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汉 > 其他东汉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5 题号:737813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步出城东门

(汉)无名氏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注],高飞还故乡。

【注】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具有一种近于民歌的素朴风格,很耐人寻味。话不在多,意不在巧;平平淡淡地说来,却如一曲纯净的旋律,一往情深。
B.开头两句写主体人物的活动,交代了抒情主人公的立足点和遥望的方向,为下文抒发思想情感作铺垫。
C.“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自己的朋友分明前日沿此路而去,今日却说河水无梁可渡,暗含对世事不如人意的感慨。
D.在风雪中送别友人归去,诗中此处通过实写友人离去的场景,渲染凄伤的氛围,衬托出抒情主人公不能和友人一样回返故乡的自伤自怜之意。
2.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思想情感?请联系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知识点】 其他东汉作家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树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萦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①《庭中有奇树》为“古诗十九首”之九,为我国东汉晚期作品,作者不详。②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③滋:当“繁”解释。“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④荣:犹“花”。

1.下列各项对诗歌的解读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B.三、四句是说女主人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绿叶繁花的逗引,不禁吃惊日子过得飞快,于是想到折花送给远游的丈夫。
C.五六句写主人公得到花后,顿时感到花香,充满了自己襟怀和衣袖,但遗憾的是,自己所思念的人离得太远,根本无法送到亲人的手中。
D.在五、六句的基础之上,七、八句转入了对失望心态的描写,“此物何足贵”一语中有对所思念的人离家太久的自我安慰。
E.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2.请简要分析《涉江采芙蓉》与本诗歌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抒情手法上的不同之处。
2018-02-27更新 | 9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1)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2)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3)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4)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焦仲卿内心万分悲痛,连马也发出悲哀的嘶鸣,人物同悲,悲意更浓,以物写人,更见悲情。
B.“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等细节描写,表现了刘兰芝对焦仲卿的期盼,一个急归,一个急迎,足见情深意浓。
C.焦仲卿急不择言道“贺卿得高迁”“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可见焦仲卿对刘兰芝是憎恨的。
D.“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两句斩钉截铁,表现了兰芝对爱情的坚贞和以死殉情的决心。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摧藏马悲哀             摧藏:
(2)又非君所             详:
(3)便作旦夕             旦夕:
(4)恨恨那可论             恨恨:
3.将文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2)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3)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4)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2019-11-27更新 | 7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与刘伯宗【1】绝交诗

[汉]朱穆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饥则木揽,饱则泥伏。饕餮贪污,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嗜欲无极。长鸣呼凤,谓凤无德。

凤之所趣,与子异域。永从此诀,各自努力。


注释:【1】刘伯宗:朱穆旧友,困顿时曾颇受朱穆照顾,后趋炎附势。朱穆激于义愤,与之绝交。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中“不洁”“不正”“不定”勾勒出鸱品行不端的形象。
B.“饥则”一句,写鸱肚子饿了就到树上偷其他鸟类的幼鸟来吃。
C.第七句中的“饕餮”是传说中贪吃的怪兽,这里用来比喻鸱。
D.最后两句是说双方从此绝交,今后各自努力,来日一争高下。
2019-05-12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