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晋 > 陶渊明(365-42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888882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后世称         
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暧暧”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是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3.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的?试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古其八

陶渊明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注释】①张掖、幽州:均为地名。②首阳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③易水:河流名,荆轲从这里出发刺杀秦王,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④伯牙:俞伯牙,古代音乐家,有高山流水的故事。⑤庄周:庄子,与好友惠施是旗鼓相当的论辩对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想象自己化身为武艺超群的少年侠士,持剑行游,立志劫富济贫,行侠仗义。
B.诗人强调自己从张掖到幽州的漫漫长途,以行游之远比喻追求理想的艰辛与迫切。
C.本诗选用易水、古丘等意象,与《归园田居》意象类型多有不同,蕴含情感也不同。
D.本诗体现了陶渊明诗歌语言的典型风格,简洁流畅,平淡而淳厚,朴素中见绮丽。
2.本诗多处使用典故,请任选两个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
2023-11-08更新 | 27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选篇理由:这首诗是陶渊明归田以后的作品,表现了诗人高出于常人的不平凡的了悟。阅读此诗,便于我们充分了解陶渊明归田之后的心态和情怀。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吹”“鸣弹”与“天气隹”相呼应,表现了诗人面对时事而强作欢笑的心境。
B.“柏下”表明所游地点在基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深思。
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
D.“余襟良以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
2.有人评价此诗“平中见奇”,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
2020-11-03更新 | 36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七)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①裛:通“浥”,沾湿。②群动:各类活动的生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赞秋菊的佳色,不待露水消逝,在其色香俱佳时采撷,尽显对菊的钟爱之情。
B.诗人撒菊花于酒中,自斟自饮,解忧忘俗之外,别有一种高洁洒脱的雅趣。
C.日晚鸟归之景频见于陶明诗,很有象征意味,多是诗人辞官归田的形象写照。
D.东篱采菊,凭轩饮啸,生活简单,精神丰赡,诗人以清高傲视着俗众生活。
2.有人说诗的后六句流露出诗人“喜乐与寂寞兼有”的心绪,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022-09-03更新 | 2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