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2 题号:8256017
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C.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知识点】 修辞手法 解读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个月不下雨。太阳每天晒十五小时。寒暑表中的水银每天爬到三十八度之上。河底处处向天。池塘成为洼地。野草变作黄色而矗立在灰白色的干土中。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充塞了人间。

迟耕的地方还没有种田,田土已硬得同石头一般。早耕的地方苗秧已长,但都变成枯草了。尽驱全村的男子用水车踏水。先由大河踏进小河,再由小河踏进港汊,再由港汊踏进田里。但一日工作十五小时,人们所踏进去的水,不够太阳一日十五小时的蒸发。

有几个人绝望地说:“即使现在马上下雨,已经来不及了。”然而多数人并不绝望:农人依旧拼命踏水,连黄发垂髫都出来参加。镇上的人依旧天天仰首看天,希望它即刻下雨,或者还有万一的补救。他们所以不绝望者,为的是十余日来东南角上天天挂着几朵云霓,它们忽浮忽沉,忽大忽小,忽明忽暗,忽聚忽散,向人们显示种种欲雨的现象,维持着他们的一线希望。有时它们升起来,大起来,黑起来,似乎义勇地向踏水的和看天的人说:“不要失望!我们带雨来了!”于是踏水的人增加了勇气,愈加拼命地踏,看天的人得着了希望,欣欣然有喜色而相与欢呼:“落雨了!落雨了!”年老者摇着双手阻止他们:“①喊不得,喊不得,要吓退的啊。”不久那些云霓果然被吓退了,②它们在炎阳之下渐渐地下去,少起来,淡起来,散开去,终于隐伏在地平线下,人们空欢喜了一场,依旧回进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中。每天有一场空欢喜,但每天逃不出苦闷和恐慌。原来这些云霓只是挂着给人看看,空空地给人安慰和勉励而已。


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分别使用了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12更新 | 6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桃是桃花么?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但它并不是我们栽培着结果的桃树。它与我们吃的桃子虽是无比亲密的姐妹,同属蔷薇科桃属,但它的果子却不能食用。在北方,山桃是春天的哨兵。在静静的山谷里眺望春的阳光,当阳光和煦,风也有了温度的时候,山桃按捺不住了,伸展出粉白的颜色,好像在一夜之间,春就来了,变成满山的云和霞,氤氲地落在山桃的枝头。春分是北方春天的初始,而春分的山桃,则是北方春天到来的第一声闪雷。

早春的树木,为了抢占授粉的先机,会努力开出芳香繁茂的花朵。早春的植物为什么会这样追逐着春光?因为在春到来之时,最早苏醒的不是植物,而是纷纷攘攘的昆虫们,早开的山桃先于叶开花,就是将秋冬积聚的能量换作花的绽放,来吸引饥肠辘辘的授粉者。,生长在山顶的山杏接着山桃绽放,之后是榆叶梅、连翘、樱花,而我们常吃的桃子则要等到四月中旬才会与人面相映。

山桃是山的馈赠,这种春天花木是北方气候条件下最可诠释春的花卉。虽然现在园艺异常发达,花园里种着来自异国他乡的美丽植物:红的北美海棠,粉的东京樱花,艳的各色郁金香和洋水仙。然而在春之伊始,它却可以准时报春。天空不再像冬天那样灰暗和清淡,淡蓝色的天空下,山桃催促着我们来到湖边,看冰已经消融;催促着我们来到山间,看春的舞会就要上演。山桃,请记住它的名字,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拟人可以使句子具有特殊的情味,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拟人修辞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淡蓝色的天空下,山桃催促着我们来到湖边、山间看冰已经消融、春的舞会就要上演。”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2-07-25更新 | 22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态文明同个人发展、社会文明、国家现代化           。纵观人类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实践一再证明,           、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中国所走的本着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强大生机和活力。

生态环境保护,归根结底是广泛而深刻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建设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        的社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依靠改革、依靠法治、依靠科技推进转型升级。坚持把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整治不利于群众生命健康的环境问题,以         的决心和勇气,坚决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施,推进腾笼换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息息相关             饮鸩止渴             相辅相成             破釜沉舟
B.休戚与共             杀鸡取卵             相反相成             壮士断腕
C.息息相关             杀鸡取卵             相辅相成             壮士断腕
D.休戚与共             饮鸩止渴             相反相成             破釜沉舟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走以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
B.中国本着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
C.中国所走的以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
D.中国所走的本着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
3.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023-05-18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