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王维(701-76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1 题号:74765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赠郭给事

王维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②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④。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注】:①郭给事:字复卿。给事,即给事中,是唐代门下省的要职,常在皇帝周围,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是十分显赫的。②禁里:禁中,即皇宫中。③省:唐代门下省。④琐闱:宫门,因宫门上刻着连琐图案并以青色饰之,故得名。⑤无那:无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郭给事所在门下省的暮春晚景,门下省官署较大,其间门户重叠,楼宇高耸,院中桃李已成绿荫,柳絮风扬。
B.颔联写郭给事在省中值晚班时的悠闲自在,如果说前两句的景物是开阔壮美的,这两句就转为恬淡了。
C.趋金殿,拜琐闱的动作描写表现出郭给事时时紧随皇帝的官职的显要。早朝时摇弄出玉佩的美音去金殿朝见皇帝,傍晚时捧着皇帝的诏书回到门下省给官吏们宣读。
D.本诗借景抒情,通过捕捉自然景象,使颂扬之情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中,从而达到了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2)从情感主旨来看,本诗与柳永的一首干谒词《望海潮》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王维(701-761)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王维,字________,与孟浩然同为盛唐___________诗派代表。
2.以下对对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首句中的“桂魄”指的是月亮,月亮升起,秋露初生,本句点出了秋季这一时令。
B.本诗第二句写虽已秋凉,但主人公却无心更换夏衣,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忧伤之情。
C.本诗第三句描写主人公长夜弄琴的情景,实际是以乐曲寄情,表现了寂寞难寝的心绪。
D.全诗紧扣标题“秋夜”,营造了一种欢快与孤清交织的氛围。
3.联系全诗,赏析本诗末句在刻画人物心理方面的特色。
2019-12-27更新 | 2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晓行巴峡

王 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①树杪:树梢。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2.“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3.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2017-08-02更新 | 194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三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唐代)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赠范晔

陆凯(三国)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梅花

汪中(清代)

孤馆寒梅发,春风款款来。

故园花落尽,江上一枝开。

1.以上三首古诗均用____________(意象)表达了____________之情。
2.赏析每首诗最后两句的抒情艺术。
2022-02-08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