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荀鹤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11 题号:930049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注】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历黄巢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乱让作者饱受磨难,家境贫困,故而开篇“何事居穷”的质问就带有强烈的愤慨,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干戈地”“礼乐风”形成鲜明对比,既点明书房主人的勤勉好学,更显其卓然品格,作者对此深感慰藉。
C.尾联是对弟侄的勉励之语,作为长辈,作者谆谆告诫弟侄年轻时要珍惜时光勤勉求学,为将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D.这首诗语言自然晓畅,通俗浅近,无一字难解,不事雕琢而耐人寻味,其对弟侄的劝勉也给读者深刻的启示。
2.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杜荀鹤 表现手法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①,田园荒后尚征苗②。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①纳税:缴纳丝税。②征苗:征收青苗税。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的“犹”字和“尚”字两个副词极具表现力,有力地揭露了官府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的罪行,揭示了百姓难以活命的原因。
B.颈联写反动官府残酷掠夺所造成的结果:“野菜和根煮”、“生柴带叶烧”,形象地渲染出山中寡妇生活艰难的境况,很有艺术感染力。
C.在诗的尾联,诗人直接抒情,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统治者,强烈控诉了统治阶级无孔不入的剥削罪行,表达了对被剥削者的深切同情。
D.这首诗语言朴素,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诗人的情感通过人物刻画和生活场景描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2.这首诗运用什么方法刻画山中寡妇的形象?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2024-01-18更新 | 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时世行》两首

唐·杜荀鹤

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乱后逢村叟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今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1.两诗都反映百姓穷苦境况,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尾联在艺术手法上有何不同?
2020-04-27更新 | 11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蚕妇

杜荀鹤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蚕妇

来鹄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如粉色与饥色对比、贫穷和荣华对比。
B.来诗“晓夕”直述采桑时间之长,“多苦辛”表现出作者对蚕妇的同情。
C.两首诗都以养蚕妇的口吻讲述了养蚕过程的艰辛与所得劳动报酬的微薄。
D.杜诗和来诗都形象反映了封建时代劳动者难享其劳动成果的黑暗现实。
2.这两首诗结尾的写法有哪些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3-03-14更新 | 1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