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简明、连贯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8906339
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以下句子最适合表达此时情感的一项是(     
A.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B.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C.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D.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知识点】 简明、连贯解读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学与问相连,                          ,所以思想究竟须从记忆出发,创造究竟须从因袭出发。
①不只是因袭而必是创造
②凡是思想都是由已知推未知
③创造都是旧材料的新综合
④所以学问不只是记忆而必是思想
A.②④①③B.④①②③C.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
2019-05-17更新 | 8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到了德胜桥。          ,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子,低着头,持着那长细的竹竿钓那水里的麦穗鱼。             ,几只白鹭,静静地立在绿荷丛中,幽美而残忍的,等候着劫夺来往的小鱼。北岸上一片绿瓦高阁,清摄政王的府邸,依旧存着天潢贵胄的尊严气象。          ,池中的绿盖,摇成一片无可分割的绿浪,香柔柔的震荡着诗意。
①一阵阵的南风,吹着岸上的垂杨
②西边的一湾绿水,缓缓地从净业湖向东流来
③桥东一片荷塘,岸际围着青青的芦苇
A.②③①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
2017-11-17更新 | 3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    ),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________,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________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渊明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受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流露出________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王船山不喜欢苏轼,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行云流水     返璞归真       随遇而安
B.无拘无束     矫揉造作       随波逐流
C.行云流水     矫揉造作       随遇而安
D.无拘无束     返璞归真       随波逐流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诗文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
B.但他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是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
C.但他通过诗文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
D.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B.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C.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D.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了美,被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2023-02-04更新 | 1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