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其他隋唐作者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0 题号:894096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烈妇

李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缧其男女,以会于陈州。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飞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至于辩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固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注:①陴:城上的小墙,这里代城墙。②娣姒:妯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
B.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
C.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
D.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烈妇:封建礼教所提倡所表彰的不失身不改嫁以死殉节的女子。
B.县令:一县之长,掌握所管辖区域的行政、司法、审判、税务、兵役等大权,其同僚下属有县丞、主簿、县尉、典史等。
C.胥吏:旧时指官府的各类办事人员和差役,地位较低,属于没有官位的官府工作人员。
D.岁满:旧时指官员任职期满,县令三年一个任期,三年后根据政绩可升迁、调任、留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
B.杨氏对召来的吏人百姓讲话,激励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不做叛军之人。
C.李侃带领召集的几百人备战,杨氏亲自为他们做饭送饭。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准备战死决不投降。
D.李侃受伤回家,杨氏责备了他,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叛军在主帅被射死后撤退,项城得以保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2)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知识点】 其他隋唐作者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述祖,字恭文,荥阳开封人。祖羲,魏中书令。父道昭,魏秘书监。述祖少聪敏,好属文,有风检,为先达所称誉。释褐司空行参军。天保初,累迁太子少师、仪同三司、兖州刺史。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

初,述祖父为光州,于城南小山起斋亭,刻石为记。述祖时年九岁。及为刺史,往寻旧迹,得一破石,有云:“中岳先生郑道昭之白云堂。”述祖对之呜咽,悲动群僚。有人入市盗布,其父怒曰:“何忍欺人君!”执之以归首,述祖特原之。自是之后,境内无盗。人歌之曰:“大郑公,小郑公,相去五十载,风教犹尚同。”

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云尝梦人弹琴,寤而写得。当时以为绝妙。所在好为山池,松竹交植。盛馔以待宾客,将迎不倦。未贵时,在乡单马出行,忽有骑者数百,见述祖皆下马,曰“公在此”,行列而拜。述祖顾问从人,皆不见,心甚异之。未几备征,终历显位。及病笃,乃自言之。且曰:“吾今老矣,一生富贵足矣,以清白之名遗子孙,死无所恨。”遂卒于州。述祖女为赵郡王睿妃。述祖常坐受王拜,命坐,王乃坐。妃薨后,王更娶郑道荫女。王坐受道荫拜,王命坐,乃敢坐。王谓道荫曰:“郑尚书风德如此,又贵重宿旧,君不得譬之。”子元德,多艺术,官至琅邪守。

(唐•李百药《北齐书•列传第二十一》)


注:①斋亭,供斋祀用的亭子。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
B.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
C.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
D.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即脱去平民衣服。借指始任官职;后指进士及第授官。
B.郑兖州是以官职称传主。古人使用称谓很讲究,关系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对人的称谓都可能不同。
C.铭是刻写在石头上记述生平、事件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后逐步形成为一种文体。
D.艺术在古代指的是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能;也可以特指经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述祖才德出众。他小时候因会写文章,能约束自己的言行,被先贤称赞过。他创作的琴曲,被当时的人认为绝妙。富贵之后与人交游,他置办的酒食很丰盛,而且送往迎来不知疲倦。
B.述祖访寻父亲遗迹,只得到一块破损的石头,他呜咽不止,不仅仅是哭白云堂不存,念想断绝,也是哭历史无情,所有人都难免被历史湮没的悲剧命运。所以述祖哭石,悲痛之情能够感动群僚。
C.述祖父子为政宽仁,善于教化。有人盗布,述祖的父亲抓住了偷布贼,述祖却破例宽恕了他,从此以后,境内没有盗贼。因此,光州人歌颂他们:“大郑公,小郑公,相距五十年,风俗教化还一样。”
D.述祖历任要职,庄严持重,受人尊敬。述祖的女儿是赵郡王高教的妃子,述祖经常坐着接受郡王行翁婿之礼。郑妃去世后,赵郡王娶了郑道荫之女,郡王对岳父的礼数大变,说:“您不能跟郑尚书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云尝梦人弹琴,寤而写得。
(2)吾今老矣,一生富贵足矣,以清白之名遗子孙,死无所恨。
2018-05-03更新 | 19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吴季子札

【唐】独孤及

①季子三以国让,而《春秋》褒之,余征其前闻于旧史氏。窃谓废先君之命,非孝也,附子臧之义,非公也,执礼全节,使国篡君弑,非仁也,出能观变,入不讨乱,非智也。左丘明,太史公书而无讥,余有惑焉。

②夫国之大经,实在择嗣。王者慎德之不建,故以贤则废年,以义则废卜,以君命则废礼。是以太伯之奔句吴也,盖避季历。季历以先王所属,故篡服嗣位而不私,太伯知公器有归,亦断发文身而无怨。及武王继统,受命作周,不以配天之业让伯邑考,官天下也。彼诸樊无季历之贤,王僚无武王之圣,而季子为太伯之让,是徇名也,岂曰至德?且使争端兴于上替,祸机起于内室,逐错命于子光,覆师于夫差,陵夷不返,二代而吴灭。   

③□季子之闳达博物,慕义无穷,向使当寿梦之眷命,接馀昧之绝统,必能光启周道,以霸荆蛮。则大业用康,多难不做。阖闾安得谋于窟室?专诸何所施其匕首?

④呜呼!全身不顾其业,专让不夺其志,所去者忠,所存者节。善自牧矣,谓先君何?与其观变周乐,虑危戚钟,曷若以萧墙为心,社稷是恤?复命哭墓,哀死事生,孰与先衅而动,治其未乱?弃室以表义,挂剑以明信,孰与奉君父之命,慰神祗之心?则独守纯白,不干义嗣,是洁己而遗国也。吴之覆亡,君实阶祸。且曰非我生乱,其孰生之哉!其孰生之哉!


【注】①吴季子札:即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寿梦有四子,诸樊、余祭、余昧、季札。以季札贤,寿梦欲立季札为太子,季札让,寿梦死,诸樊欲让位于季札,季札又辞,诸樊将王位传弟不传子,欲依次传于季札,至余昧死,季札又辞去,后余昧子子僚继位,诸樊子光使刺客刺杀吴王僚而自立,公子光即阖闾②子臧:春秋时曹国贵族,在曹国内乱中拒绝王位。③太伯:吴国的始祖。周太王长子,见太王要立幼子季历为嗣,与弟仲雍一起出走江南,被当地人立为君长,自号句吴。④观变周乐、虑危戚钟:季札出访时听到演奏周王室特赐的音乐而察知各国的兴衰,听到钟声而提醒孙文子于处境危险。
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故B.使C.以D.则
2.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择嗣,应该坚守年龄,占卜、礼制的标准。
B.择嗣,应该挑选贤能、仁义,听君命的人。
C.君王若担心嗣君之德,自身先要遵从礼法。
D.要立有德之人为嗣,就不可教条遵循成法。
3.以下属于“吴之覆亡,君实阶祸”的理由的一项是
A.观变周乐,虑危戚钟
B.先衅而动,治其未乱
C.挂剑以明信
D.独守纯白,不干义嗣
4.分析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
5.季札让国通常被视作贤举,本文却对季札重新定性,是否有说服力?请从论证思路和论述语言两个方面加以评析。
2018-04-07更新 | 9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伯丑,冯翊武乡人也。好读《易》,隐于华山。开皇初,被征入朝,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人不能测也。高祖召与语,竟无所答。上赐之衣服,至朝堂,舍之而去。于是被发阳狂,游行市里,形体垢秽,未尝栉沐

尝有张永乐者,卖卜京师,伯丑每从之游。永乐为卦有不能决者,伯丑辄为分析爻象,寻幽入微。永乐嗟服,自以为非所及也。伯丑亦开肆卖卜。

有人尝失子,就伯丑筮者。卦成,伯丑曰:“汝子在怀远坊南门道东北壁上,有青裙女子抱之,可往取也。”言果得。或有金数两,夫妻共藏之,于后失金,其夫妻有异志,将逐之。其妻称冤,以伯丑,为筮之曰:“金在矣。”悉呼其家人,指一人曰:“可取金来!”其人赧然,应声而取之。道士韦知常诣伯丑问吉凶,伯丑曰:“汝勿东北行,必不得已,当早还。不然者,杨素斩汝头。”未几,上令知常事汉王谅。俄而上崩,谅举兵反,知常逃归京师。知常先与杨素有隙,及素平并州,先访知常,将斩之,赖此获免。又人有失马,来诣伯丑卜者。时伯丑为皇太子所召,在途遇之,立为作卦,卦成,曰:“我不为卿占之,卿且向西市东壁门南第三店,为我买鱼作脍,当得马矣。”其人如此言,须臾,有一人牵所失马而至,遂擒之。崖州尝献径寸珠其使者阴易之上心疑焉召伯丑令筮伯丑曰有物出自水中质圆而色光是大珠也今为人所隐具言隐者姓名容状。上如言簿责之,果得本珠。上奇之,赐帛二十匹。

国子祭酒何妥尝诣之论《易》,闻妥之言,倏然而笑曰:“何用郑玄、王弼之言乎!”久之,微有辨答,所说辞义,皆异先儒之旨,而思理玄妙,故论者以为天然独得,非常人所及也。竟以寿终。

(选自《隋书·列传第四十三》)


【注】①郑玄:东汉经学大师;王弼:经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1.对文中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言果得                                   如:依照
B.其夫意妻有异志                         意:怀疑
C.其妻称冤,以诣伯丑                  诣:拜访
D.我不遑为卿占之                         遑:匆忙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崖州尝献/径寸珠/其使者阴易之上/心疑焉/召伯丑令筮/伯丑曰/有物出自水中/质圆而色光/是大珠也/今为人所隐/
B.崖州尝献径寸珠/其使者阴易之/上心疑焉/召伯丑令筮/伯丑曰/有物出自水中/质圆而色光/是大珠也/今为人所隐/
C.崖州尝献径寸珠/其使者阴易之/上心疑焉/召伯丑令筮/伯丑曰/有物出自水中/质圆而色光/是大珠也今为/人所隐/
D.崖州尝献/径寸珠/其使者阴易之/上心疑焉/召伯丑令筮/伯丑曰/有物出自水中/质圆而色光/是大珠也/今为人所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伯丑不拘礼法,放浪形骸。他看见公卿不行礼,无论尊卑都用“你”称呼。隋文帝同他谈话,他竟然不回答,把皇上赏赐的衣服也丢弃了。
B.杨伯丑颇具奇才,擅长析卦。他能探求深奥的道理,深入到细微之处。这曾让在京城卖卦的友人张永乐感叹佩服,认为不是自己能够相比的。
C.杨伯丑开店卖卦,深受信任。别人不仅因丢失孩子、金子、马匹等来找他占卜,连性命吉凶都来向他问卦,而杨伯丑每次的占卜结果都很准。
D.杨伯丑精于《易经》,见解独到。他与人辨析《易经》时,蔑视前代大师,且能发前人之所未发,评论者认为杨伯丑的才能是天赋,非常人所能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被发阳狂,游行市里,形体垢秽,未尝栉沐。
(2)知常先与杨素有隙,及素平并州,先访知常,将斩之。
2017-11-02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