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孟郊(751-814)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08 题号:841431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游终南龙池寺

孟郊

飞鸟不到处,僧房终南巅。

龙在水长碧,雨开山更鲜。

步出白日上,坐依清溪边。

地寒松桂短,石险道路偏。

晚磬送归客,数声落遥天。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以“游”为线索来贯穿全篇,行踪不定,视角多变,取景有独到之处,因而目接心想的景观与感受显得奇特、新鲜。
B.“步出”句突出山势巍峨,人行如在太阳上头;“坐依”句写出山景清幽,游客依溪而憩,这是以主观感觉反映客观环境。
C.“地寒……”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描绘山中景象:环视山野,天寒地冻使得松树桂树都矮了,山石险峻,使得道路更加偏僻。
D.尾联余韵悠长,让人回味:山寺敲响晚磬,专为依依不舍的游者送行,游者渐行渐远,磬声悠扬,飘落在遥远的天边。
2.有人评价“龙在水长碧,雨开山更鲜”有一大妙处是虚实结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孟郊(751-814)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赠郑夫子鲂

孟郊

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

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宋玉逞大句,李白飞狂才。

苟非圣贤心,孰与造化该。

勉矣郑夫子,骊珠今始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语出惊人,以“天地”“风雷”之意象,形象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感受。
B.诗人用“大句”“狂才”之语,直接批评了宋玉、李白的恃才而狂放不羁。
C.结尾表达了对郑鲂的鼓励,用骊珠形容他的文才,对其未来潜力充满期待。
D.诗歌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凝练,立意深远,见解富有启示性。
2.作者在这首赠诗中谈了哪些创作经验?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2020-05-30更新 | 24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羽林行①

孟郊

朔雪寒断指,朔风劲裂冰。胡中射雕者,此日犹不能。

翩翩羽林儿,锦臂飞苍鹰。挥鞭决白马,走出黄河凌。


【注】①羽林行:乐府旧题,属《杂曲歌》。羽林,即羽林军;汉唐以来,用“羽林”称呼皇帝的禁卫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联用“朔雪”“朔风”既点明了诗歌描绘地点是北方边塞,又以夸张的手法极写风雪之大,突出强调了北方边塞的凄凉苦寒。
B.第二联用语通俗,指出平时善于骑射的“射雕”胡儿在这样的苦寒天气里竟也不见踪影;“犹”其实表达的是“竟”之意。
C.第三联以“翩翩”“锦臂”等语,刻画了羽林军在边塞打猎时的俊勇之态,“飞”字表面是写苍鹰,其实是写出了“羽林儿”的潇洒。
D.第四联写到了黄河冬春季节奇异的“凌汛”现象。面对危险的黄河凌汛,“羽林儿”人马合一,气定神闲,叱咤边塞。
E.全诗着意塑造了“羽林儿”的英勇形象,作者借此直露地表达了自己希望效仿“羽林儿”为国出力的积极用世的思想。
2.本诗是怎样刻画“羽林儿”形象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2018-05-16更新 | 18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汴州留别韩愈

孟郊

不饮浊水澜,空滞此汴河。

坐见绕岸水,尽为还海波。

四时不在家,弊服断线多。

远客独憔悴,春英落婆娑。

汴水饶曲流,野桑无直柯。

但为君子心,叹息终靡他


【注】①汴河之水多浑浊,唐人常以“浊水”代指汴河。②靡他:无二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题目透露出了写作的地点、对象、事件等信息,表明写作缘起。
B.开篇两句触景生情,因浑浊的汴河之水不能饮用,作者产生“空滞”之感。
C.第五、六句易使人联想到“慈母手中线”句,但情境比之更令人悲哀伤感。
D.本诗用语平易,表达的情感丰富,有离别的不舍、友情的深厚和对君子的渴慕。
2.前人评论此诗时认为它善用汴河意象,表达委婉有致。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2021-09-27更新 | 6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