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王维(701-76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3 题号:772516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刘司直使安西

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

三春时有燕,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萄逐汉臣。

应使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烟与塞尘”一句勾勒边塞景象的写法,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也有使用。
B.第二联以空中与地上景象形成对比,强调突出友人此去路途的寂寞荒凉。
C.诗歌第三联借用典故,赞颂了汉使将苜蓿和蒲萄(葡萄)带入中原的功绩。
D.全诗从写景到叙史,又转为抒情,自由灵活,但字里行间始终流淌着对友人的深情。
2.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请结合全诗分析。
【知识点】 王维(701-761)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酌酒与裴迪

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注】①裴迪:唐代诗人,是王维的好友。②按剑:发怒时准备拔剑动作。③弹冠:弹去帽子的灰尘,准备做官。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酌酒与君君自宽”一句照应了诗歌的题目。“宽”一字,既是宽人也是宽己。
B.“朱门”一词用了借代手法,借指富贵。这句是说仕途得意的人们在相互庆祝。
C.颈联的景物描写,是为了衬托作者的心情,对情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D.此诗是王维为劝慰裴迪而作的七言律诗,文中多处使用典故,意蕴丰富。
E.作者在这首诗中,处处都体现出一种潇洒淡泊、怡然自适的乐观心态和隐居思想。
2.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8-02-14更新 | 9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张五归山

【唐】王维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注】①张五,即张諲,排行第五,故称张五,曾同王维一起同朝为官,二人交情很深。此时张諲因受到权臣杨国忠的排斥而归山隐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送”交代了写作缘由,“惆怅”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颔联写“几日同携手”,今朝友人却要“先拂衣”,暗含诗人对友人的埋怨和担忧。
C.颈联暗用谢安“隐居东山”的典故,希望友人把自己的隐居之地打扫干净。
D.全诗文字朴实自然,用笔委婉曲折,写出了诗人无限的惆怅,无限的失落。
2.请简要概括本诗表达的情感。
2022-06-23更新 | 5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老将行(节选)

王维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注】①老将:诗中老将已退职在家。②三河:河南、河内、河东三地。③星文:剑上所嵌的七星文。④越甲鸣吾君:据《说苑》记载,因越国甲兵入齐惊动了齐君,雍门子狄请齐君允许他自刎殉职。⑤云中守:魏尚曾任云中太守,威震匈奴,因故削职后又官复原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交代了西北的贺兰山一带战云密布,告急的文书不断传到京城的战争背景。
B.第三、四句写大批青年应召入伍,诸路将军受诏分路出击,为下文老将出场埋下伏笔。
C.第五、六句写老将闻听战事紧张,就把昔日铠甲擦得雪亮闪光,挥动宝剑练起了武功。
D.诗中对偶工巧而自然,语言质朴而灵动,全诗达到了理正而文奇、意新而词高的境界。
2.请简要概括“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两句诗蕴含的思想感情。
2021-12-28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