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范仲淹(989-105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6 题号:9284775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

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注:庆历六年,范仲淹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被贬放河南邓州,在此期间,他营建了百花洲和花洲书院,本词即为应制之作。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一、二句,词人用“满城罗绮”来反衬春天的即将逝去,于是去百花洲上寻找春天尚未消逝的美好景色。
B.“无尽处”不仅写出了百花洲上美景的无边无际,也为下片词人作出“山翁聊逸豫”的议论积蓄了相应的情感。
C.本词虽为应制之作,却情感真挚,借记游百花洲之事来抒发词人复杂的情感,有婉约的一面,但偏豪放。
D.本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围绕百花洲上“寻芳”展开,表明自己退隐归田是愉快、乐观和自然的。
2.同是作者在庆历六年的作品,这首词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寒声碎”这三个字,不仅明说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一个“寒”字用的极妙,既是秋寒节侯秋感受,又是孤寒寂寞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
B.“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运用拟人的修辞,将月光比作白丝带,写出了月光的明朗可见,营造了浓浓的相思意境,烘托了相思之苦。“年年”强调时间,“人千里”强调空间,从时空的角度抒写相思之情,境界更为开阔。
C.“枕头欹”,作者以及为简练的语言生动传神的写出了词人挑灯倚枕独对灯夜读,寂然凝思的闲适神态。
D.“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运用夸张手法,比《苏幕遮》中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更进一层,愁情更是难堪凄切。
E.“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作者的内心独白形象地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愁情。
2.本词上下两片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抒情方式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2017-11-14更新 | 7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苏幕遮·碧云天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按照字数划分,本词应该属于 __________
2.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了秋季的天空寥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直抒胸臆,诗人面对秋景思念故乡,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表明诗人难以入眠。
D.本词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感虽表达哀婉缠绵,气却不流于颓靡。
3.赏析上片的景物描写。
2021-04-06更新 | 58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野色

范仲淹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夕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谓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注释】①山公,即晋山简,曾镇守襄阳,喜酒,常常出外登山游览,尽醉而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承诗题,表现野色如烟似雾却又不是烟与雾,含蓄表现诗人的品味与喜爱。
B.楼台是诗人观察野色重要的参照物,因为它,周围的野色显得更有梦幻之美感。
C.白鸟的出现点破了美景,表现出诗人对美好难以常在的思考,寄寓深刻的哲理。
D.颈联是诗人大胆的想象,想象眼前野色的动态之美,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多情。
2.请从表现手法和诗歌结构上对该诗尾联进行赏析。
2020-12-10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