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0 题号:788366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曲江二首(其二)【注】

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注】这首诗写于758年(乾元元年)暮春,当时杜甫正任“左拾遗”。可是到了这年六月,杜甫就受到处罚,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1.下列对这首诗颈联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颈联对仗工整,“穿花”对“点水”、“蛱蝶”对“蜻蜓”、“深深”对“款款”、“见”对“飞”,整饬而富于美感。
B.“穿花”与“点水”写出蛱蝶、蜻蜓的动态美,“深深”与“款款”写出蛱蝶、蜻蜓的情态美,以动写静,精当而有韵味。
C.蛱蝶“穿花”而“见”,蜻蜓“点水”而“飞”,春光的美景在“蛱蝶”“蜻蜓”的自由飞舞中体现,体物缘情,突出春天的美好。
D.颈联描写江头之景,明丽而美好,上承前两联作者对人生境况的叙述,又引出尾联作者的感慨,全诗结构圆合自然。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杜甫(712-770)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唐代〕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①短发:年老而头发稀疏。②吹帽:王隐《晋书》:“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孟嘉,东晋名士,其性风流蕴藉。③茱萸:古代风俗,九月九日,佩茱萸(植物名,有浓香)囊可以祛邪辟恶,益寿延年。
1.从本诗中的_____________意象可以看出这首诗写于中国的_____________传统节日。
2.请比较这首诗和杜甫《登高》诗中所表达情感的异同。
2022-01-07更新 | 12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小题。

西郊

杜甫

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

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傍架齐书帙,看题减药囊。

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

【注】①齐:整书使齐。②帙:书、画的封套,包书套子。③题:药上标题。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人看到西郊沿途的细柳,闻到路边飘来的梅香,从视觉和嗅觉的不同感官表露出自己的愉悦之情。
B.在西郊的草堂里,诗人平日里整理书籍,检视药囊,生活显得清幽、闲适。
C.杜甫弃官后历尽千辛万苦到达成都,在西郊盖了一间草堂,从此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喜不自禁,写下这首诗。
D.杜甫的诗以沉郁为主,情感深厚、忧愤、蕴藉,但偶尔也流露出轻松喜悦的情趣,如《西郊》和《江畔独步寻花》等。
E.“疏懒”即“懒散”的意思。诗人久在草堂,少有人来往,不免感到有些失意,心生懒惰之情。
2.王安石曾说:“老杜之‘无人觉来往,下得‘觉,字大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赏析。
2017-11-08更新 | 7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岳阳楼下

杜 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檠;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B.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炼字,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
C.“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典故,都出典为《庄子•秋水》。其中,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D.全诗以豪景抒悲情,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E.作者在尾联进行了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
2.本诗与《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017-03-14更新 | 2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