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黄庭坚(1045-1105)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2 题号:9346932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1】

黄庭坚

其一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2】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其二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3】化粘枝。

湘东一目【4】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释:【1】任公渐:任渐,黄庭坚的好友。【2】坐隐:与下文“手谈”都指下围棋。【3】朝甲:蝉蜕。【4】湘东一目: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围棋中,棋子在棋盘上围成的空白交点称为目。围棋需有两目才能成活,一目就是死棋。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开篇都写到作者因没有公务缠身,难得闲暇,于是生发了弈棋的雅兴。
B.第一首诗的颔联用岩穴隐居、与俗人闲聊之事和下棋相比较,写出下棋之乐。
C.第二首诗颈联的“诚”“尚”二字写弈者虽不服输,但最终也未能扭转颓势。
D.两首诗中都写作者陶醉于对弈,不觉时间流逝,表现出其对下棋的痴迷程度。
2.这两首诗都富含理趣,请结合第一首诗的尾联和第二首诗的颔联,分别对此加以赏析。
【知识点】 黄庭坚(1045-1105)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莫窗归了读残书。


注:熙宁、元丰年间,作者一直位卑职微。元丰三年(1080)秋,他自汴京赴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任县令,于池口镇为风雨所阻,逗留三日,作此诗。属玉:鸟名。舂锄:即白鹭,其啄食姿态如农夫舂锄,故名。莫:即“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题目,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小市人家避雨在家以菜蔬度日的孤城风雨图。
B.颔联触物起兴,近观山水如属玉,远眺白鹭翩飞,于闲适宁静中见出诗人内心的波澜。
C.白鹭,满身雪白,看似清高闲雅,一个“苦”字,表面写白鹭,而实际则是诗人的自喻。
D.本诗涉笔成趣,在寻常事物的形象中参与名理,颇具理趣,写景淡雅有致,抒情含蓄委婉。
2.杨万里说:“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古人之翻案法,常反用化用典故成语,本诗颈联、尾联中也有类似的用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2-04-14更新 | 8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释】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重阳后数日。当时词人在戎州贬所。

1.下列对词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黄菊”“晓寒”既点出季节与时间,同时也自然引出下句饮酒之事。
B.“醉里簪花倒著冠”塑造出一个头上插花倒戴帽的放浪形骸的醉中狂士形象。
C.“且加餐”化用古诗十九首中“努力加餐饭”一句,表达了要保重身体之意。
D.“付与时人冷眼看”,词人将黄花呈给白发之人,冷眼看世人对自己的态度。
2.“风前横笛斜吹雨”一句中“风”“雨”,既指自然的风雨也指人生的困难,下列诗句中的“风”“雨”与其含义一致的一项是(       
A.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B.轻风拂柳冰初绽。细雨消尘云未散。(晏几道《玉楼春》)
C.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D.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3.词中“舞裙歌板尽清欢”一句中“尽清欢”也作“尽情欢”,你觉得哪一种表达更好?请结合这首词的相关内容及主旨简要分析。
2023-12-18更新 | 18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裴仲谋同年

黄庭坚

交盖春风汝水边,客床相对卧僧毡。

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皆少年。

白发齐生如有种,青山好去坐无钱。

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


【注】①裴仲谋:名纶,黄庭坚友人,时为舞阳(今河南舞阳)县尉。②叶(shè):县名,黄庭坚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被任命为汝州叶县(今属河南叶县)县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题目可以看出,与诗人同岁的好友裴仲谋先寄赠他一首诗,他又依照原作的韵字与次序相和了这一首诗。
B.首句诗人回忆了过去与仲谋在春天的汝水河畔相会的情景,运用“交盖”的典故,不露痕迹,意蕴丰厚。
C.第二句写诗人曾经与仲谋在僧舍中对榻而卧,倾心交谈,与上一句一气贯通,表现了二人的深情厚谊。
D.颔联写出了二人居官之地相距很近,又同样年轻,可以时常通问。“贱子”与“公”一谦一敬,更表现了诗人对仲谋的看重。
2.尾联的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2018-12-05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