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6 题号:752469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独坐

杜甫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注】①这首诗作于764年秋,当时杜甫(712-770)漂泊西南,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表明诗人此时已入暮年,愁绪满怀,他背对孤城,倚杖而坐,孤单落寂。
B.“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写水势变小,江中露出了小块陆地,天空高远,气候清爽,令人心情愉悦。
C.“朱绂”,指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诗中指做官,和“白首”一样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D.诗中写“江”“天”“沧溟”,交代了所处环境,视野开阔,意境雄浑,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
2.尾联写了怎样的景象?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 杜甫(712-770)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八首(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1.以下对诗歌相关内容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写诗人江楼独坐所见之景,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表现了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少有的平和心境。
B.颔联中,渔人再宿而捕鱼不止,燕子仍在眼前飞来飞去。“还”、“故”二字,使日常景象注入了诗人浓郁的主观情绪。
C.颈联把匡衡和刘向之事化入诗中,巧妙自然,委婉含蓄,却又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D.尾联中“自”字用得极为传神,既写出了昔日同学自鸣得意之态,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平之气。
E.整首诗有较大的空间跨度,由眼前的山郭景象写到长安城的人物生活,将现实与回忆融为一体。
2.这首诗用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请结合全诗逐条分析。
2018-01-17更新 | 10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提 封

杜甫

提封汉天下,万国尚同心。

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时征俊乂入,莫虑犬羊侵。

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


[注]①提封:疆域辽阔。②悬车:喻极险要之地。③莫虑:又作“草窃”。④兵犹火:语出《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也。”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借汉喻唐,一方面表现国家疆域辽阔,一方面表现天下同心同德。
B.颔联为上下相承的流水对,而从修辞上看又运用了比喻、设问等手法。
C.颈联中“俊乂”指贤德之人、俊杰之士,“犬羊”是对异族入侵者的蔑称。
D.本诗语言深沉凝重,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思想和沉郁顿挫的风格。
2021-04-01更新 | 5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安史之乱”时,杜甫一度寄住在成都,此诗作于作者出川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写景来说,“细草微风岸”可谓明暗交织,明写“细草”,暗写当晚星月之光璀璨。
B.“危樯”暗示船体较高,与“夜舟”和“独”字叠加,更加突出诗人所处的境况之悲凄。
C.“名岂文章著”是反问句,说明杜甫不重视自己的诗文创作,他初心是“但使风俗存”。
D.尾联是设问,也是比喻,更是以景结情,“天地一沙鸥”中寄寓着杜甫的落寞与孤独。
2.从景情关系角度,对“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进行赏析。
2023-01-10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