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6 题号:882652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列传(节选)

屈原既,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杀其将唐昧。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复秦,死于秦而归葬。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平既                                 绌:通“黜”,被罢官
B.乃令张仪佯                       去:离开
C.亡走赵,赵不                       内:通“纳”,接纳
D.死于秦而归莽                       竟:竟然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的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辍耕陇上
A.遂取楚汉中地
B.而设诡辩於怀王宠姬郑袖
C.大破,杀其将唐眛
D.复秦,竟死於秦而归葬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秦国想要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是交好的盟国,楚王十分担心自己也被攻打,于是接纳了张仪的建议,断绝了与齐国的关系。
B.秦国想和楚国和好,张仪主动请求前往楚国,并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怀王的宠妃郑袖,让她在怀王面前编造骗人的假话。
C.怀王听了郑袖的话,已经决定放走张仪,后来位高权重的屈原却劝怀王杀掉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已经来不及了。
D.秦昭王想要同怀王会见,屈原认为秦国不可信,不能赴会,但是怀王的儿子子兰认为应该和强大的秦国交好,怀王最终还是听了子兰的建议。
4.翻译文中划线语句。
(1)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2)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结合课本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B.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C.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D.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指在本名外所起的表德行或本名含义的名字,社交场合自称己名,称他人之字表敬。
B.“君子”的词义与“小人”相对,原本指地位高的人,后多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好的人。
C.“寓言” 在《庄子》一书中是指借有才德的长者或先人的话语来讲述深刻道理的一种论说形式。
D.“公子”在先秦时指诸侯的儿子,后泛指豪门士族的年轻男子,是对官僚贵族子弟的一种尊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耳曾与孔子相会,孔子在告别李耳后对弟子们关于“鱼”“鸟”“兽”“龙”的一番话,彰显了孔子虚怀若谷、温良恭俭的品格,同时也侧面烘托了李耳的境界远超常人。
B.李耳作为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目睹周室衰微,决意隐居,西出函谷关时,在关令尹喜的强求下,他著书五千余字,分为上下篇,随后便隐居而去,结局无人知晓。
C.庄周是战国时人,他涉猎广泛,其学说内容广博,有不少文章抨击儒家、墨家学说,他的语言汪洋恣肆,文辞宏瞻,以此展现自己的性情,而诸侯王公,无法采纳他的思想学说。
D.《史记》的列传多遵循“以类相从”的法则,将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与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庄放在同一篇列传中,可见司马迁认为韩非的思想受到道家思想尤其是老子思想的影响。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
(2)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
2020-01-18更新 | 9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甘茂者,下蔡人也。事下蔡史举先生,学百家之术。因张仪、樗里子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将,而佐魏章略定汉中地。惠王卒,武王立。蜀侯辉、相壮反,秦使甘茂定蜀。还,而以甘茂为左丞相,以樗里子为右丞相。秦武王三年,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甘茂曰:“请之魏,约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甘茂至,谓向寿曰:“子归,言之于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伐’。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孙奭二人者挟韩而议之,王必听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卒使丞相甘茂将兵伐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使甘茂击之。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襄王使公仲侈入谢,与秦平。武王竟至周,而卒于周。其弟立,为昭王。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复归之韩。向寿、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向寿、公孙奭由此怨,谗甘茂。茂惧,辍伐魏蒲阪,亡去。樗里子与魏讲,罢兵。甘茂之亡秦奔齐,齐使甘茂于楚,楚怀王新与秦合婚而欢。而秦闻甘茂在楚,使人谓楚王曰:“愿送甘茂于秦。”楚王问于范蜎曰:“寡人欲置相于秦,孰可?”对曰:“臣不足以识之。”楚王曰:“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对曰:“不可。茂诚贤者也,然不可相于秦。夫秦之有贤相,非楚国之利也。且王前尝用召滑于越,而内行章义之难,越国乱,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国乱而楚治也。今王知用诸越而忘用诸秦,臣以王为钜过矣。”于是使使请秦相向寿于秦。秦卒相向寿。而甘茂竟不得复入秦,卒于魏。

(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
B.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
C.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
D.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和兵家等。
B.周室,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时期。
C.息壤,是传说的一种能自己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山海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也用来指沃土。
D.江东,一个人文地理名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定义,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文中的“江东”是指会稽等吴越之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甘茂才学出众,足智多谋。甘茂得到张仪、樗里子、秦惠王、秦武王的赏识,并被委以重任,他也在攻取汉中、平定蜀乱中施展才能,凯旋而归,随即被委以左丞相的大任。
B.甘茂尽心事主,审时度势。秦武王向甘茂表达一统天下的雄心之后,甘茂巧妙利用秦国与魏国、韩国之间的错杂关系,破除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阻碍,取得了攻韩战争的胜利。
C.甘茂聪明睿智,深谋远虑。出师攻韩以前,甘茂不仅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艰巨性,更认识到谗言的危险性。为此,甘茂用与秦王结盟的方式来抵御谗言,实现了既定目标。
D.甘茂善谋大略,不擅内斗。甘茂在受到诋毁之后借机出逃,先后到了齐国和楚国,甚至有机会被楚怀王任命为丞相,最终却因为召滑搞乱越国的前车之鉴遭遗弃,死于魏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卒使丞相甘茂将兵伐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
(2)甘茂之亡秦奔齐,齐使甘茂于楚,楚怀王新与秦合婚而欢。
5.秦国最终任用向寿为丞相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2020-12-24更新 | 7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孔氏。丘生而其父叔梁纥死,葬于防山。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欲?吾即没,若必师之。”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其后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涂不拾遣。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遂行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魑其如予何!”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孔子之时,室微而礼乐废,《》《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遂行/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
B.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遂行/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
C.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遂行/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
D.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遂行/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俎豆,俎和豆都是古代用来祭祀、设宴用的器具,引申为祭祀、崇奉。
B.周,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建都镐京。分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C.《诗》,又称《诗三百》或《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
D.鲁哀公,庙号名。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奇人异相,享至圣之誉。孔子出身贫寒,身材高大魁梧,年少好礼为人称赞,死后备受后世学者尊崇,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以他的言论作为标准。
B.孔子能力突出,有治政之方。不论是管理仓库还是管理牲畜,孔子都打理得井井有条;重返鲁国做中都宰后,治理国家的办法被其他地方效仿。
C.孔子一生颠沛,积极用世。孔子离开鲁国十四载,先后游历了齐、宋、卫、陈、郑等国,传播道德、演习礼仪,虽遭到阻挠排斥,仍孜孜不倦。
D.孔子弦歌不绝,厥功至伟。孔子追溯探究三代的礼乐制度,以《诗》《书》《礼》《乐》为教材,教育弟子约有三千,这几本著作也是靠他才传下来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2021-09-04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