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78 题号:8904480
下列诗句中描写的季节,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B.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C.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知识点】 解读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 (0.94)
【推荐1】下列有关课内诗歌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鲍照《拟行路难》其四,采用了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诗人借此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B.《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与称颂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抒情诗,重在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后者是咏史怀古诗,重在肯定诸葛亮积极进取的北伐精神。
C.《夜归鹿门歌》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前者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我”却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后者侧重写“我”夜归之后的隐居生活,与尘世隔绝,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者的形象。
D.《春江花月夜》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
2016-11-18更新 | 7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 (0.94)
【推荐2】下列各项中,对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原则。孔子主张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
B.“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他认为比生命更宝贵的就是“仁”,要求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C.“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以仁来规定礼,仁以礼为基础,以礼来维护。礼是内在的,仁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任何事情都经过自己的思考,不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
2016-08-15更新 | 8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3】七月七日长生殿,(  )
A.夜深无人私语时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D.相见时难别亦难
2020-10-22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