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杂记文 >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3 题号:779248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苏轼《喜雨亭记》节选)

【乙】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赤壁赋》节选)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汉代帝王刘彻的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B.岐山之阳,说的是岐山的北面。山之阳指的是山的北面,水之阴指的是水的南面。
C.乙卯、甲子、丁卯指的是时间,六十甲子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D.孟德,即曹操,孟德为曹操的字,古代人的名字由姓、氏、名、字、号五个部分组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古代逢到喜庆,便以之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甲文中作者以“雨”题名亭子,也有这个意思。
B.甲文写作者到了扶风第二年,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亭子,在南面开凿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
C.甲文中说没有收成,盗贼就会猖獗起来,这就需要很多监狱,如果这样,作者与客人想在这亭子上和百姓游玩享乐,也难做得到了。
D.乙文中写像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时,何况自己!作者借此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
4.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节选自【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材料二:

从南明入台,山如剥笋根,又如旋螺顶,渐深遂渐上。过桃墅,溪鸣树舞,白云绿坳,略有人间。饭斑竹岭,酒家胡当垆①艳甚,桃花流水,胡麻正香。过会墅,入太平庵看竹,俱汲桶大,碧骨雨寒,而毛叶离屣②,不啻云凤之尾。使吾家林得百十本,逃帻去裈其下,自不来俗物败人意也

行十里,望见天姥峰大丹③郁起,至则野佛无家,化为废地,荒烟迷草,断碣难扪。农僧见人辄缩,不识李太白为何物,安可在痴人前说梦乎?山是桐柏门户,所谓半壁见海空中闻鸡,疑意其巅。上至石扇洞天,青崖白鹿,葛洪丹丘,俱在明昧之际,不知供奉何以神往?天台如天姥者,仅当儿孙内一魁父,焉能势拔五岳掩赤城耶?山灵有力夤缘入供奉之梦一梦而吟一吟而天姥与天台遂争伯仲席。嗟呼!山哉!人哉!

(【明】王思任《天姥》)

[注]①酒家胡:酒家妇。当垆;在柜台内卖酒。②离屣:此处形容竹叶纷披之状。③丹:指代寺庙。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山灵有力[A]夤缘[B]入供[C]奉之梦[D]一梦而吟[E]一吟[F]而天姥与天台[G]遂争伯仲席。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迷花倚石忽已暝”的“暝”指天色昏暗,与《醉翁亭记》中“云归而岩穴暝”的“暝”意思不同。
B.青云梯,古时指上天的阶梯,多指高峻入云的山路,也可指高位或谋取高位的途径。
C.“熊咆龙吟殷岩泉”中的“殷”指震动,与成语“殷天动地”中的“殷”意思相同。
D.“不知供奉何以神往”,这里的“供奉”指的是李白,因为李白曾官供奉翰林院。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直到“仙之人兮列如麻”写的都是梦境,这也是全诗的主体部分。
B.王思任登山后发现太白所谓“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且放白鹿青崖间”这类景象“俱在明昧之际”,意在讽刺李白夸大其词,所言不实。
C.王思任从天台山行至天姥山,本欲领略李白诗中所写天姥山的景象和气势,而当实地见到李白所言梦寐之景时,他感到失望,感慨万千。
D.《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部分正面描写登山所见之景和迷离恍惚的神仙世界,写得有声有色,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更添浪漫主义色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2)使吾家林得百十本,逃帻去裨其下,自不来俗物败人意也。
5.《天姥》作者亲历天姥山,见到了哪些与《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截然不同的景象,请简要概括。
2024-04-03更新 | 6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4)
真题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1.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_____观。
2.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
【注】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②醯(xī):醋。
2014-06-20更新 | 104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各题。

东轩记        苏辙(宋)

①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既至,盐酒税治舍,水患尤甚。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厅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皆适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②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 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③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欢迎转发!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

④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 庐 , 为 环 堵之 室而 居 之。 然 后追 求 颜氏 之 乐, 怀 思东 轩, 优 游以 忘 其老 。 然 而非 所 敢望也

(有删改)

1.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
2.对第②段举颜回一例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对颜回安于困顿、清贫自守行为的困惑。
B.揭示做官忙碌奔波的处境会妨害学道的道理。
C.对比作者疲累的现状,强调精神之乐的可贵。
D.表达对颜回自以为乐的生活态度的难以苟同。
3.简析第③段“嗟夫”一词在构思上的作用。
4.对第③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沉湎于物质的享乐,会堵塞住士人追求大道的进程。
B.求道者认为天地的大小和个体的死生是最重要的事。
C.臻于求道之境,可以无视境遇困窘而内心超然旷达。
D.官场奔波疲乏,让作者放低心态完全是不可能的事。
5.结合全文,分析第④段画线句丰富的情感内涵。。
2018-06-14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