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白居易(772-84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7353733
古代诗歌阅读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元和十年(815年)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今江西九江)。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的是江南鄱阳湖的早春,诗中选景构图,处处透着“早”意,绘形绘色地写出了南湖早春妩媚可人之态,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B.“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是蒙冤被贬、衰病不堪的诗人在爽心悦目的早春景色面前,思前瞻后所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叹息。
C.“乱点碎红山杏发”一句中的“乱”字,化静为动,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具有画面感。
D.颔联中的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蘋的整齐,其次它与字合用,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蘋的茂盛。
2.请结合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分析两首诗的异同。
【知识点】 白居易(772-846)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重题(其一)

白居易

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久劳生。

早年薄有烟霞志,岁晚深谙世俗情。

已许虎溪云里卧,不争龙尾道前行。

从兹耳界应清静,免见啾啾毁誉声。


【注】①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此溪。②龙尾道:唐代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前的甬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交代了诗人因疲于世务而息影山林的人生选择,感情的喜恶对比鲜明。
B.颔联追溯归隐缘由:年轻时就有强烈的归隐之志,上了年纪后,此志更加坚定。
C.尾联是展望未来生活,认为从此就耳根清净,不会再听到对自己的赞扬或诋毁。
D.全诗格律谨严,用词精当,情感的表达比较直白,语言呈现出较为平易的风格。
2.诗的颈联写到虎溪和龙尾道两处地名,这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05-17更新 | 14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梦微之

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承诗题,写梦中携手同游的热闹与欢乐,和晨起的悲伤哀痛形成巨大落差。
B.颔联自现境况,说自己在微之去世后的生活和生命状态,暗示彼此离别之长之苦。
C.尾联说阿卫韩郎也相应从官场离去,借此含蓄地表达自己已对官场不报什么希望。
D.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的是对微之的思念之情告慰之意,抒情方式主以间接抒情。
2.从“寄”和“雪”切入,对“我寄人间雪满头”进行有深度的赏析。
2022-07-21更新 | 10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岁 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雁默先烹②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 爇(ruò):焚烧 ② 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中的“催”字形象地写出了光阴似箭的情形,也写出诗人的感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阴”。
C.“雁默先烹”引用了典故,不鸣叫者先被杀,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被淘汰。
D.“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E.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体现了白诗一贯的风格。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8-01-04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