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其他南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18 题号:755793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雨过天晴之后的景色:雨云已不能覆盖整个天空,蓝天一隅挂着一抹淡淡的白云。画面色彩鲜明,形象逼真。
B.颔联运用拟人手法,鹊语声的清脆与残雷声的低沉形成对比,又和谐统一,整个画面充满生机。
C.“卧看星河尽意明”化用了杜牧《秋夕》中诗句“卧看牵牛织女星”,表达了相近的情感。
D.这首诗写景善于捕捉变化的瞬间,从空间变化写到时间的推移,多层次多侧面地描绘微妙多变的大自然。
2.全诗不着一个“喜”字,但喜悦之情蕴于写景叙事之中。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知识点】 其他南宋作家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这首宋诗 ,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赠斯远

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已是霜凝更雨湿”,交代赠诗的时节和天气,渲染了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凄楚。
B.“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虚实结合,说虽然草木依旧枯萎,但梅花一定会悄然开放。
C.“穷日日”“遍村村”,从时空角度强调新春发现之难,表现诗人探春寻春心情之急与信念的坚定。
D.尾联写诗人在收到朋友斯远寄来的新诗之后,擦亮眼睛,振奋精神,一改昏沉之态,连忙回诗相赠。
E.本诗巧妙地将写景叙事与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表达诗人对新春的渴望和希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2.古人评价首联中“春其渐起但无痕”一句为“一篇之警策”,说它“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中的“警策”与“哲理”。
2018-10-22更新 | 6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元  日

陈与义

五年元日只流离,楚俗今年事事非。

后饮屠苏惊已老,长乘舴艋竟安归。

携家作客真无策,学道刳心却自违。

汀草岸花知节序,一身千恨独沾衣


[注]①诗人曾在朝廷任职。南宋建炎四年,金兵大举南侵,诗人避难湖湘间。此诗作于建炎四年。②屠苏:屠苏酒。③刳(kū)心:道教语,谓摒弃杂念。④独沾衣:传说战国时齐景公在牛山落泪,感慨人世无常。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回忆自昔至今五年来的辗转奔波的生活,每逢“元日”,只有“流离”,可见诗人的生活境况。
B.“惊”字写诗人饮屠苏酒时蓦然发觉自己垂老的惊惶之态,“竟安归”表达了对最终竟然安然归乡的欣喜。
C.“携家作客真无策”呼应首联上句,是说自己五年来漂泊辗转,客居他乡。“真无策”透露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D.颈联第二句,写诗人原本决心学道以清除内心杂念,后来却违背了自己原本的意愿,步入仕途,自感追悔莫及。
2.本诗尾联中,诗人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请简要分析。
2020-03-26更新 | 16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宋]叶梦得

题序:“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客较胜相先。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因作此词示坐客。前一夕大风,是日始寒”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南宋绍兴八年。当时作者六十一岁,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②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③云中:汉代北方边防重镇。魏尚、李广都曾在此击破匈奴,立下战功。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二句融情于景,寄寓了作者内心深深的忧思。
B.“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描绘了一幅走马驰射的紧张、热烈的场面。
C.“客争笑”极写宴饮时宾客的欢笑以及对作者衰老的嘲笑,反衬作者的失落痛苦。
D.“何似当筵虎士”表达作者因病不能竞武,看到虎士矫健英武的表现,感慨万千。
2.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凄楚含蓄B.清幽质朴C.旷达闲适D.沉郁苍劲
3.作者上片言“回望”,结句说“回首”,两句画线句前后贯通,情意深切,请加以赏析。
2020-12-21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