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 《史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937714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怎,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母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二)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伦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半,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B.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C.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D.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父,叔父。古人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在最后。“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是说项伯是项羽最小的叔父。
B.剖符,符,凭信。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
C.沛公,指汉高祖刘邦,起兵于沛,故称“沛公”。公,此处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中的最高爵位,这五等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
D.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贾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与陆贾会面时,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尉佗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为说服尉佗,陆贾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②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项伯尝杀人,从良匿。后十年,沛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善之,常用其策。及沛公之薛,见项梁。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沛公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奈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宾婚。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
B.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
C.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
D.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封爵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沛公”和“留侯”中“公”“侯”都是爵位。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文中指泰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D.元年,帝王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的第一年。文中指刘邦称汉王的第一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面对韩国的灭亡,誓为国报仇,倾尽家中财产,找得大力士,一起去刺杀秦始皇,但最终失败,张良就逃到下邳藏匿。
B.项伯曾经因杀人跟随张良躲藏,在项羽到鸿门下要攻打刘邦时,项伯连夜到刘邦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想让张良跟他离开。
C.张良作为刘邦的谋臣,在刘邦贪图咸阳乐,以及遇到韩信欲自立为王、诸侯约期不至等危机时,总能提出建议,化解危局。
D.刘邦高度评价张良的功绩,认为他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才能,但张良并不居功,与萧何一样推辞三万户的封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
(2)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
2022-06-16更新 | 6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樊哙传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有删改)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节选自《鸿门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B.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C.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D.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人: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私人之官,宋元以来俗称显贵弟子为舍人。
B.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坐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C.遗老:一般指改朝换代后仍忠于前一朝代的臣民。本文指“前朝的旧臣民”。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和《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樊哙闯帐,撞倒守门卫士,怒视项羽这一情节,《樊哙传》描写的比《鸿门宴》简单,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写了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命运的转变持怀疑态度。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2021-04-30更新 | 5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楚王闻於陵子终贤,欲以为相,使使者持金百锰,往聘迎之,於陵子终曰:“仆有箕帚之妾,请入与计之。”即入,谓其妻曰:“楚王欲以我为相,遣使者持金来。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丈于前,可乎?”妻曰:“夫子织屦以为食,非与物无治也。左琴右书,乐亦在其中矣。夫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乱世多害,妾恐先生之不保命也。”于是子终出谢使者而不许也。

遂相与逃,而为人灌园。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楚於陵妻》)

材料二:

晏子为齐相,出,其之妻从门间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晏子列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标点符号,请将对应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今(A)子(B)长(C)八(D)尺(E)乃(F)为(G)人(H)仆(l)御(J)然(K)子(L)之(M)意(N)自(O)以(P)为(Q)足(R)妾(S)是(T)以(U)求(V)去(W)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其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於陵子终”,指居住在於陵(地名)的一个人,字子终,本姓陈。古代常常以地名加上人名来指称知名人物,如将柳宗元称作柳河东,把韩愈称作韩昌黎。
B.“方丈”,一平方丈,表示面积。成语“食前方丈”是说吃得阔气,凸显面积大;而佛寺或道观主持工作的和尚也被称作“方丈”,却是因为他的住所狭窄。
C.“御”,驾驭车马,引申指驾驭车马的人,后来扩充意义至与帝王有关的事务,含有统治、治理等含义,贾谊的《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中就用了此意。
D.“驷”,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后借指套着四匹马的车。上古有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马的礼制,所以“驷马难追”一词常用于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王想拜陈子终为卿相,派使者捧重金去礼聘他;结果陈子终并没有立即答应,反而去征求妻子的意见。
B.陈子终的妻子也是安于现状不求富贵的人,力劝丈夫,夫妻俩最终放弃做高官的机会而享受了和平岁月。
C.晏子的车夫驾车时神气十足非常得意的样子被妻子偷看到了,回到家妻子就以请求离婚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D.没想到晏子的车夫被妻子教育以后就自谦恭谨起来,以至于晏子都觉得其人可用,推荐他当了大夫一职。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5.子终的妻子一番话打消了丈夫加官进爵的念头,晏子车夫的妻子一番话改变了丈夫为人处世的风格,简要说明两位妻子在说服丈夫一事上有哪些相同点?
2023-07-11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