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报告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29 题号:921519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智慧交通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我国高度重视智慧交通的发展,交通运输部近年来提出了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两个体系,也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而智慧交通成为其重要手段,扛起了引领交通现代化的大旗。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备种交通问题凸现。发展智慧交通可保障交通安全、缓解拥堵难题、减少交通事故,还可提高车辆及道路的运营效率,促进节德减排。

(摘编自王贝贝《“十三五”中国交通发展趋势判断》)

材料二:

2018年中国网民短途出行交通方式选择频率       2018年中国网民长途出行交通方式选择频率

注:分数越高代表频率越高,满分为5分。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材料三:目前,我过城市智慧交通普遍缺少顶层设计,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指挥交通框架体系。同时,随着各地交通系统规模扩大,设备故障点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运营维护单位忙于应付设备故障,维修成本过高。另外,以现在的技术手段、人、各类交通工具在时间、空间上留下的痕迹信息都会被采集到,但这些数据汇聚起来并不一定产生有价值或者价值高的信息,也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

当前对智慧交通信息安全问题重视不足。在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信息泄露、传造、网络攻击等安全问题。

智慧交通的建设运营需要各部门群策群力,但现状是各部门都有其各自的业务系统,难以协调一致;我国智慧交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先于行业统一标准的推出,许多地区的智慧交通系统自成体系,标准互不统一。

目前很多中小城市的智慧交通仍然是比较低层次的操作,还没有“大交通”的概念,当下所谓的智慧交通其实只是管控。而各地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影响了系统运行效率,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维护和再建设成本。

(摘编自姜秀明《浅析智慧交通的未来》)

材料四: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智慧交通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既可识别车辆特征、交通违法行为等信息,也可实现平面二维的展示,让城市交通参与者变得透明,从而实现了“所见即所现"通过仿真试验寻求现实交通问题的最优解,获取交通设计方案的评价,为交通规划和整改提供决策辅助。

我们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收集起来的人和交通数据,通过AR实景指挥作战系统将其深化应用。系织将所有交通资源和信息集约在一张实景地图上,实现道路交通从“治”理到“智”理的转变。不过,智慧交通在做好自身行业的同时,还需要横向的延伸,与智慧城市的各行业如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环保等做到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

(摘编自赵锦祥《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的深入应用与发展趋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交通运输全面改革的征途中,智慧交通发挥的作用无疑会十分巨大,它会带来我国交通现代化一系列的变化。
B.从材料二中2018年的调查数据来分析,网民们在短途出行中所选择的各类交通方式的频率相差不大,其中轻轨的使用频率最低。
C.通过技术手段采集人、各类交通工具所留下的痕迹信息没多大价值,还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因此,保存它们,实际意义不大。
D.人工智能、大数据对智慧交通的应用很重要,如实现“所见即所现”平面二维的展示图景就需依靠人工智能来完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之所以对智慧交通的建设十分重视,是因为智慧交通可解决许多交通问题,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
B.从材料二中的调查数据来看,2018年中国网民在长途出行中最喜欢选择高铁、动车,而选择轮船的频率最低。
C.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智慧交通的建设,但很多地方对智慧交通的理念理解不够,执行起来都是低层次的操作。
D.陶智慧城市的各行业进行延伸,从而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是做好智慧交通自身行业的前提条件。
3.阅读下面材料,谈谈日本的做法对解决我国智慧交通存在的问题有何启示。

日本从1991年组建了由多个部门参加的全国统一智慧交通系统开发组织,致力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利用:协调学术部门,产业部门等机构相互配合。1996年7月,日本制定了《推进智慧交通系统总体构想》,把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近年来,日本立足“大交通”理念,以先进控制系统为中心,对其交通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管理。

【知识点】 报告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首次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优化调整了税率结构等,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个专项附加扣除。此次个税制度改革走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由分类征收向综合征收转换的关键一步,有助于解决分类征税方式下不同所得项目之间税负不平衡的问题;将大幅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实现从普惠制改革到定点减负的转变。财政部部长刘昆说,个税起征标准综合考虑了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并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

同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办法》是在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和充分凝聚各方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公开征求意见到《办法》公布后各方面的反映看,社会各界对《办法》的评价是积极的、正面的,普遍认为专项附加扣除力度之大,超出预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减负政策。”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说,财政部将会同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换,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使纳税人能够充分、便捷地享受到扣除政策。

(摘编自《中国经济周刊》《经济日报》)

材料二:


表一: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后不同收入水平的减税情况(单位:元)
月收入年收入调整前
年纳税额
调整后
年纳税额
减税额降幅
5000600001400140100%
1000012000038761001287574%
15000180000129485484746458%
2000024000024120101511396858%
50000600000114036887802525622%
800009600002315522053962615611%

(摘自《中国经济周刊》)


表二: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扣除情况测算
享有赡养老人扣除的纳税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兄弟姐妹数量(个)赡养老人平均扣除款(元/年)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纳税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子女教育平均扣除款(元/年)
低收入人群331.882783384500
中低收入人群622.294486435172
中高等收入人群671.965463222595
高收入人群721.696426182143
平均值671.985397374402

(摘自田志伟、田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可能的减税成效及完善方向》)

[注]扣除款:指按照《办法》.规定从享有该专项扣除政策的纳税人的应税收入中减除的款项。如王某扣除五险一金每月实发工资8000元,减除5000元免税额,其应税收入为3000元,现在其享有子女教育专项扣除每月再扣除2000元,那么这2000元即扣除款。

材料三:

目前一个典型的城市家庭抚养一个小孩的成本每年大约是3万元,考虑到边际成本递减,抚养两个小孩的成本大概为5万元。如果夫妻两人年总收入为25万元,按目前的抵扣方案,养育两孩每年抵扣额为2.4万元,在20%的税率下,这意味着家庭一年只能节省4800元,与年均5万元的养育成本相比微不足道。

(摘自梁建章《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应该按小孩人头抵税》)

材料四:

依据《办法》,夫妻双方只能在负责自己的父母养老时获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若夫妻双方仅有一方具有工作收入,实际上承担着夫妻双方父母共同的养老,但法律却只允许其在缴纳个税时抵扣自己父母的养老费用支出,不允许抵扣对方父母的养老费用支出,这不仅不合理,而且可能引发家庭内部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自田志伟、田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可能的减税成效及完善方向》)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后,纳税人的收入与纳税额、减税额成正比,但与降税幅度成反比,月薪2万元以下的收人群体税负下降明显。
B.收入高的群体纳税额高而降税幅度小,收入低的群体纳税额低而降税幅度大,体现税收调节个人收入的作用,低收入者是最大收益者。
C.高收入人群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比例最小且其平均扣除费用最少,因此较赡养老人费用扣除,子女教育扣除会给高收入人群带来更大利益。
D.高收入人群享有赡养老人扣除的人数多、扣除款多,中低收入人群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人数多、扣除款多,体现了专项附加扣除定点减负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个人所得税法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实行部分劳动性所得综合征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是其突出亮点。
B.我国个人所得税以前是分类征收,新个人所得税法向综合征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对解决税负不平衡有帮助作用。
C.要使纳税人能充分、便捷地享受到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需要多部门协同工作,其中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成为重要的一环。
D.《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在制定时虽然广泛听取了民意,但在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方面并未充分凝聚各方共识。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内容,给《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提一条修订建议并至少给出两点理由。
2019-06-29更新 | 2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保国同志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山区开发与经济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李保国同志去世后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荣誉称号。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李保国》)

材料二

李老师对我说:“我是农村长大的,过去家里也很穷,所以我见不得老百姓穷。你相信我,依靠科技肯定能致富,咱们一块儿干,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我一分钱也不要你的。”

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他把课堂就设在果园里,亲自动手,一会儿就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三分之一。村民们心疼得不行,有些质疑,李老师就一句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来了16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用。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所以这次很多人死活都不敢用。李老师还是那句话:“损失了都算我的。”李老师就这样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了,苹果长得细皮嫩肉,酸甜适口,一亩多卖了3000多元,带来效益900多万元。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100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

(摘编自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我见不得老百姓穷》)

材料三

像许多夫妻一样,我们也很用心经营自己的家。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三个家:一个是城市里的家,在保定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是流动的家,就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间的那辆越野车。近年来,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慕名来找他的人越来越多,保国帮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车成了我们流动的家。2016年春节前,我俩回到保定的时候是腊月二十九,想准备准备年货,第二天过个年三十儿。可是我俩忙得都不知道,今年没有年三十儿,看着家里清锅冷灶啥也没有,我心里一阵难受。最后,还是我们亲家打来电话,让我们去他们那里过了个除夕。我想初一总不能还在人家家里过吧,就张罗着去买点肉馅想包顿饺子,可是附近卖菜卖肉的摊贩早就都回家过年去了。三十多年来,我们在三个“家”之间来回奔波,结婚这么多年,保国因为太忙,常常顾不上家里的事。我前后两次做手术,他都不在身边,连手术签字都是同事代签的。去年在“燕赵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他对主持人说,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老婆和孩子!

(摘编自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我和保国的三个家》)

材料四

他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35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他把太行山人民当成亲人,农民也把他当成自家人。李老师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乡亲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人民相依。

(摘编自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他是太行山的儿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称赞李保国老师是“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主要是因为李保国老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5年来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
B.李保国老师,三十多年坚持将农业技术送到太行山区,帮农民致富,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C.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列举了一些的数字,这些数字非常具有说服力,都具体地表现了李保国给村民带来的经济帮助,表达了村民的感激之情。
D.李保国一心顾大家,常常顾不上自己的小家,甚至有一年除夕前他和妻子都没有准备好年货;所以他说,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他的妻子和孩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农民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李保国推广“套袋”技术,还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可见帮助农民致富任重道远,不会一帆风顺的。
B.李保国夫妇有三个家,一个是城市里的家,一个是山里的家,还有一个是流动的家。由于常年深入基层,他们在城市里的那个家待得最短。
C.四则材料都表现了李保国教授一心一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忘我工作的崇高精神。
D.由于侧重点的不同,三则材料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材料一有叙有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材料四的表达方式主要为议论
3.从材料看,农村脱贫需要哪些条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2-07-12更新 | 3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程度能够反映其发展战略导向。从经济史的角度看,很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导向战略实现了经济赶超。出口导向战略的核心思想,是根据国际比较利益的原则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的出口代替资源型产品的出口,从中获得贸易利益、规模经济,技术外溢效应,最终拉动本国经济发展。实践证明,相对于出口导向带动高速经济增长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进口替代的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往往无法有效推进发展中国家实现快速增长。

我国过去4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典型的出口导向战略。但出口导向战略也有一些缺陷,比如,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外资依存度过高、经济安全风险大,关键核心技术受限、内需亟待开拓等问题,这就要求经济体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须从外向型经济转向内需增长型,经济,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挖掘内需潜力,才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最终迈向高收入国家。

因此,在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基础上,加上国外经济部门,就构成了国内国际双循环。

(摘编自周跃辉《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

材料二: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在我国,除基础研究投入不够、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外,还有一块急需补强的短板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根据《国务院关于201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在抽查的46.41万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有效发明专利中,仅有3.88万件(约占8.4%)发生过转让或许可。在欧美国家,这一指标在40%以上。

不到10%的转化率,我认为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王建宇说。我国相当多的专利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但这些专利中,真正实现转化的比例不大。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主任唐石青说,专利或是对自己的产品形成支撑,或是拿到市场上去交易。而我国很多专利申请后,申请人发了论文、评了职称,使命就终结了。

(摘编自《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五组典型数据透视双循环突破点》)

材料三:有人说,世界上有三张闪亮的名片来自中国,这三张名片都属于中国的光伏领域:中国光伏制造业世界第一;中国光伏发电装机量世界第一;中国光伏发电量世界第一。

十年前,很多关键原材料在外,关键设备在外,90%以上的市场在外。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高纯晶硅产量成全球第一,占全球大概65%以上的产量,电池组件占全球70%以上的产量。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把中国和美国在全球有领先,有竞争力的各项产业进行了比较,做了个圆饼图。中国的光伏行业,光伏产品是麦肯锡认为中美之间中国绝对领先的产业,是中美之间唯一一个顶满饼图外框的产业。所以整个行业的同仁们;真正回想十年前的状况和现在中国光伏行业所取得的地位的话,大家心里面会有一种特别的自豪感。

大家都看到了光伏,我们技术的进步,有我们努力的部分,但是所有的光伏行业应该看到这一点,由于我们光伏产业的蓬勃兴起,全世界的光伏创新的团队都为中国产业在服务。所有的人、所有的技术都给你提供。比方说隆基,我需要什么技术,不光是隆基的团队在研发,全球的团队知道隆基需求这样的技术,就给你做这样的研发,就给你提供那样的服务,这是一个很好的局面,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局面。没有哪一个说我先进的光伏技术,我不想给隆基,不想给天合,不想给中国的光伏企业,那它就没有用武之地。就是你自己强大了,你真正是这个市场的主宰,如果你不是这个市场主宰的时候,你就没有这种机会。

(选自央视《对话·中国的光伏产业就是双循环发展最典型的范例》)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口导向,进口替代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基本方式,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导向,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
B.出口战略导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资源型出口为主,一类是以制成品出口为主,它们都能拉动本国经济发展,但发展快慢有别。
C.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经济高速增长,选择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更为正确,因为这样才容易获得国际贸易利益,发展规模经济等。
D.发展中国家既要坚持拥有出口导向战略的核心思想,又要避免出口导向战略的缺陷,像中国这样建构国内国际双循环较为理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采取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B.据权威报告,中国2019年抽查的有效发明专利中仅有约8.4%发生过转让或许可,这与欧美国家差距悬殊,这一短板急需补强。
C.发展需要创新。也能吸纳更多的创新成果,中国光伏产业的蓬勃兴起,让全世界的光伏创新团队都为中国产业在服务。
D.外资依存度过高,经济安全风险大,关键核心技术受限等都是出口导向战略的缺陷,要克服这些就只有依靠本国的科技进步。
3.材料二说:“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请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2021-10-23更新 | 1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