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房玄龄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01 题号:804259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周馥,字祖宣。少与友人成公简齐名,俱起家为诸王文学,累迁司徒左西属。司徒王浑表“馥理识清正,兼有才干,请补尚书郎”。许之。稍迁司徒左长史、吏部郎,选举精密,论望益美。转御史中丞、侍中,拜徐州刺史,加冠军将军、假节。征为廷尉。

惠帝幸邺,成都王颖以馥守河南尹。陈眕、上官巳等奉清河王覃为太子,加馥卫将军、录尚书,馥辞不受。覃令馥与上官巳合军馥以巳小人纵暴终为国贼乃共司隶满奋等谋共除之谋泄为巳所袭奋被害馥走得免。及巳为张方所败,召馥还摄河南尹。暨东海王越迎大驾,以馥为中领军,未就,迁司隶校尉,加散骑常侍、假节,都督诸军事于渑池。帝还宫,出为平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代刘准为镇东将军,讨陈敏,灭之,以功封永宁伯。

馥自经世故,每欲维正朝迁,忠情恳至。以东海王越不尽臣节,每言论厉然,越深惮之。馥睹群贼孔炽,洛阳孤危,乃建策迎天子迁都寿春。永嘉四年,与长史吴思、司马殷识上书曰:“虽圣上神聪,元辅贤明,居俭守约,用保宗庙未若相土迁宅,以享永祚。

越与苟晞不协,馥不先白于越,而直上书,越大怒。先是,越召馥及淮南太守裴硕,馥不肯行,而令硕率兵先进。硕贰于馥,乃举兵称馥擅命,已奉越密旨图馥,遂袭之,为馥所败。硕退保东城,求救于元帝。帝遣扬威将军甘卓、建威将军郭逸攻馥于寿春。安丰太守孙惠帅众应之,使谢摛为檄。摛,馥之故将也。馥见檄,流涕曰:必谢摛之辞。”摛闻之,遂毁草。旬日而馥众溃,奔于项,为新蔡王确所拘,忧愤发病卒。

(节选自《晋书,周馥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覃令馥与上官巳合/军馥以巳小人/纵暴终为国贼/乃共司隶满奋等谋共除之/谋泄/为巳所袭/奋被害/馥走得免
B.覃令馥与上官巳合军/馥以巳小人纵暴/终为国贼/乃共司隶满奋等谋共除之/谋泄/为巳所袭/奋被害/馥走得免
C.覃令馥与上官巳合军/馥以已小人/纵暴终为国贼/乃共司隶满奋等谋共除之/谋泄/为已所袭/奋被害/馥走得免
D.覃令馥与上官巳合军/馥以巳小人纵暴/终为国贼/乃共司隶满奋等谋/共除之/谋泄为巳所袭奋/被害/馥走得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表,古代文体的一种,是臣下给皇帝的奏章,既可言事,也可抒情,如《出师表》《陈情表》等。
B.幸,是古代帝王对女子或大臣的宠爱,如《鸿门宴》中的“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本文中即是这个意思。
C.祚,本意是指福,赐福;也指帝位。“以享永祚”即长久享受帝王之位。
D.檄,是古代文体。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馥年轻时就与成公简齐名,都起家于诸王文学,后来司徒王浑上表赞赏周馥,并推荐他做尚书郎,得到允许。
B.周馥因打败上官巳有功,被张方召为河南尹,又被东海王司马越召为中领军;又因讨伐陈敏有功,被封为永宁伯。
C.周馥发现朝纲混乱,就与长史吴思、司马殷识上书建议迁都寿春,但东海王司马越以周馥越级上书而震怒。
D.周馥被围困于寿春,其旧将谢摛所拟檄文,让周馥流泪,谢摛听说后自毁檄文。后周馥被新蔡王司马确拘押,忧愤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馥睹群贼孔炽,洛阳孤危,乃建策迎天子迁都寿春。
(2)硕贰于馥,乃举兵称馥擅命,已奉越密旨图馥,遂袭之,为馥所败。
【知识点】 房玄龄等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嵇含字君道。祖喜,徐州刺史。父蕃,太子舍人。含好学能属文。家在巩县亳丘,自号亳丘子,门曰归厚之门,室曰慎终之室。楚王(司马)玮辟为掾。玮诛,坐免。举秀才郎中时弘农王粹以贵公子尚主馆宇甚盛图庄周于室广集朝士使含为之赞含援笔为吊文文不加点粹有愧色齐王冏辟为征西参军,袭爵武昌乡侯。长沙王乂召为骠骑记室督、尚书郎。乂与成都王颖交战,颖军转盛,尚书郎旦出督战,夜还理事。含言于乂曰:“昔魏武每有军事,增置掾属。青龙二年,尚书令陈矫以有军务,亦奏增郎。今奸逆四逼,王路拥塞,倒悬之急,不复过此。但居曹理事,尚须增郎,况今都官中骑三曹昼出督战,夜还理事,一人两役,内外废乏。含谓今有十万人,都督各有主帅,推毂授绥,委付大将,不宜复令台僚杂与其间。”乂从之,乃增郎及令史。

怀帝为抚军将军,以含为从事中郎。惠帝北征,转中书侍郎。及荡阴之败,含走归荥阳。永兴初,除太弟中庶子。西道阻阂,未得应召。范阳王虓为征南将军,屯许昌,复以含为从事中郎。寻授振威将军、襄城太守。虓为刘乔所破,含奔镇南将军刘弘于襄阳,弘待以上宾之礼。含性通敏,好荐达才贤。属陈敏作乱,江扬震荡,南越险远,而广州刺史王毅病卒,弘表含为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未发,会弘卒,时或欲留含领荆州。含性刚躁,素与弘司马郭劢有隙,劢疑含将为己害,夜掩杀之。时年四十四。怀帝即位,曰宪。

(节选自《晋书·嵇含传》)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除郎中时/弘农王粹以贵公子尚/主馆宇甚盛/图庄周于室/广集朝士/使含为之赞/含援笔为吊文/文不加点/粹有愧色/
B.除郎中/时弘农王粹以贵公子尚/主馆宇甚盛/图庄周于室/广集/朝士使含为之赞/含援笔为吊文/文不加点/粹有愧色/
C.除郎中时/弘农王粹以贵公子尚主/馆宇甚盛/图庄周于室/广集/朝士使含为之赞/含援笔为吊文/文不加点/粹有愧色/
D.除郎中/时弘农王粹以贵公子尚主/馆宇甚盛/图庄周于室/广集朝士/使含为之赞/含援笔为吊文/文不加点/粹有愧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文中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
B.郎中:文中指一种官名。战国时为宫廷(国君)的侍卫。
C.袭爵: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承袭原有爵位,其余继承人则减三等袭爵。
D.谥号:指封建时代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一生功过的褒贬总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嵇含出身官宦人家,追求高洁品性。嵇含祖父、父亲都为朝廷官员。嵇含好学且擅长写作,分别用“归厚”“慎终”来给自家门、室命名,表明心志。
B.嵇含审时度势,善于进言。任长沙王司马乂骠骑记室督、尚书郎时,援引史实和分析当时现实,成功劝服司马乂接受建议增设了郎官和令史。
C.嵇含身逢乱世,命途多舛。跟从惠帝北征,转任中书侍郎,荡阴战败后逃归荥阳。跟随范阳王司马虓屯兵许昌,任襄城太守,襄城被攻破又奔走投靠刘弘。
D.嵇含与人结怨,被人暗杀。刘弘去世,嵇含被推荐统领荆州,刘弘部下郭劢与嵇含有矛盾,郭劢担心嵇含将成为自己的祸害,深夜乘其不备杀死嵇含。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尚书令陈矫以有军务,亦奏增郎。今奸逆四逼,王路拥塞,倒悬之急,不复过此。
(2)含谓今有十万人,都督各有主帅,推毂授绥,委付大将,不宜复令台僚杂与其间。
2020-01-07更新 | 3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父旷,淮南太守。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起家秘书郎,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皆不就。复授护军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乃遗羲之书。羲之遂报书曰:“吾素自无廊庙志,不于足下参政而方进退。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吾虽无专对之能,直谨守时命,宣国家威德,必令远近咸知朝廷留心于无外。若不以吾轻微,无所为疑,吾惟恭以待命。”

羲之既拜护军,后又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殷浩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以与浩书以戒之,浩不从。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止之,情意恳切。浩遂行,果败。复图再举,羲之又遗浩书曰:“政以道胜宽和为本,力争武功,作非所当。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都督将各复旧镇。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若犹以前事为木工,故复求之于分外,宇宙虽广,自容何所!知言不必用或取怨执政然当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若必亲征未达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愿复与众共之。

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货。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性爱鹅,甚以为乐。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尝叹曰:“我卒当以乐死。”又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朝廷不复征之。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先旨,固让不受。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知言不必用/或取怨执政然/当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若必亲征/未达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
B.知言不必用/或取怨执政/然当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若必亲征/未达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
C.知言不必用/或取怨执政/然当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若必亲征/未达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
D.知言不必用/或取怨执政然/当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若必亲征/未达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伯,指父亲的堂兄。“从”意为“堂房亲属”,类似表达还有“从弟”“从叔”等。
B.廊庙,指殿下屋和太庙,后指代朝廷,意同《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中的“庙”。
C.东土,顾名思义,是指东方的国土区域。在文中,与西方相对而言,称中国为东土。
D.桑榆,指桑树与榆树。因日落时光照在桑榆的树端,故代指日暮,可引申为人的晚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幼时少言,后成大器。他长成后擅长书法言辞,深受族内长辈和朝中人士器重。
B.王羲之性情真挚,不慕名利。朝廷多次征召他,他都没有应允,在殷浩劝说下才做了护军将军。
C.王羲之关心朝政,胸怀家国。多次口头劝说殷浩北伐无果,最后一次则写信再相劝告。
D.王羲之生性天真,喜好山水。辞官以后,他游山玩水,渔猎取乐,朝廷也不再征召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课内)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5.王羲之为什么要反复劝阻殷浩北伐?试结合全篇简要作答。
2022-06-18更新 | 7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

起家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累长史。亮临,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军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殷浩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以与浩书以戒之,浩不从。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止之,言甚切至。浩遂行,果为姚襄所败。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
B.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
C.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
D.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唢/羲之于是始知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指堂房亲属,如《李将军列传》中“广从弟李蔡”,“从弟”即“堂弟”,此处指王羲之是他的侄子。
B.草,指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C.迁,可指晋升或官职调动,不能指贬谪。左迁,指降职,如《琵琶行》小序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D.薨,指古代诸侯或大官的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特别擅长隶书,评论者称赞他书法的笔势飘逸如浮云,刚健如惊龙。他评价自己的书法时说,他的书法并不比书法名家钟繇、张芝差。
B.王羲之的才能并没有一开始就受到人们认可,他的书法成就也不是天生的,他的书法起初没有超过庾翼、郗愔,等到了暮年方才显得精妙。
C.王羲之虽然后来寄情山水,远离官场,但之前他也关心国事,考虑到国家的安定在于内外和睦,他写伯给殷浩,提醒他处理好和桓温的关系。
D.晋时期人们对生命、自然很敏感,谢安曾对王羲之说,中年以后自己为悲哀的音乐所感伤,尤其是同亲友分别,心情就会变得很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2)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
2021-04-03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