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8774338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吴武陵,信州人。元和初,擢进士第。淮西吴少阳闻其才,遣客郑平邀之,将待以宾友,武陵不答。

②长庆初,窦易直以户部侍郎判度支,表武陵主监北边。易直以不职,薄其遇。会表置和籴贮备使,择郎中为之。武陵谏曰:“今缘边膏壤,鞠为榛杞,父母妻子不相活。前在朔方,度支米价四十,而无逾月积,皆先取商人,而后求牒还都受钱。脱有寇城,不三旬便当饿死,何所取财而云和籴哉?天下不治,权不归有司也。监铁、度支一户部郎事,今三分其务,吏万员,财赋日蹙。诚欲边隅完实,独募浮民,徙罪人,发沃土,何必加使而增吏也?”易直不纳。

③久之,入为太学博士。大和初,礼部侍郎崔郾试进士东都,公卿咸祖道长乐,武陵最后至,谓郾曰:“君方为天子求奇材,敢献所益。”因出袖中书搢笏,郾读之,乃杜牧所赋阿房宫,辞既警拔,而武陵音吐鸿畅,坐客大惊。武陵请曰:“牧方试有司,请以第一人处之。”郾已得其人。至第五,郾未对,武陵勃然曰:“不尔,宜以赋见还。”郾曰:“如教。”牧果异等。

④初,柳宗元谪永州,而武陵亦事流永州,宗元贤其人。及为柳州刺史,武陵北还,大为裴度器遇。每言宗元无子,说度曰:“西原蛮未平,柳州与贼犬牙,宜用武人以代宗元,使得优游江湖。”度未及用,而宗元死。

(节选自《新唐书》)


【注】①判度支:官名,兼管财政收支事务。②和籴:官府出资向百姓购买粮食。③祖道:出行前祭祀路神,并饮宴饯行。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脱有寇(          )(2)权不归有司也(          )
(3)郾已得其人(          )(4)事流永州(          )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将待宾友 请息交绝游
B.无逾月积 秦师轻无礼
C.出袖中书搢笏留沛公与饮
D.杜牧所赋阿房宫遣武以中郎将使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不尔,宜以赋见还。
(2)及为柳州刺史,武陵北还,大为裴度器遇。
4.“武陵不答”和“武陵勃然”等细节分别表现出吴武陵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5.从全文看,文章最后一段的补充叙述对刻画吴武陵形象的作用。
15-16高三上·上海金山·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讳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


(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二十以   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其不朽   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
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④闻其贤者也则悦
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③⑥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以后,请求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B.谢氏出身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
2016-11-18更新 | 3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存孝,代州飞狐人也。本姓安,名敬思。太祖掠地代北得之,赐姓名,以为子,常从为骑将。晋取邢、沼、磁三州,存孝功为多。文德二年,存孝败梁将李谠,追击至马牢关。还攻潞州,唐以孙揆为潞州节度使。存孝以三百骑伏长子西崖谷间,伺揆军过,横击断之,擒揆以归。存孝狻臂善射,身被重铠,橐弓坐槊,手舞铁楇,出入阵中,以两骑自从,战酣易骑,上下如飞。初,存孝取潞州功为多,而太祖别以大将康君立为潞州留后,存孝为汾州刺史,存孝负其功,不食者数日。晋军连岁攻赵常山,存孝常为先锋。赵王求救于幽州李匡威,匡威兵至,晋军辄引去。存孝素与存信有隙,存信谮之曰:“存孝有二心,常避赵不击。”存孝不自安,乃附梁通赵,自归于唐,因请会兵以伐晋。晋击存孝,存孝婴城自守。太祖自将兵傅其城,掘堑以围之,存孝出兵冲击,堑不得成。人说存孝曰公所畏者晋王尔王俟堑成且留兵去诸将非公敌也虽堑何为存孝以为然纵兵成堑堑成,深沟高垒,不可近,存孝遂窘。城中食尽,登城呼曰:“儿蒙王恩,位至将相,岂欲舍父子而附仇讎,乃存信构陷之耳。愿生见王一言而死。”太祖哀之,遣刘夫人入城慰谕之。刘夫人引与俱来,存孝泥首请罪曰:“儿于晋有功而无过,所以至此,由存信为之耳!”太祖叱曰:“尔为书,罪我百端,亦存信为之邪?”缚载后车,至太原,车裂之以徇。然太祖惜其材,怅然恨诸将之不能容也,为之不视事者十余日。康君立素与存信相善,存孝已死,太祖与诸将博,语及存孝,流涕不已,君立以为不然,太祖怒,杀君立。君立与太祖俱起云中,累立战功,昭义节度使,以存孝故杀之。

(节选自《新五代史》卷三十六)


注①太祖,指李克用 ,沙陀首领,因功被唐封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李存勖建立后唐政权,追封他为唐太祖。②文德,唐僖宗年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说存孝曰/公所畏者/晋王尔/王俟堑成/且留兵去诸将/非公/敌也/虽堑何为/存孝以为然/纵兵成堑/
B.人说存孝曰/公所畏者/晋王尔/王俟堑成/且留兵去/诸将非公敌也/虽堑何为/存孝以为然/纵兵成堑/
C.人说存孝曰/公所畏者/晋王/尔王俟堑成/且留兵去诸将/非公敌也/虽堑何为/存孝以为然/纵兵成堑/
D.人说存孝曰/公所畏者/晋王/尔王俟堑成/且留兵去/诸将非公/敌也/虽堑何为/存孝以为然/纵兵成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留后,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其实是个虚职,并没有实权。
B.檄,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有时特指声讨的文告。
C.鸩,古代传说中的毒鸟,据说用它的羽毛泡的酒可以毒死人,文中指用毒酒杀人。
D.表,古代的文体,给皇帝的书信、奏章,如《陈情表》。文中是“上表推荐”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存孝擅长射箭,勇武过人,而且有谋略,多次出征,战功卓著。打败梁王将领李谠,擒获唐潞州节度使孙揆。
B.攻取潞州后,李存孝认为自己功劳大却没得到应有的封赏,愤恨不平,因而背叛晋王,结交梁王和赵王,并归附了大唐。
C.李存孝轻信人言,坐视晋王军队修成环城深沟,使自己陷入困境。不得已用父子之情博取太祖哀怜,希望当面辩解请罪。
D.李存孝想把罪责推到李存信身上,却无法开脱给太祖罗织罪名的罪行,最后被绑在车上,押至太原,车裂示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存孝素与存信有隙,存信谮之曰:“存孝有二心,常避赵不击。”
(2)然太祖惜其材,怅然恨诸将之不能容也,为之不视事者十余日。
5.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太祖对李存孝的赏识与爱惜?
2022-05-13更新 | 28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倖,四方藩镇,货赂交行,而景进最居中用事。庄宗遣进等出访民间,事无大小皆以闻。每进奏事殿中,左右皆屏退,军机国政皆与参决,三司使孔谦兄事之,呼为“八哥”。庄宗幸邺,乃遣进等采邺美女千人,以充后宫。而进等缘以为奸,军士妻女因而逃逸者数千人。庄宗还洛,进载邺女千人以从,道路相属,男女无别。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乂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乂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尔之赀,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邺,尽坑尔曹。”军士信之,皆欲为乱。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宰相对三刻罢。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新五代史·伶官传第二十五》)

材料二:

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唱和之。庄宗大笑,县令得免去。庄宗尝与群优戏于庭,四顾而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何在?”新磨遽前以手批其颊。庄宗失色,左右皆恐,群伶亦大惊骇,共持新磨诘曰:“汝奈何批天子颊?”新磨对曰:“李天下者,一人而已,复谁呼邪!”于是左右皆笑,庄宗大喜,赐新磨甚厚。新磨尝奏事殿中,殿中多恶犬,新磨去,一犬起逐之,新磨倚柱而呼曰:“陛下毋纵儿女啮人!”庄宗家世夷狄,夷狄之人讳狗,故新磨以此讥之。庄宗大怒,弯弓注矢将射之,新磨急呼曰:“陛下无杀臣!臣与陛下为一体,杀之不祥!”庄宗大惊,问其故,对曰:“陛下开国,改元同光,天下皆谓陛下同光帝。且同,铜也,若杀敬新磨,则同无光矣。”庄宗大笑,乃释之。然时诸伶,独新磨尤善俳,其语最著,而不闻其佗过恶。其败政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门高三人为最。

(《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节)

1.下面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尔之赀:用光。
B.稼穑:耕种收割。
C.赐新磨甚厚:给予。
D.而不闻其佗过恶:过分可恶。
2.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门高优名也/尔无忘乃父之志
B.食肉饮酒/吞二周亡诸侯
C.焚乐器/少父任
D.县令得免去/今其智反不能及
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倖
B.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倖
C.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倖
D.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倖
4.下面有关的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这里是《左传》的简称。如课文中的《书》指的是《尚书》。
B.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为官宦的代称。
C.家世:谓世代相传的门第、名望或社会地位,文中指的是庄宗的家境贫寒。
D.同光帝:一位皇帝若只有一个年号,即可以年号来称谓皇帝,如明朝的“建文帝”。
5.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头记载了庄宗李存勖精通音乐、善于作曲,至今汾地、晋地这些地方还流传着庄宗谱的曲子。
B.庄宗宠信伶官,官员们在伶官面前敛声屏气,小心翼翼。也有一些无耻的官员阿附伶官,以图飞黄腾达。
C.门高由于和郭崇韬以及李存乂的关系,再加上部下王温图谋作乱,对庄宗拿他开的玩笑感到害怕,于是煽动部下叛乱。
D.材料二中敬新磨的四件轶事,既表现了庄宗对伶人的溺爱,也显示了敬新磨以谐趣的语言为民请愿的品质。
6.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2)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022-03-07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