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4 引用次数:586 题号:78275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2.二三两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具体分析。
3.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11-12高一上·河北邯郸·期中 查看更多[4]
【知识点】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羌村三首[注](其二)

杜 甫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注]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诗人任左拾遗时,房琯罢相,他上书援救,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探家,《羌村三首》就是此次还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的孩子“不离膝”,怕父亲再次离家,说明诗人常在外奔波。
B.“萧萧北风劲”中的“劲”表现出秋风之大,渲染了凄苦的氛围。
C.第五、六句和第七、八句构成今昔对比,寄托了诗人胸中的苦闷。
D.诗歌的前八句叙事,并在叙事中融入情感,后四句则是抒情。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2021-01-08更新 | 12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4)
【推荐2】阅读下边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午枕
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1.诗歌第二句点明了梦醒的时间,请说说“催”字表现诗人什么感受?
2.有人说三四两句很有艺术表现力,请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2013-10-12更新 | 16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 读 下 面 这 首 唐 诗 ,完 成小题 。

独 酌

杜 甫

步 屦 深 林 晚 ,开 樽 独 酌 迟 。

仰 蜂 黏 落 絮 ,行 蚁 上 枯 梨 。

薄 劣 惭 真 隐 ,幽 偏 得 自 怡 。

本 无 轩 冕 意 ,不 是 傲 当 时 。


注 释 :本 诗 写 于 上 元 二 年 (761 年 ),杜 甫 正 居 于 草 堂 ,生 活 相 对 安 定 。
1.下 列 对 这 首 诗 的 赏 析 ,不 恰 当 的 一 项 是
A.杜 甫 创 作 古 近 体 兼 备 。 本 诗 为 五 言 律 诗 颔 联 、 颈 联 对 仗 工 整 。
B.首 联 写 作 者 散 步 归 来 独 酌 ,奠 定 了 全 诗 孤 独 、 苦 闷 的 感 情 基 调
C.诗 歌 前 两 联 为 独 酌 之 景 ,后 两 联 为 独 酌 之 情 ,情 景 交 融 ,自 然 无 痕 。
D.尾 联 “ 轩 冕 ” 借 代 为 官 生 活 , 全 诗 透 着 沧 桑 后 的 平 静 , 略 带 感 伤 。
2.颔 联 写 景 精 妙 , 请 简 要 赏 析 。
2018-02-19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