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晋 > 陶渊明(365-42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911353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 ②纪:经营
1.陶渊明,东晋诗人,世称 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12-13高三上·上海松江·期中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陶渊明(365-427)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释】①雉雊:野鸡鸣叫。②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的句子。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写了田园生活的景象,《归园田居》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经历,《渭川田家》描绘了田家暮归的图景。
B.两首诗的写景部分都采用了朴素的白描手法,自然清新,并且两首诗的景物描写都刻画了具体细节。
C.两首诗都在结尾处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渭川田家》更是借用“式微”的典故,独抒胸臆。
D.从内容看,两首诗都是吟咏田园生活的诗歌;从体裁看,《归园田居》是五言律诗,而《渭川田家》则为古体诗。
2.同样是描绘田园生活,两首诗相比,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019-12-06更新 | 12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古体诗,完成小题。

杂诗十二首(其四)

[东晋]陶渊明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尊中酒不燥。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注】谢灵运有诗亦云:“一随往化灭,安用空名扬?”

1.对这首诗歌的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二句借用孔子的话,寄托了诗人“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心愿。
B.三四句既写出了诗人对骨肉亲情的眷恋,也暗示了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
C.五六句写诗人终日纵情沉湎于饮酒抚琴,刻画了诗人整日借酒浇愁的形象。
D.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率,蕴含哲理,体现了陶渊明独到的人生追求。
2.诗歌后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023-10-14更新 | 7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魏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面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韵:气质、情致。
B.榆柳荫后檐,荫:树荫。
C.依依墟里烟,墟里:村落。
D.复得返自然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暧暧”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一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3.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却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2021-09-28更新 | 2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