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4 题号:82523
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临 江 仙
[宋]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⑴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2008·湖北·高考真题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双双燕·咏燕

【南宋】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②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注:①差(cī)池:燕子飞行时,有先有后,尾翼舒张貌。②芹泥:水边长芹草的泥土。

1.从题材看,本词是一首___词;在刻画燕子的形象时,主要采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
2.有人说本词“通篇不出‘燕’字,而句句写燕,极妍尽态,神形毕肖”,但下阕最后两句却在写思妇,这样是否离题?请结合全词内容作简要分析。
2019-01-13更新 | 7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浣溪沙·和无咎韵(注)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2.词人说“新愁常续旧愁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因何而愁。
2020-09-14更新 | 5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北宋末南宋初词人,浙江临海人。作者作此词时侨居建康(今江苏南京)。②江城:指建康。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指代养老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岁华销尽客心惊”,作者心惊于十年时间倏忽而逝,而自己报国无望,国事亦难以振兴。
B.“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年华老去、无法驰骋疆场的遗恨,以及因国事而涕泪不止的忧虑之情。
C.“送老”一词承上启下,上承“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应吴兴”“别愁”“孤影”,是贯通上下词意的关键词。
D.“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是写作者与故人分别之后孤独愁苦的情态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以景作结,耐人寻味。
E.虽然南宋统治者妥协投降,以求片刻苛安。言路蔽塞,贤能不用,国运日渐不济,但作者仍热血沸腾,词里没有一点消极内容。
2.起首两句“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2017-11-03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