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其他古代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04 题号:888549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华清宫三首(其二)崔格

障掩金鸡[注]蓄祸机,翠华西拂蜀云飞。

珠帘一闭朝元阁,不见人归见燕归。


[注]金鸡障:用金鸡羽毛所制之饰物做的屏风。《唐书·安禄山传》:“帝登勤政楼,幄坐之左,张金鸡大障,前置特榻,诏禄山坐,襄其帷以示尊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开门见山,以“金鸡”的典故直言历史,交代了背景,有千钧之力。
B.“翠华”是指一种用翠鸟羽毛做装饰的旗帜,此处代指杨贵妃的绝世容颜。
C.“拂”字写出入蜀之仓促、急速;“云飞”则写出入蜀之后的混乱局面。
D.“一”字看似平常,却突出了朝元阁被关闭之后唐朝由盛转衰的迅疾。
2.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诗的第四句的表达效果。
【知识点】 其他古代作家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秋兴

无名氏

枝朗菊黄篱纵,霜轻草碧犹擎。雁歌阵阵间和鸣,秋士千寻无影。

闲手常梳颓发,清茶宠辱不惊。诗书笑伴岁枯荣,梦醉夕阳幽径。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笔两句仅十二字,通过六个具有暮秋特色的物象,描绘出一幅鲜明的静景图。
B.上阕写景,调动视觉、听觉的能动性,令人感到虽已深秋但无衰败气氛。
C.“秋士千寻无影”一句暗示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引出下阕对抒情主人公的描写。
D.下阕抓住抒情主人公典型的生活片断进行描写,巧妙地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2.这首词是如何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的?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2020-05-19更新 | 16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李端:作者友人。与作者同属“大历十才子”。故关:故乡。风尘:指社会动乱。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看起来平直、刻露,但应接自然,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此诗定下了悲凉的基调。
B.颔联写送别情景,情藏景中。“寒云 ”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压重的感觉,为别离的心境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
C.“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 “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
D.全诗以“悲”流贯,句句紧扣主题,抒情多于写景,写得情真意切,哀婉动人,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
2.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0-02-01更新 | 4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赋三门津

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注释】①人鬼:三门漳黄河河面有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 ②一峰:指黄河中的砥柱山。 ③骑鲸客:指李白。
1.“水调歌头”是_________________名。
2.对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由近及远,一步步推现了画面主体,层次井然。
B.“瞰”字赋予黄河以人格化,并且回应首句。
C.以黄河之“怒”衬托砥柱山之“闲”,动静成趣。
D.下阕以古典旧事;表达了词人昂扬奋发的气概。
3.清代叶燮《原诗》中称此作品“舒写胸臆,发挥景物,境皆独得,意自天成”,试就此赏析上阕。
2019-11-15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