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6 题号:8653143
下列诗句中,未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C.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17-18高三上·上海·期末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解读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中国画注重“透视”或“想象”的艺术效果,只画一叶轻舟,却能表现出浩瀚大海,让人有无穷尽的视觉体验。下列各选项中,最能体现出中国画特点的诗句是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C.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020-04-19更新 | 12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赠彭州权别驾

苏颋(tǐng

双流脉脉锦城开,追饯年年往复回。

只道歌谣迎半刺①,徒闻礼数揖中台②。

黄莺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

莫怆分飞岐路别,还当奏最掖垣③来。


[注]①半刺: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别驾、通判等。②中台:中书省。③掖桓:意为朝廷的中央部门。
A.首句中“脉脉”一叠词,既写出了两条河默默无声地流过锦城,又写出诗人绵远深挚的送别之情。
B.颔联“只道”与“徒闻”对举,一迎一揖,本以为受到人们的夹道欢迎,却只听说友人拜见中书省的消息。
C.诗中“分飞”“岐路”都暗喻诗人与友人的离别,“莫怆”则强调了诗人对友人出京任职而离别的悲伤之情。
D.诗人最后希望他那位往别处任职的朋友能够考绩列为优等,寄盼友人能带着政绩重返京城。
2020-05-20更新 | 8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下列诗句不能反映童心童趣的一项是(     )
A.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B.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D.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磐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020-05-29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