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房玄龄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77642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羲之,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群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
B.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
C.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
D.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十五岁成人,不便直呼其名,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B.从祖兄弟或从父兄弟的儿子称为从子(但不是兄子、弟子)。在唐代,从子也有指代侄子的。
C.名士指名望高但又未出仕的人,旧也指以学术诗文等著称的知名士人,后泛指知名人士。
D.汉武帝元狩二年时开始设置骠骑将军,以霍去病为之,金印紫绶,位同三公,后来各代沿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长大成才。他幼时并没有显出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性喜自然。他曾经与一众文人雅士聚集在山阴县的兰亭,并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他的书法被世人看重,曾经在门生家写字,后来那些字被无意中刮去了,门生懊悔了好几天。
D.王羲之为人率性。王述在会稽任职时,逢母丧,王羲之因与王述不合,只去吊唁了一次,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2)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知识点】 房玄龄等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辅,字世伟,南阳西鄂人,少有干局。初补蓝田令,不为豪强所屈。时强弩将军庞宗,西州大姓,护军赵浚,宗妇族也,故僮仆放纵,为百姓所患。辅绳之,杀其二奴,一县称之。御史中丞。时积弩将军孟观与明威将军郝彦不协,而观因军事害彦,又贾谧、潘岳、石崇等共相引重,乃义阳王威有诈冒事,辅并纠劾之。用孙秀执权,威构辅于秀,秀惑之,将绳辅以法。辅与秀笺曰:“辅徒知希慕古人,当官而行,不复自知小为身计。今义阳王诚弘怒,不以介意。然辅母年七十六,常见忧虑,恐辅将以怨疾获罪。愿明公留神省察辅前后行事,是国之愚臣而已。”秀虽凶狡,知辅雅正,为威所诬,乃止。后迁冯翊太守。是时长沙王乂以河间王颙专制关中,有不臣之迹,言于惠帝,密诏雍州刺史刘沈、秦州刺史皇甫重使讨颙。于是沈等与颙战于长安,辅遂将兵救颙,沈等败绩。颙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当赴颙之难金城太守游楷亦皆有功转梁州刺史不之官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召陇西太宁韩稚会议,未决。稚子朴有武干,斩异议者,即收兵伐辅。辅与稚战于遮多谷口,辅军败绩,为天水故帐下督富整所杀。初,辅尝论班固、司马迁云:“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同,不如迁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奖劝,恶足以监诫,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迁既造创,固又因循,难易益不同矣。又迁为苏秦、张仪、范睢、蔡泽作传,逞辞流离,亦足以明其大才。故述辩士则辞藻华靡,叙实录则隐核名检,此所以迁称良史也。”

(节选自《晋书·张辅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颙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当赴颙之难/金城太守游楷亦皆有功/转梁州刺史/不之官/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
B.颙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当赴颙之难/金城太守游楷亦皆有功/转梁州刺史/不之官/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
C.颙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当赴颙之难/金城太守游楷亦皆有功/转梁州刺史/不之官/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
D.颙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当赴颙之难/金城太守游楷亦皆有功/转梁州刺史/不之官/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妇族即妻族,指的是妻子的娘家亲族,其中包括岳父族、岳母族这两大家族。
B.转指官职调动,与“徙”同意,《陈情表》中“拜臣郎中”的“拜”也是此意。
C.太守,秦朝至汉初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改为太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D.密诏,皇帝的秘密诏书,也指太后、太子等皇族直系秘密留下的文书或口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辅不畏强权,与恶势力作斗争。他做蓝田令时执法严正,杀死护军赵浚两个作恶的僮仆,得到全县的称赞。
B.张辅为人正直,受到别人的诬谄。他担任御史中丞时,曾弹劾孟观、司马威等人,司马威在孙秀面前诬告他。
C.张辅英勇善战,救司马颙于危难。他率领军队打败了与司马颙交战的刘沈等人,得到了司马颙的赏识和提拔。
D.张辅论事公正,客观评价班、马。他将司马迁和班固对比评价,既点出了两人的优点,也指出了他们的不足。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用孙秀执权,威构辅于秀,秀惑之,将绳辅以法。
(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5.张辅认为司马迁是良史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021-07-09更新 | 6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虓字孟威。少有节操。州召为祭酒,后历位至西夷校尉,领梓潼太守。宁康初,苻坚将杨安寇梓潼,虓固守涪城,遣步骑数千,送母妻从汉水将抵江陵,为坚将朱肜邀而获之,虓遂降于安。坚欲以为尚书郎,虓曰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任乎坚乃止。自是每入见坚,辄箕锯而坐,呼之为氐贼。坚不悦。属元会,威仪甚整,坚因谓虓曰:“晋家元会何如此?”虓攘袂厉声曰:“戎狄集聚,譬犹犬羊相群,何敢比天子!”及吕光征西域,坚出饯之,戎士二十万,旌旗数百里,又问虓曰:“朕众力何如?”虓曰:“戎狄已来,未之有也。”坚党以虓不逊,屡请除之。坚待之弥厚。虓乃密书与桓冲,说贼奸计。太元三年,虓潜至汉中,坚追得之。后又与坚兄子苞谋袭坚,事泄,坚引虓问其状,虓曰:“昔渐离、豫让,燕、智之微臣,犹漆身吞炭,不忘忠节。况虓世荷晋恩,岂敢忘也。生为晋臣,死为晋鬼,复何问乎!”坚曰:“今杀之,适成其名矣。”遂笞之,徙于太原。虓竟以病卒于太原。其子兴迎致其丧,冠军将军谢玄亲临哭之,因上疏曰:“臣闻旌善表功,崇义明节,所以振扬声教,垂美后世。故西夷校尉、梓潼太守周虓,执心忠烈,厉节寇庭。伏愿圣朝追其志心,表其殊节,使负霜之志不坠于地,则荣慰存亡,惠被幽显矣。”孝武帝诏曰:“虓厉志贞亮,无愧古烈。未及拔身,奄陨厥命。甄表义节,国之典也。龙骧将军、益州刺史,赙钱二十万,布百匹。”又赡赐其家。

(选自《晋书·周虓传》,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虓曰/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任乎/
B.虓曰/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任乎/
C.虓曰/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任乎/
D.虓曰/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任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尉”是中国历史上的武官官职。校,军事编制单位;尉,军官。
B.“西域”狭义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广义范围更大。
C.“赠”是指给有功劳的官吏或其父祖加封进爵。文中指给周虓封官。
D.“赙钱”指因助办丧事而赠送丧主的钱财,“赙”指拿财物帮人办丧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虓因亲投降,仍然忠心祖国。他因母亲和妻子被苻坚的部将朱肜抓获而投降,面对苻坚给予的官职,周虓断然拒绝了,彰显了他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B.周虓陪侍苻坚,苻坚炫耀国力。大会群臣时,苻坚向周虓炫耀元会的威容仪仗;苻坚在为吕光饯行时问周虓兵力如何,周虓赞叹说从未有过这样的。
C.周虓不忘国恩,懂得国家大义。他与苻苞密谋袭击苻坚,事败被审时,他以高渐离、豫让为例,表明了自己世受国恩不忘忠心臣节、不会忘恩负义的意愿。
D.周虓归葬晋国,受到朝廷嘉奖。他因病在太原去世,他的儿子周兴迎接灵柩回来发丧,冠军将军谢玄亲临痛苦;孝武帝也下诏褒扬了他,并进行了赏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坚曰:“今杀之,适成其名矣。”遂笞之,徙于太原。
(2)臣闻旌善表功,崇义明节,所以振扬声教,垂美后世。
2018-09-22更新 | 16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接字祖游,河东猗氏人,汶京兆尹尊十世孙也。父蔚,世修儒史之学。接幼丧父,哀毁过礼,乡亲皆叹曰:“王氏有子哉!”渤海刘原为河东太守,好奇,以旌才为务。同郡冯收试经为郎,七十余,荐接于原曰:“夫骍骝不总辔,则非造父之肆;明月不流光,则非随侯之掌。伏惟明府苞黄中之德,耀重离之明,求贤与能,小无遗错,是以鄙老思献所知。窃见处士王接,岐嶷俊异,十三而,居丧尽礼,学过目而知,义触类而长,斯玉铉之妙味,经世之徽猷也。不患玄黎之不启,窃乐春英之及时。”原即礼命,接不受。原乃呼见曰:“君欲慕肥遁之高邪?”对曰:“接薄祜,少孤而无兄弟,母老疾笃,故无心为吏。”及母终,柴毁骨立,居墓次积年。备览众书,多出异义。性简率,不修俗操,乡里大族多不能善之,唯裴雅知焉。平阳太守柳澹、散骑侍郎裴遐、尚书仆射邓攸皆与接友善。出补都官从事。永宁初,举秀才。友人荥阳潘滔遗接书曰:“挚虞、卞玄仁并谓足下应和鼎味,可无以应秀才行。”接报书曰:“今世道交丧将遂剥乱而识智之士钳口韬笔祸败日深如火之燎原其可救乎非荣斯行欲极陈所见冀有觉悟耳。”是岁,三王义举,惠帝复阼,以国有大庆,天下秀孝一皆不试,接以为恨。荡阴之役,侍中嵇绍为乱兵所害,接议曰:“夫谋人之军,军败则死之;谋人之国,国危则亡之,古之道也。荡阴之役,百官奔北,唯嵇绍守职以遇不道,可谓臣矣,又可称痛矣。今山东方欲大举,宜明高节,以号令天下。依《春秋》褒三累之义,加绍致命之赏,则遐迩向风,莫敢不肃矣。”朝廷从之。及东海王越率诸侯讨颙,尚书令王堪统行台,上请接补尚书殿中郎,未至而卒,年三十九。

(选自《晋书·王接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世道交丧/将遂剥乱/而识智之士钳口/韬笔祸败日深/如火之燎原/其可救乎/非荣斯行/欲极陈所见/冀有觉悟耳
B.今世道交丧/将遂剥乱/而识智之士钳口/韬笔祸败/日深如火之燎原/其可救乎/非荣斯行欲/极陈所见/冀有觉悟耳
C.今世道交丧/将遂剥乱/而识智之士钳口韬笔/祸败日深/如火之燎原/其可救乎/非荣斯行/欲极陈所见/冀有觉悟耳
D.今世道交丧将遂/剥乱而识智之士/钳口韬笔/祸败日深/如火之燎原/其可救乎/非荣斯行欲/极陈所见/冀有觉悟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处士”,文中是指善于自处、不求闻达之士,即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有时也指等待分配职位的未仕之人。
B.“孤”,这里指幼而丧父。古代常用“鳏寡孤独”这一词语,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独。
C.“秀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这里是指科举制中经过院试而得到入学资格的“生员”的俗称。
D.“足下”属于称呼对方的敬辞,多用于朋友、同辈之间,古时也用于对上,而燕太子称荆轲为足下则是尊敬的说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接自幼丧父,哀痛身毁表现得超过礼数,乡亲们都称赞王氏有个好儿子,河东太守刘原听说此事后也感到好奇。
B.冯收认为王接优秀异常,居丧期间竭尽礼数,学习过目不忘,义理能触类旁通,具备了治理世事的美德,所以特地向刘原推荐。
C.王接博览群书,常有与众不同的见解。生性简朴直率,不修习世俗推崇的操行,乡里大族很多人都不能好好对他,只有裴与他交好。
D.荡阴之战,百官奔逃,只有嵇绍忠于职守来抵御不道之寇,被乱兵杀害,王接提议对嵇绍加以褒赏,以示榜样,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接薄祜,少孤而无兄弟,母老疾笃,故无心为吏。
(2)是岁,三王义举,惠帝复阼,以国有大庆,天下秀孝一皆不试,接以为恨。
2019-08-12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