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牧(803-853)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0 题号:877986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齐安郡晚秋【注】

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社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2.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杜牧(803-853)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本诗作于开成4年(839),当时杜牧在宣州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②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③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可谓“春郊送别图”。
B.颔联“云遮寺”是诗人想象友人路上情景,“柳拂桥”为眼前送别场景。
C.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施”,写出了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D.这首诗歌语言平白质朴,沉郁顿挫,颇能体现杜牧诗歌清健俊爽的风格。
2.诗人的情感体现在“寂寥”一词上,请结合全诗分析“寂寥”之情是如何表现的。
2022-05-12更新 | 21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①唐会昌五年(845)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感慨万千,遂作此诗。②《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涵”字形容江水把秋影包容在怀抱里,用“翠微”代指齐山,流露出作者的愉悦心情。
B.颔联夹叙夹议,借佳节抛开烦恼,定要将菊花插满头才回去,这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C.颈联写诗人与客人在重阳佳节登高赏景,纵情饮酒,以至大醉,再去欣赏落日美景。
D.本诗是作者和友人张祜同登齐山而作,语言情调爽利豪宕,风格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2.同样是重阳登高,这首诗与杜甫《登高》在意境和情感上却有着明显区别,请简要赏析。
2024-01-19更新 | 8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远梦归:意谓做梦做到侵晓时,才是归家之梦,家远梦亦远,恨梦归之时也甚短暂,与下句家书隔年方到,恨时间之久,相对而更增烦愁。侵晓:破晓。沧江:泛指江,一作“湘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破题,点明情境,写旅中独宿,黯然神伤,满是羁旅思乡之情。
B.颔联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的鸣叫使羁旅之人忧愁难眠。
C.颈联极言乡关的迢远,家书无法尽快送达,表现满怀的幽愁暗恨,语经千锤百炼。
D.尾联用灰暗阴沉的色调绘出家乡的风景,似乎从乡愁中跳出,实则描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内含的忧愁深长。
2.诗歌的颈联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分析。
2021-05-28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