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其他北宋作家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5 题号:792898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常衮,京兆人,天宝末,及进士第。由太子正字,累为中书舍人。文采赡蔚,誉重一时。始,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性易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衮建言:“今西蕃盘桓境上,数入寇,若相连结,以乘无备,其变不细,请早图之。”又天子诞日,诸道争以侈丽奉献。衮以为:“今诸道馈献,皆淫侈不急,而节度使、刺史非能男耕而女织者,类出于民,是敛怨以媚上也,请皆还之。今军旅未宁,王畿户口十不一在,而诸祠寺写经造像,焚币埋玉,所以赏赉若比丘、道士、巫祝之流,岁巨万计。陛下若以易刍粟,减贫民之赋,天下之福岂有量哉!”代宗嘉纳。迁礼部侍郎。时宦者刘忠翼权震中外,泾原节度使马璘为帝宠任,各有亲戚干贡部及求为两馆生,衮皆执理拒却,人皆畏之。会绾卒,衮始当国。先是,百官俸寡狭,议增给之。时韩滉使度支,与衮皆任情轻重。滉恶国子司业张参,衮恶太子少詹事赵槊,皆少给之。太子文学为洗马副,衮姻家任文学者,其给乃在洗马上。其骋私崇怨类此。故事,日出内厨食赐宰相家,可十人具,衮奏罢之。政事堂有后门,盖宰相时到中书舍人院,咨访政事,以自广也,衮又塞绝其门,以示尊大。窒卖官之路,然一切以公议格之,非文词者皆摈不用。德宗即位,衮奏贬崔祐甫为河南少尹。帝怒,使与祐甫换秩,再贬潮州刺史。建中初,杨炎辅政,起为福建观察使。始,闽人未知学,衮至,为设乡校,使作为文章,亲加讲导,由是俗一变,岁贡士与内州等。于官,年五十五,赠尚书左仆射。

(节选自《新唐书·常衮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性易/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
B.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性易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
C.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性易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
D.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性易/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纥,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回纥汗国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与唐王朝保持紧密关系。
B.巫祝,古代称事鬼神者为巫,祭主赞词者为祝;两者连用指掌管占卜祭祀的人。
C.礼部侍郎,礼部是六部之一,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尚书、侍郎为正、副首长。
D.卒,死。《礼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人死曰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衮文采斐然,位极人臣。他文采丰美,一时声誉很大,受人重视;他凭借科举走上仕途,前后担任多个官职,最高位居宰相。
B.常衮关心国政,体恤民情。他提醒皇帝提防回纥与西蕃内外勾结;在皇帝生日时,他又规劝皇帝减轻百姓赋税,造福天下苍生。
C.常衮不畏权贵,依理选人。升任礼部侍郎后,当时的权贵宠臣到贡部为各自的亲戚请求职位,他都依理拒绝,人们都畏惧他。
D.常衮不持公允,妄自尊大。他执掌国政后凭情感好恶来定官员俸禄增补份额;又堵塞政事堂后门,以此显示自己的尊贵地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类出于民,是敛怨以媚上也,请皆还之。
(2)故事,日出内厨食赐宰相家,可十人具,衮奏罢之。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知识点】 其他北宋作家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蔡端明文集序

【北宋】 王十朋

文以气为主非天下之刚者莫能之古之能文之士非不多而能杰然自名于世者亡几无刚气以主之也。孟子以浩然充塞天地之气,而发为七篇仁义之书。韩子以忠犯逆鳞之气,而发为表里六经之文。韩子攘斥佛老之功,不在孟子之下,皆气使之然也。欧阳文忠公、徂徕先生石守道、河南尹公师鲁、莆阳蔡公君谟,皆所谓杰然者。端明公文章,文忠公尝称其清遒粹美,后虽有善文词好议论者,莫能改是评也,予复何云?然窃谓公之诗文,实出于气之刚,入则为謇谔①之臣,出则为神明之政,无非是气之所寓。

(有删改)


[注]①謇谔:正直。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文 以 气 为 主 非 天 下 之 刚 者 莫 能 之 古 之 能 文 之 士 非 不 多 而 能 杰 然 自 名 于 世 者 亡 几 无 刚 气 以 主 之 也。
2.文中韩子、文忠公的本名是_________、_________。
3.王十朋认为蔡端明的文章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
2019-07-08更新 | 3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见王安石

介甫与苏子瞻初无隙,吕惠卿忌子瞻才高,辄问之。神宗欲以子瞻为同修起居注,介甫难之;又意子瞻文士不晓吏事,故用为开封府推官,以困之。子瞻益论事无讳,拟廷试策献万言书,论时政甚切,介甫滋不悦子瞻,子瞻外补官。中丞李定,介甫客也。定不服母丧,子瞻以为不孝,恶之。定以为恨劾子赡作诗谤讪子赡自知湖州下御史狱欲杀之神宗终不忍贬散官黄州安置

移汝州,过金陵,见介甫甚欢。子瞻曰:“某欲有言于公。”介甫色动,意子瞻辨前日事也。子瞻曰:“某所言,天下事也。”介甫色定,曰:“姑言之。”子瞻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介甫举手两指,示子瞻曰:“二事皆惠卿启之,某在外,安敢言?”子瞻曰:“固也,然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事上者,岂可以常礼乎?”介甫厉声曰:“某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盖介甫尝为惠卿发其“无使上知”私书,尚畏惠卿,恐子瞻泄其言也。介甫又语子瞻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子瞻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介甫笑而不言。

(选自邵伯温《邵氏见闻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定以为恨/劾子瞻作诗谤讪/子瞻自知/湖州下御史狱/欲杀之神宗/终不忍/贬散官/黄州安置
B.定以为恨/劾子瞻作诗谤讪/子瞻自知湖州下御史狱/欲杀之/神宗终不忍/贬散官/黄州安置
C.定以为恨/劾子瞻作诗谤讪/子瞻自知湖州下/御史狱/欲杀之神宗/终不忍/贬散官/黄州安置
D.定以为恨/劾子瞻作诗谤讪子瞻自知/湖州下御史狱/欲杀之/神宗终不忍/贬散/官黄州安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介甫与子瞻分别是王安石和苏轼的字,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
B.廷试是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朝廷上举行的考试,又称“御试”、“廷对”。
C.外补指京官外调,古代调动官职主要有迁、 徙、调、改、转等。
D.服母丧即母亲去世后为其戴孝以示哀悼,也称作“丁母忧”“丁外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与苏轼当初没有什么矛盾,吕惠卿嫉妒苏轼文才高超,就挑拨离间他们的关系。
B.苏轼谈论事情没有避忌,准备用万言书的方式评论当时朝政得失,王安石对苏轼更加不高兴。
C.苏轼调任汝州,经过金陵时见到王安石十分高兴,他对王安石谈了一番关于国家大事的认识。
D.苏轼认为,大兴兵狱是灭亡的征兆,国家应该以仁厚治理天下,希望王安石有所作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意子瞻文士不晓吏事,故用为开封府推官,以困之。
(2)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
2020-02-23更新 | 15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州新筑东西城记

(北宋)尹洙

城,武备之一,譬于兵,为器之大者也.。古圣王捍.患底民,弓矢甲胄,与城郭沟池交相为用,以利后世,世人不推究古始,以为王者专任德教,不必城守为固。果如是,武库甲兵将安用邪?圣人以不教战为弃民,兵不可得而废,犹城之不可废。 呜呼!世人未之思也。上之.十六年,始用西师,边将增壁垒,寝为守备。又二年,虏犯塞,震动鄜延之师。自潼关以西,诸州悉城,群议靡然,无复立异者。然而事暴起,严期办,甚者削制度,苟谋亟成。既而不免改作,重伤民力,比之平时预为之图,劳资过半矣。 秦州自昔为.用武地,城垒粗.完,数十年戎落内属益众,物货交会,闾井日繁,民颇附城而居。

韩公作镇之初年,籍城外居民暨屯营几万家。公曰:“是所以资.寇也。”乃.上其事,以益城为请。诏从之。公择材吏,授之规模,东西广城四千一百步,高三丈五尺,基厚皆称是,内与旧城连属, 合为一城。自十月至正月,以毕事闻,总工三百万,秦人壮之。是岁尽冬无甚寒,杵者声讴,以致 其乐焉。

先是,郡有罗谷水,自北山而下,公导之,使西塞故道以治城,众颇为疑。明年夏,大雨,水 循新堤,绝不为城害,众乃服。

或者以虏数敌中国今作城只以自守非制虏术此大不然今之所患边垒未能尽固耳。果尽固,虽虏 至,吾兵得专力于外,胜势多矣。如虏以吾城守既备,息其阋边之谋,则《兵志》所谓“无智名, 无勇功,善之善者”也。公忠国爱人之心,其在兹乎!

自始事,公宴犒慰劳,无日不至。既成,由诸校而上,天子又第其劳加赐焉。《春秋》,列国兴作皆以书。城之四月,某得以州事佐公,故详其实而书之。凡董.役之长,暨 勤事之吏,皆刻名于石阴。庆历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圣王捍.患底民            捍:抵御
B.是所以资.寇也               资:帮助
C.城垒粗.完                      粗:仓促
D.凡董.役之长                  董:监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上其事                                使人复葺南阁子
B.秦州自昔用武之地                 俗人言也
C.上十六年                              俯察品类
D.为器之大者                           惜其用武而不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先以军队建设做类比论述了城墙对国家的重要作用,然后叙述了秦州东西城墙建造的具体过程,盛赞了韩公的建城之举。
B.第二段叙述了西夏入侵时朝廷仓促建城的旧事,和韩公合理规划,有序安排建造做对比,体现了韩公建造秦州东西城墙的功劳。
C.韩公勤政爱民,数十年来秦州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和汉人交流频繁,大多居住在城外,为了让他们安居乐业,韩公到任后,采取了登记户籍、建造城墙等措施。
D.本文叙议结合,语言质朴无华,但议论谨严,词约理精。尤其是对城墙建造作用的议论体现了作者独到的军事眼光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追求。
4.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或 者 以 虏 数 敌 中 国 今 作 城 只 以 自 守 非 制 虏 术 此 大 不 然 今 之 所 患 边 垒 未 能 尽 固 耳
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自潼关以西,诸州悉城,群议靡然,无复立异者。
(2)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2019-02-24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