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其他隋唐作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21 题号:837052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闹嘈杂,让诗人感到无比惊讶。
B.“寒光”“积雪”写出边地条件之艰苦,高悬的旗帜又显示出肃穆庄重。
C.颈联两句,前句写进攻的态势,后句说防守的形势:前句写人事,后句析地形。
D.本诗从军事落笔,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昂扬情调。
2.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 其他隋唐作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安史之乱后归乡途中所作。②估客:商贾。③三湘:本指湘江流域泛指江南地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题“晚次鄂州”中的“晚”交代了作诗时间,“次”的意思是驻扎,交代了作诗地点。
B.首联中已能“远见汉阳城”,但“犹是”“一日程”,流露出诗人快到故乡的喜悦之情。
C.颔联明写“估客”昼眠、“舟人夜语”,暗写自己因心切无论白昼还是黑夜都不能寐。
D.“更堪江上鼓鼙声”的“堪”有“不堪”“哪堪”之意,写出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2.本诗的诗眼是“愁”,请结合全诗分析“愁”的具体内涵。
2020-02-16更新 | 8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小题。

长安退将

项斯

塞晚冲沙损眼明,归来养病住秦京。

上高楼阁看星坐,著白衣裳把剑行。

常说老身思斗将,最悲无力制蕃营。

翠眉红脸和回鹘,惆怅中原不用兵。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塞外”泛指长城以北地区,“冲沙”指塞外多风沙,风卷沙石,势如奔马。
B.“归来养病住秦京”,意思是退伍归来养病住在唐代的都城“秦京”,“秦京”指今天的北京。
C.“星坐”即为“星座”,写作者夜晚登上高楼看看太空中的星星。
D.唐朝军队穿白色衣服,平民穿黑色衣服,作者虽然生病退休仍希望穿上黑色衣服重反战场,握剑而行。
E.“翠眉”和“红脸”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古代女子以翠黛画眉,“红脸”即“红颜”,二者都代指美女。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017-06-05更新 | 12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省试湘灵鼓瑟

唐·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该诗为唐玄宗天宝十年钱起参加进士考试的应试诗。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开头两句就概括题旨,点出曾听说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暗用《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让人想起湘灵弹奏哀伤乐曲的情景。
B.动人的瑟声首先引来了水神冯夷,“冯夷空自舞”中“空自”二字,点出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诗人借这一句来表达世间知音难遇的落寞和感伤。
C.“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二句,乐曲进入最高潮,感情达到白热化。凭藉着诗人丰富的想象,湘灵的凄婉幽怨之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抒发和表现。
D.结尾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堪称“绝唱”。诗人以景结情,描写曲终人散后,那一川江水,几峰青山的明丽画面,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
2.同样是写音乐,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与本诗画线句子在修辞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赏析。
2019-07-12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