧桑之感,“恋吾庐”表明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
C.颔联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是不用机心、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点明诗人归隐故乡的真正原因。
D.尾联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迹的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2.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异同。
2018-12-25更新 | 13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老歌

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直接说明老农家境贫寒,并交代了老农的住地和耕田的数量。
B.三句以“苗疏税多”写出老农家“不得食”的原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C.五、六句写岁暮农闲时老农携子登山采橡实的情景,表现出老农的乐观态度。
D.这首新乐府诗篇幅不长而韵脚屡换,语言平易近人,好像与人娓娓倾诉一般。
2.全诗看似只是罗列现象,但思想倾向十分鲜明。诗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简要分析。
2020-11-24更新 | 10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意

[唐]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蝟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①古意:报古诗,托古喻今之作。②蝟毛,即猬毛,比喻胡须稠密。磔,zhé,张开。
1.下列对本诗歌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长征”的意思是从事远征,交代了“男儿”边疆从军的“勇士”(或军人、将军)的身份。
B.“须如蝟毛磔”五字,说明须又短、又多、又硬。抓住胡须这细部特征来描绘主人公的仪表。
C.“黄云隐底白云飞”,描写了主人公身处的情景,辽阔的原野,昏黄的云天,将主人公更衬托得勇战豪放。
D.诗歌意外出现了一个年仅十五的“辽东小妇”,主要目的是写她的边塞之乐哀怨、悲凉,勾起“三军泪如雨”,反衬主人公的坚强不落泪。
2.这首古体诗前六句运用了五言句式,后六句运用七言句式,非常独特,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样安排的妙处。
2020-12-06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