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其他隋唐作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8538013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馆

王建

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

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

1.诗人笔下的夜市具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2.“客亭临小市”明确交代了诗人所在的地方和他要描绘的对象,在全篇中起着点题的作用。诗人为什么不把它安排在开头而特意放在第三句?
18-19高一·山东·单元测试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其他隋唐作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途中见杏花

唐•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吴融,晚唐诗人。昭宗龙纪元年(889年)登进士第。曾随宰相韦昭度出讨西川,任掌书记,累迁侍御史。一度去官,流落荆南。帝乡,此指都城长安。长安多杏树。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人途中偶见一枝杏花,这触动了他满怀的复杂心绪,让他写下这首笔法委婉细腻,情感动人的诗歌。
B.“一枝红艳出墙头”与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表达的情感相同,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回大地的无比欣喜和激动之情。
C.颈联写天色渐暗,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寂静的树林中黄鹂鸟最先归来,春色尚早,杏花在料峭的春寒中独自绽放,却没有蝴蝶绕其飞舞。
D.尾联虚写,诗人从眼前的鲜花联想到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
E.“帝乡千万树”,是为了对比显示眼前的杏花的早发、鲜艳、可贵。
2.这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2019-02-14更新 | 6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寄刘校书

郭震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

才微易向风尘老,身贱难酬知己恩。

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

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注】①郭震,唐朝将领、诗人。这首诗是诗人去官后写的。②扫重门:指贤才贫贱,托身高官显贵以求发展。《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及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扫齐相舍人门外。相舍人怪之,以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扫,欲以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作者遭受到的无情现实:辛苦多年无人赏识,祸福却在旦夕之间。
B.第三句强调因为才疏学浅,以致自己在官场角逐中心力交瘁,年华老去。
C.第四句语含讥讽,表面是说自己身份低微难酬圣意,实则暗讽圣意不聪。
D.“残莺”是作者自喻,“残”、“老”照应,“残莺啼”犹言身老心不老。
E.颈联写朝野景致,明暗对比,视听结合;“归”字极言远离朝堂的轻松。
2.尾联“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2018-05-06更新 | 6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楚江怀古

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①唐宣宗时,诗人因直言被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尉。②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

1.赏析颈联的艺术效果。
2.全诗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2018-07-01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